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天皇巨星的心路歷程:劉德華傳 》
第43節:笑傲歌壇(5)
夏君 Xia Jun
方子 Fang Zi
然而,華仔並不甘心僅僅是在歌壇站住腳。他要在站穩腳跟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臺階地往上走,一直走到最高端。因此,他對自己現有的一點點成績並不滿意。
曾經捧紅了梅豔芳、張國榮的華星唱片公司,後來又捧紅了林憶蓮、郭富城,應該說,這傢公司的班底還是不錯的。可是,對劉德華來說,“華星”並不是他的幸運之星。可能是劉德華進軍歌壇以來的表現還不算太突出,因此,公司待他也就是以“明星玩票”而已。劉德華心下有點着急,如不及時調整,自己是不可能在唱歌方面走上星路的。於是他毅然做出决定:跳槽!劉德華新簽約的公司是“百代”唱片公司。
可能是“百代”公司看中了劉德華俊朗的外表,也可能是發現了劉德華在演唱上的潛質,抑或是預感到衹要在這兩方面都下足功夫,就能造出一顆閃亮的星,總之,“百代”對劉德華的態度熱情有加。公司集中了一批傑出的製作力量,為劉德華量身定做了一張新唱片《可不可以》。唱片做得非常精緻,有款有型。
《可不可以》這張大碟的銷量突破了15萬張,為劉德華贏得了他在歌壇上的良好口碑。更可喜的是,《可不可以》讓他站上了真正的歌壇領奬臺。
1990年,劉德華憑《可不可以》勇奪“最受歡迎歌麯奬”和港、臺兩地“最受歡迎男歌手奬”。得到這兩個重要的奬項,證明了劉德華在歌壇不斷探索、嘗試後的成功,同時也證明了劉德華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成為港臺流行樂壇的核心歌手之一。
有評論說,歷史的腳步剛剛走進上世紀90年代時,香港歌壇悄然發生變化。譚詠麟宣佈不再領奬,大大影響了人們的關註。儘管他還是歌壇虎將,卻與原先那個叱咤風雲的“老大”相去甚遠;而張國榮的毅然引退,更使香港流行樂壇陷入山中無虎的尷尬局面。許冠傑——這個現代粵語歌麯的開山鼻祖,他已經“不想”也沒有當“老大”的能力,在出了幾張僅給人留下少許印象的唱片後,便“休眠”了。最後,劉德華乘虛而入,搶去了“最受歡迎男歌手奬”的寶座。
也有人說,劉德華其實唱功不突出,聲綫平平,他的勝出是因為外表上的優勢,再加上還有一批廣受歡迎的好歌助陣,纔使他拔得了這個頭籌。
但不管怎麽說,《可不可以》的成功,是劉德華勤奮努力、執着追求的又一個典型事例。能夠得到歌壇的肯定,是他矢志不移,頑強拼搏的結果;同時也是他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選擇——轉投百代公司的明智之舉,確實來之不易。
劉德華的演唱事業幾乎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同時,他就把觸角伸嚮了臺灣。1990年,他以《如果我是你的傳說》贏得了廣大臺灣歌迷的青睞。在宣傳唱片的活動中,他的言談舉止、風度氣質,以及宣傳册上那飄逸灑脫的留言,更是為他帶來了好運。專輯賣得頗為順利。數月後,華仔帶着《我和我追逐的夢》再次出現在臺灣,把功夫做足後,專輯迅猛上榜,沒過多久,唱片銷量就躍居排行榜前列。由此,劉德華成為了國語歌壇上一顆最耀眼的香港歌星。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劉德華一次次手捧奬杯的得意鏡頭了。《一起走過的日子》、《再會了》、《不可不信緣》、《真我的風采》等等,每唱一首歌,每出一張唱片,幾乎都能上榜——奪冠——銷量突破白金數——得奬。這種規律,一直延續至今。
一年365天,說快也快,一晃眼就過去了。可是,就在這短短的一年間,劉德華在演唱方面的聲譽竟壓倒群芳,與張學友、黎明齊名,被譽為歌壇“三劍客”。當他第二次領取“最受歡迎男歌手”奬的時候,他深情地說:“我今天擁有的歌迷是我一點點慢慢爭回來的。”這番話,華仔說得熱淚盈眶,觀衆聽得感慨萬分。
確實,從推出第一張唱片時的一片“駡”聲,到現在每推出一張唱片就獲得一片叫好聲,劉德華經過了一番怎樣的努力?這其中的艱辛和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扛得住的。他挺過來了,並且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此時的淚,是他走出沼澤後的輕鬆心情的寫照,是他喜極而泣的淚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成長之路(1) | 第2節:成長之路(2) | 第3節:成長之路(3) | 第4節:成長之路(4) | 第5節:成長之路(5) | 第6節:成長之路(6) | 第7節:縱橫銀海(1) | 第8節:縱橫銀海(2) | 第9節:縱橫銀海(3) | 第10節:縱橫銀海(4) | 第11節:縱橫銀海(5) | 第12節:縱橫銀海(6) | 第13節:縱橫銀海(7) | 第14節:縱橫銀海(8) | 第15節:縱橫銀海(9) | 第16節:縱橫銀海(10) | 第17節:縱橫銀海(11) | 第18節:縱橫銀海(12) | 第19節:縱橫銀海(13) | 第20節:縱橫銀海(14) | 第21節:縱橫銀海(15) | 第22節:縱橫銀海(16) | 第23節:縱橫銀海(17) | 第24節:縱橫銀海(18)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