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册府元龜   》 捲四百十九◎將帥部·持重      王欽若 Wang Qinre    楊億 Yang Yi

  ◎將帥部·持重
  以少擊衆持重蘇秦有言曰:任大功不輕敵蓋兵者兇器將者人之司命雖軍師強禦卒乘競勸未有輕易而能成功者焉是以楚衆輕佻欒書識其可追趙括易言馬服知其必敗全軍保勝其惟持重乎!自秦漢以還將之良者乃有深溝高壘以待敵人之勞安坐堅臥以製麾下之亂居常休士以養勇臨敵整衆而戒嚴故能進必剋勝退無負衄斯所謂十全之舉節制之師與夫致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徼天幸圖拙速者異矣。
  秦王翦將兵六十萬人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循撫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漢書》雲:甘延壽投石拔距絶於等倫張晏曰:范蠡兵法飛石重二十斤為幾行三百步延壽有力能以手投之抜距超距也。),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
  漢周亞夫為中尉吳楚反以太尉東擊吳楚會兵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亞夫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王使使請亞夫亞夫守便宜不往梁上書言景帝帝詔使救梁亞夫不奉詔堅壁不出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絶吳楚兵後食道吳楚兵乏糧饑欲退數挑戰終不出夜軍中驚內相攻擊擾亂至於帳下亞夫堅臥不起頃之復定吳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吳楚既饑乃引兵去。
  韓安國字長孺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為中大夫吳楚反時孝王使安國及張羽為將捍吳兵於東界張羽力戰安國持重以故吳不能過梁趙充國為後將軍擊先零諸叛羌充國嘗以遠斥堠為務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後戰。
  後漢吳漢為大司馬建武四年鼕率建威大將軍耿漢中將軍王常等擊富平獲索二賊於平原明年春賊率五萬餘人夜攻漢營軍中驚亂漢堅臥不動有頃乃定。
  王霸為偏將軍建武四年與捕虜將軍馬武討周建於垂惠蘇茂來救建霸擊敗之霸武各歸營賊復聚挑戰堅臥不出方享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尊安坐不動軍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擊也。霸曰:不然蘇茂客兵遠來糧食不足故數挑戰以徼一切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戰乃引還營其夜建兄子誦反閉城拒之茂建遁去誦以城降。
  馬成建武四年拜揚武將軍督誅虜將軍劉隆等擊李憲進圍於舒令諸軍各深溝高壘憲數挑戰成堅壁不出守之歲餘至六年春城中食盡乃攻之遂屠舒斬李憲追擊其黨與盡平江淮地祭遵為徵虜將軍建武八年從車駕上隴及隗囂破帝東歸令遵進屯隴下及公孫述遣兵救囂吳漢耿等悉奔還遵獨留不。
  馮異守徵虜將軍行天水太守事時隗囂死子純猶總兵據冀諸將共攻冀不能拔欲。且還休兵異固持不動常為衆軍先鋒。
  張奐為安定屬國都尉遷使匈奴中郎將時休屠各及朔方烏桓並同反叛燒度遼將軍門引屯赤亢煙火相望兵衆大恐各欲亡去奐安坐帷中與弟子講誦自。若軍士稍安乃潛誘烏桓陰與和通遂使斬屠各渠帥襲破其衆諸鬍悉降。
  袁紹領冀州牧獻帝初平四年三月上已大會兵徒於薄落津聞魏郡兵反與黑山賊幹毒等數萬人共覆鄴城殺郡守坐中客傢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而涕泣紹容貌自。若不改常度(獻帝春秋曰:紹勸督引滿投壺言笑容貌自。若)。
