杂史 帝王身邊絶色美女:為女人翻案   》 為什麽說她是始皇的母親?(1)      孫傑 Sun Jie

  當現實過去,在歷史上留下影子,就會不斷地被更新的現實重複。
  李氏兄妹在楚國的陰謀取得勝利那一年,是公元前237年。幾乎是在同時,秦國的呂不韋陰謀破産。雄纔大略、精於算計的呂不韋,最後被一個他曾包養、後貴為王後、太後的女人牽連進去。
  戰國時趙國的邯鄲有很多歌女舞女。不過,那時的歌舞女不僅賣身,而且大多精於歌唱、跳舞,甚至有很高的纔藝。這些歌舞女的服務對象,除了達官貴人,也有士子和商人,因為衹有這些人才能承受高消費。
  呂不韋到邯鄲跑單幫、做生意時,一人在外難免寂寞,找過不少的小姐。其中一個姿色最好、歌舞最棒的女子,最討呂不韋的歡心,他於是把這女子專門包養起來,如同今天的包二奶,專門為他服務,但是沒有名分。
  這個女人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史書上卻沒留下她的姓名,我們權且叫她趙姬。
  我們知道,這時呂不韋設計用秦國的子楚做一筆大生意,所以兩人來往甚密。一次,呂不韋請子楚喝酒,給這位倒黴的公子改善生活。席間,他讓趙姬伴舞陪酒。長期落魄的子楚哪裏見過這樣的絶色美女,情欲躁動,頻頻跟趙姬敬酒。最後,魂不守捨的子楚請求呂不韋能把趙姬讓給他。
  老實說,對於這個奪人之愛的非分要求,呂不韋開始很不高興,甚至是憤怒。但他畢竟是精於算計的商人,為了給子楚投資,他已經把傢底都搭進去了,如果為這個女人跟子楚鬧翻,豈不是前功盡弃!呂不韋認為,趙姬完全可以成為釣子楚這個“奇貨”的誘餌,甚至她本人也是“奇貨”,因為呂不韋知道,這時趙姬已經有了身孕,這可是他的血脈呀。
  所以,呂不韋很快答應了子楚。
  這個計劃,幾乎就是李園勸春申君把懷孕的李妹獻給楚王的翻版。
  做了多年的二奶,趙姬自然明白呂不韋的心思,所以,她壓根就不跟子楚說她已經懷孕的事。後來,趙姬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叫政。這個孩子可不是普通人,他就是後來的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如果史書記載是準確的話,那秦朝的江山其實是呂傢的。歷史有時就是這麽荒唐。也許衹有等到有一天秦皇陵打開時,我們通過現代的手段,纔可以搞明白秦始皇的血緣關係。
  這裏又遇到與李妹藉夫生子的同樣問題,如果趙姬嫁子楚時已經懷孕二個月了,最後硬說這孩子是子楚的,那該如何解釋正常的懷孕時間呢?而且,《史記》中還給贏政的孕期又多加了兩個月,說:“至大期時,生子政。”所謂“大期”,就是十二個月。就是說嬴政是在娘肚子裏趴了十二個月,比一般人多出整整兩個月,所以叫“大期”。這就意味着贏政實際是孕育了十四個月纔出生的!我也不知道醫學上有無婦女懷孕十四個月正常生産的記錄,但這裏肯定是瞎掰。要麽是當時為了騙子楚編出來的昏話;要麽是後人為了給秦始皇遮羞造出的說辭。
  子楚肯定是給騙過去了,抱着別人的兒子還挺高興,並且正式收趙姬為他的第一夫人。
  公元前251年,子楚的爺爺秦昭王再一次發兵攻趙,都城邯鄲危在旦夕。趙國人急了,不顧“國際公約”規定,想把人質子楚給宰了。呂不韋更急,子楚要死了,他就得賠個底兒掉,連翻本兒的機會都沒了。於是他又拿出四百金賄賂看守;然後,呂不韋帶着子楚一同逃到秦軍陣營。
  倉皇之中,他倆誰也沒管趙姬和嬴政。趙國人見子楚已跑,就想抓住他的老婆和孩子報復。趙姬畢竟是“小姐”出身,在邯鄲的朋友、熟人、門路都極多。最後,母子倆人竟然安全地藏了起來,躲過這次劫難。
  一年後,子楚的爺爺秦昭王病死,子楚的爸爸秦孝文王繼位。這時,呂不韋已經把子楚成功運作成為太子。又過了一年,秦孝文王又死了,子楚順理成章成為秦王接班人,被稱為秦莊襄王。這時,趙國見子楚已經是泱泱大秦國的君主,為了討好他,乖乖地把滯留在趙國的趙姬母子送歸秦國。於是,子楚從呂不韋那要來的老婆趙姬成為王後,而趙姬與呂不韋生的兒子嬴政成為太子。
  又三年後,秦莊襄王子楚也死了,時年十三歲的太子嬴政為王,他繼續聘請呂不韋為國相,執掌秦國行政大權,並尊其為“仲父”。其實,這呂不韋根本不是他的“幹爸爸”,而是他親爹。
  至此,呂不韋的日子過得很好,本可善其一生了。但不曾想,趙姬那裏出了麻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帝嚳的女兒嫁給一條狗(1)帝嚳的女兒嫁給一條狗(2)瞧這一傢子(1)
瞧這一傢子(2)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1)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將軍(2)
比竇娥還冤的女人(1)比竇娥還冤的女人(2)比竇娥還冤的女人(3)
“狐狸精”的標準像(1)“狐狸精”的標準像(2)褒姒的“三宗罪”(1)
褒姒的“三宗罪”(2)母子為何成仇人(1)母子為何成仇人(2)
怎麽都是齊國女(1)怎麽都是齊國女(2)難捨情人是哥哥(1)
難捨情人是哥哥(2)難捨情人是哥哥(3)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1)
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2)把魯國翻個底掉的女人(3)床笫之歡帶來五世之禍(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