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我親歷的巴金往事   》 1989年11月25日(1)      吳泰昌 Wu Taichang

  1984年9月30日,冰心在寓所書房裏突然考我:你知道巴金的生日是幾月幾號,我還未回答,她就悄悄地告我:11月25日,記住。弄得在場的吳青直樂。
  我知道巴老的生日,經冰心老人的提醒,記得更牢了。冰心說:蕭珊走了,巴金一人容易孤獨,小林他們對他照顧得再好,也代替不了蕭珊,你們這些小鬼還不太瞭解老人的心思,平時你們抽空多問候問候他,他的生日千萬別忘了!
  巴老一再表示要躲生日,想與傢人在傢裏靜靜地度過。小林說:“我們在很長的時間裏,不清楚父母的生日,因為,他們從不過生日。直到‘文革’結束後,大傢感到‘劫後餘生’,應該記住每一天、每一年,這纔給父親過生日。但是,也僅是到了這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碗麵條。”
  但,躲是躲不過去的。晚年巴老的生日,為文藝界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人們崇敬他的文學成就,景仰他為人的風範,用多種方式誠摯地祝福這位文學大師。
  1989年11月25日是巴老85壽辰,又恰逢他創作生涯60周年。違背了他不願張揚的意願,文藝界為他隆重地慶賀了一番。老人生日當天,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送來了花籃,下午,上海市委書記朱基前往祝壽。他們帶來一個花籃和一棵不老鬆。朱基對巴金說:“我從小喜歡文學,初一時就讀了您的文章。以後讀的您的第一部作品是《滅亡》,接着是《新生》,再後是《春天裏的秋天》。我崇拜魯迅,也崇拜您。您為新文學作出了偉大貢獻。”朱基告訴巴老:“上海目前有暫時的經濟睏難,但我們有信心剋服,政治上是穩定的,群衆凝聚力比過去增強了。”巴老說:“衹要為人民做好事,就有前途。”
  連日來祝壽的人川流不息,各式花籃從客廳擺至庭院;一封封賀電、賀信、賀卡從海內外飛到這位贏得千萬讀者敬重的老人身邊。
  冰心托人送來一隻精巧的竹製花瓶,並附上祝詞:“這衹花瓶代表我嚮你祝壽,她將時刻站在你的座旁,你將從她所供養的四時不斷的繁花密葉中,看到我的微笑。”
  夏衍、曹禺、鬍青等北京的文化界人士送來了花籃、書畫和賀信。
  中國作傢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現代文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單位專程送來了花籃。
  前蘇聯作傢協會理事會發來電報,對巴金表示衷心祝賀。電報說:“作為中國進步知識分子思想的表達者,作為那些敘述中國人民為新生活奮鬥的優秀作品的作者,您被蘇聯人民熟知。您60餘年的創作生涯是為文學和時代先進理想服務的典範。我們高度評價您在傳播俄羅斯文學、鞏固兩國人民友誼以及兩國文化交往相互理解方面所做出的貢獻。”電報最後祝願巴老幸福、長壽、創作中取得新成就。
  醖釀已久的“巴金學術討論會”於巴金誕辰前夕在上海青浦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及日本、加拿大等國的50餘位專傢、學者聚集一堂,對10年來巴金研究的成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
  討論會上,與會者們就“巴金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巴金的思想道路”、“巴金的小說美學”、“《隨想錄》的意義和價值”、“巴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5個專題進行了嚴肅而熱烈的學術討論。與會者對巴金60年的文學創作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認為,巴金是我國現代文學的泰鬥和傑出的文學大師之一,他用自己的創作實踐在現代文學史上建立了一座豐碑。與會者認為,通過這次討論會,巴金研究的水平和層次將會有長足的進步。
  復旦大學賈植芳教授主持了這次學術活動。加拿大學者餘思牧、日本學者山口進、山口守等前往參加。研討會由復旦大學中文係、作協上海分會等7傢單位聯合舉辦。
  巴老這些年的生日,我都在北京,衹好自己或與幾位同輩電報、送花籃表示祝賀。而這次大壽,我在上海,有機會趕上了文壇這個大喜的日子。
  11月8日,我到蘇州,與陸文夫、艾煊等參加《蘇州日報》主辦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徵文評選活動。評選活動尚未結束,20日請假到上海青浦參加“首屆巴金學術研討會”,21日開幕式和第一次研討會後,專程到會的加拿大籍巴金研究者餘思牧約我到他的住處夜談,內容主要是圍繞巴老。餘先生“文革”前就寫作出版了《作傢巴金》一書。為慶賀巴老85壽辰,他於1988年下半年在香港連續發表了兩篇長文,記述巴金和葉聖陶、冰心之間的友誼。1986年我經李小林介紹認識了餘先生。他是位實業傢,研究巴金在他雖是業餘愛好,但他做起來有熱情,也很認真。我到香港,與他交談話題多與巴金有關,我幾次到珠海,他從香港或澳門過來,住一夜,交談的也多是巴金。他對我說,這次我們能有機會親歷巴老85壽辰,都夠幸運,巴金不僅是中國的大作傢,也是世界級的一位大作傢。與他同時代的大作傢目前健在的很少,我們要更加意識到進一步研究巴金作品的重要性、緊迫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文匯出版社
初看巴金四次文代會期間(1)四次文代會期間(2)四次文代會期間(3)
懷念老捨(1)懷念老捨(2)懷念老捨(3)在寓所驚悉茅盾逝世
“我一生的責任編輯”(1)“我一生的責任編輯”(2)“我一生的責任編輯”(3)冰心:巴金這個人……(1)
冰心:巴金這個人……(2)冰心:巴金這個人……(3)冰心:巴金這個人……(4)與瀋從文最後晤面(1)
與瀋從文最後晤面(2)與瀋從文最後晤面(3)巴金與《文藝報》(1)巴金與《文藝報》(2)
巴金與《文藝報》(3)巴金與《文藝報》(4)巴金與《文藝報》(5)《收穫》在京座談會(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