  魏張遼為蕩寇將軍時荊州未定遣遼屯長社臨發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起火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乃令軍中其不反者安坐遼將親兵數十人中陣而立有頃定即得首謀者殺之。
  田豫為汝南太守加殄夷將軍吳人來寇豫往拒之賊即退諸軍夜驚雲:賊復來豫臥不起令衆敢動者斬有頃竟無賊。
  司馬孚為侍中吳將諸葛恪圍新城以孚督諸軍二十萬防禦之孚次於壽春遣丘儉文欽等進討諸將欲速擊之孚曰:夫攻者藉人之力以為功。且當詐巧不可爭力也。故稽留月餘乃進軍吳師望風而退吳甘寧守夷陵手下有數百兵並所新得僅滿千人魏將曹仁令五六千人圍寧寧受攻纍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衆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朱然鎮江陵黃武六年大帝自率衆攻石陽及至旋師潘璋斷後夜出錯亂敵追擊璋璋不能禁然即還住拒敵使前船得引極遠徐乃後發。
  全琮為將甚勇决當敵臨難奮不顧身及作督帥養威持重每禦軍常任計策不營小利。
  朱異為揚武將軍赤烏十三年十月魏將文欽為叛以誘異大帝遣呂據就異以迎欽異等持重欽不敢進。
  晉周訪為豫章太守時荊州賊杜曾逐刺史王廙徑造沔口大為寇害威震江沔元帝命訪擊之訪有衆八千進至沌陽曾等銳氣甚盛訪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者也。使將軍李恆督左甄許朝督右甄訪自領中軍高張旗幟曾果畏訪先攻左右甄曾勇冠三軍訪甚惡之自於陣後射雉以安衆心令其衆曰:一甄敗鳴三鼓兩甄敗嗚六鼓趙胤領其父餘兵屬左甄力戰敗而復合胤馳馬告訪訪怒叱令更進胤號哭還戰自旦至申兩甄皆敗訪聞鼓音選精銳八百人自行酒飲之敕不得妄動聞鼓音乃進賊未至三十步訪親鳴鼓將士皆騰躍奔赴曾遂大潰殺千餘人。
  宋蒯恩為竜驤將軍行參軍高祖伐魯宗之恩與建威將軍徐達之前進達之敗沒恩陳於是下宗之子軌乘勝擊恩矢下如雨呼聲震地恩整厲將士置陣整嚴軌屢衝之不動知不可攻乃退高祖善其能將持重。
  巴陵王休。若文帝子也。會稽太守孔覬反遣尚書張永建威將軍瀋懷明及休。若董統諸軍討之覬所遣孫曇等軍頓晉陵九裏部陳甚盛懷明至奔牛所領寡弱乃築壘自固張永至麯阿未知懷明安否百姓驚擾將帥鹹勸退保破岡其日大寒風雪甚猛塘埭决壞衆無固心休。若宣令敢有言退者斬衆少定乃築壘息甲尋得懷明書賊定未進軍主劉亮。又至兵力轉加人情乃安。
  劉義欣為後將軍南兗州刺史元嘉七年到彥之率大衆入河義欣進彭城為衆軍齊援彥之退敗青齊騷擾將佐虜寇大至勸義欣委鎮還都義欣堅志不動遷鎮壽陽。
  南齊蕭穎胄為冠軍將軍廬陵王後軍長史廣陵太守行南兗州府事是年虜揚聲當飲馬長江帝懼敕穎胄移居民入城百姓驚恐席捲欲南渡穎胄以賊勢尚遠不即施行虜亦尋退。
  梁楊公則為左衛將軍高祖義師東下至新林公則自越城移屯領軍府壘北樓與南掖門相對嘗見登樓望戰城中遙見麾蓋縱神鋒弩射之矢貫鬍床左右皆失色公則曰:幾中吾腳談笑如初東昏夜選勇士攻公則柵軍中驚擾公則堅臥不起徐命擊之東昏軍乃退。
  蕭藻為益州刺史焦僧護作亂掩據郫繁衆有數萬藻年未弱冠肩輿行城賊流矢雨下從者舉以蔽藻命去之因是物情大安賊遂退去。
  韋為輔國將軍討合肥初肥水堰立使軍主王懷靜築城於岸守之魏攻陷懷靜城千餘人皆沒魏人乘勝至是下其勢甚盛軍監潘靈勸退還巢湖諸將。又請走保三義怒曰:寧有此邪將軍死綏有前無卻因令取糹散扇麾幢樹之是下示無動志素羸每戰不常騎馬以版輿自載督厲衆軍合肥既平高祖詔班師去賊既近恐為所躡悉遣輜重居前身乘小輿殿後魏人服威名望之不敢逼全軍而還。
  王珍國為遊擊將軍父憂去職建武末魏軍圍司州明帝使徐州刺史裴叔業攻抜渦陽以為聲援起珍國為輔國將軍率兵助焉魏將楊大眼大衆奄至叔業懼棄軍走珍國率其衆殿故不至大敗。
  王僧辯為鎮軍將軍司徒尚書令討湘州賊陸納賊敗步走歸保長沙驅逼居民入城拒守僧辯追躡乃命築壘圍之悉令諸軍廣建圍柵僧辯出坐隴上而自臨視賊望識僧辯知不設備賊黨吳藏李賢明等乃率銳卒千人開門掩出蒙並進徑趨僧辯時杜﹀杜龕並侍左右帶甲衛者止百餘人因與賊交戰賢明乘鎧馬從者十騎大呼衝突僧辯尚據鬍床不為之動於是指揮勇敢遂獲賢明因即斬之賊乃退後魏李平為鎮北將軍討京兆王愉於冀州平進次經縣諸軍大集夜有蠻兵數千斫平前壘矢及平帳平堅臥不動俄而乃定。
  北齊爾朱渾元纍有戰功遷太師善於禦衆行軍用兵務在持重前後出徵未嘗負敗。
  唐魏元忠為並州副元帥時突厥與吐蕃數犯塞元忠皆為大總管拒之元忠在軍惟持重自守竟無所剋獲然亦未嘗敗失。
  後唐李嗣召守潞州嘗享諸將登城張樂為梁軍矢中其足嗣昭密抜之坐客不之覺酣飲如故以安士心。
  ◎將帥部·以少擊衆
  軍志曰:以一擊十莫善於厄以十擊百莫善於險以千擊萬莫善於阻用衆者務易用少者務厄也。若乃勵敢死之士乘戰勝之威揀練卒伍服習器用冒利刃以不顧臨大敵而賈勇斯固製勝而必剋遇戰而皆獲者焉至於勢有強弱技有長短蓋亦由夫將有勇怯而製有巧拙也。及夫客主之勢懸絶格鬥之志奮勵士樂用命人百其勇。又何嘗不收奇功哉!然而常勝之傢難與慮敵為將之道出於萬全故兵法有必勝之將無必勝之兵。若狃挾以輕敵深入以邀幸雖曰:拳勇亦所慎焉。
  漢黥布初為項籍將籍使布先涉河(涉謂無舟楫而渡也。)擊軍數有利籍乃悉引兵從之遂破秦軍降秦將章邯等楚兵常勝功冠諸侯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衆也。
  李廣為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行數百裏匈奴將四萬騎圍廣廣為圜陣外嚮鬍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大黃弩名亦曰:黃弩)殺數人鬍虜益解李陵為騎都尉天漢二年將步卒五千至瀎稽山與單於相值騎可三萬圍陵軍虜見漢軍少直前就營陵摶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手對戰也。擊殺數千人單於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餘騎攻陵陵。且戰。且引南行數日抵山𠔌中(抵當也。)單於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陵軍步鬥樹木間復殺數千人因發連弩射單於(三十[B123]共一臂也。[B123]音眷。又去權切)單於下走是時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一日數十合復傷殺虜二千餘人(陸與蘇武《書》曰:以五千之衆對十萬之軍)。
  後漢馬防為城門校尉建初二年金城隴西保塞羌皆反(羌東吾燒當之後也。以其父滇吾降漢乃入居塞內故稱保塞)拜防行車騎將軍事軍到冀而羌豪布橋等圍南部都尉於臨洮防欲救之臨洮道險車騎不得方駕防乃別使兩司馬將數百騎分為前後軍去臨洮十餘裏明旦遂鼓訁而前羌虜驚走因追擊破之斬首虜四千餘人遂解臨洮圍。
  耿夔為車騎都尉永元三年車騎將軍竇憲出河西以夔為大將軍左校尉將精騎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單於庭於金微山斬閼氏名王已下五千餘級單於與數騎脫亡盡獲其匈奴珍寶財蓄去塞五千餘裏而還。
  魏張遼為蕩寇將軍與李典將七千餘人屯合肥吳孫權率十萬衆圍合肥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明日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權守合肥十餘日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太祖大壯遼拜徵東將軍黃初中卒文帝追念遼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之後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其分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吳徐盛為大帝別部司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長拒劉表將江夏太守黃祖祖子射嘗率數千人下攻盛盛時吏士不滿二百與相拒擊傷射吏卒千餘人已乃開門出戰大破之射遂絶跡不復為寇大帝以為校尉後為建武將軍魏將曹休出洞口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守遭大風船人多喪盛收餘兵與休夾江休使兵將就船攻盛盛以少禦多敵不能剋各引軍退。
  朱然為車騎將軍右護軍赤烏五年徵。且中魏將蒲忠鬍質各將數千人忠要遮險隘圖斷然後質為忠繼援時然所督兵將先四出聞問不暇收合便將帳下見兵八百人逆掩忠戰不利質等皆退。
  晉王渾為徵虜將軍假節領豫州刺史與吳接境吳將薛瑩魯淑衆號十萬淑嚮弋陽瑩嚮新息時州兵並放休息衆裁一旅浮淮潛濟出其不意瑩等不虞晉師之至渾擊破之遷為安東將軍。
  周處為御史中丞隸夏侯駿西徵時賊屯梁山有衆七萬而駿遣處以五千兵擊之自旦及暮斬首萬計劉演為陽平太守石勒之亂演奔劉琨琨以為輔國將軍魏郡太守琨將討勒以演領勇士千人行北中郎將兗州刺史鎮廩丘斬王桑走趙固得衆七千人為勒所攻演拒戰勒退元帝拜為都督後將軍假節謝玄為冠軍將軍領徐州刺史苻堅自率兵次於項城衆號百萬詔玄為前鋒都督拒之衆凡八萬玄與從弟輔國將軍琰西中郎將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涉淮水堅衆奔潰死者不可勝計。
  王猛為苻堅將與鄧羌等將步騎六萬伐慕容既陷晉陽遣慕容評率衆四十萬救之陣於渭源猛羌與張蚝徐成等跨馬運矛馳入評軍出入數四傍。若無人搴旗斬將殺傷甚衆戰及日中評衆大敗俘斬五萬有餘乘勝追擊。又降斬十萬。
  宋臨川王道規隨高祖起義為振武將軍義興太守與晉將劉毅何無忌追桓玄遇玄於崢嶸洲道規等兵不滿萬人而玄戰士數萬衆並憚之欲退還尋陽道規曰:不可彼衆我寡強弱異勢今。若畏懦不進必為所乘雖至尋陽,豈能自固玄雖竊名雄豪內實畏怯加已經奔敗衆無固心决機兩陣將雄者剋昔光武昆陽之戰曹操官渡之師皆以少製多所共聞也。今雖纔謝古人,豈可先為之弱因麾衆而進毅等從之大破玄軍。
  瀋叔任為梓潼太守戍涪城東軍既反二郡強宗侯勵羅奧聚衆作亂四面合遂至萬餘人攻城甚急叔任東兵不滿五百推布腹心衆莫不為用出擊大破之逆黨皆平。
  梁馬仙卑仕宋為竜驤將軍汝南陰譙二郡太守會壽陽陷魏將王肅侵邊仙卑力戰以寡剋衆魏人甚憚之。
  韋放為明威將軍會領軍曹仲宗攻渦陽魏大將軍費穆帥衆奄至放軍營未立麾下止有二百餘人放免胄下馬據鬍床處分士卒皆殊死戰莫不一當百杜懷瑤為梁秦二州刺史魏軍圍南鄭懷瑤第三子膂力絶人便馬善射同心敢死士一百七十人每出殺傷數百人敵人憚之號為杜彪位至西荊州刺史陳蕭摩訶為譙州刺史周武帝遣將宇文欣將精騎數千爭呂梁摩訶領十二騎深入周軍縱橫奮擊。
  後魏庾嶽為安遠將軍常以少擊多士衆服其智勇後周竇熾初仕後魏為衛將軍河橋之戰諸將退走熾時獨從兩騎為敵人所追至邛山熾乃下馬背山抗之俄而敵衆漸多三面攻圍矢下如雨熾騎士所執弓並為敵人所射破熾乃總收其箭以射之所中人馬皆應弦而倒敵以殺傷既多乃相謂曰:得此人未足為功乃稍引退熾因其怠遂突圍得出。
  李弼為秦州刺史從太祖平弘農與齊神武戰於沙苑左將軍為敵所乘弼將六十騎身先士卒橫截之賊分為二遂大破之。
  柳檜為平東將軍河湟郡守吐𠔌渾入寇郡境時檜兵少人懷憂懼檜撫而勉之衆心乃安因率數十人先擊之渾人潰亂餘衆乘之遂大敗而走。
  權景宣為大都督豫州刺史鎮樂口東魏亦遣張伯德為刺史伯德令其將劉貴平率其戍卒及山蠻屢來攻逼景宣兵不滿千人隨機奮擊前後擒斬三千餘級貴平乃退走。
  宇文貴為右衛將軍時東魏潁川長史賀。若統以潁川來降東魏遣將堯雄趙育是雲:寶(姓是雲:名寶)率衆二萬攻潁川貴自雒陽率步騎二千救之東魏行臺任祥。又率衆四萬攻潁川方與雄合諸將鹹以彼衆我寡不可爭鋒貴曰:兵機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論古人能以寡製衆者皆由豫睹成敗决必然之策耳吾雖暗於成事進與賀。若合勢為計之上者遂入潁川雄等乃前貴率千人背城為陣與雄合戰大破雄育於陣降俘萬人貴乘勝逼任祥祥大敗是寶亦降。
  魏玄為驃騎大將軍陝州總管尉遲綱遣玄率儀同宇文能趙乾等步騎五百於鹿盧交南邀擊東魏雒州刺史獨孤永業有衆二千餘人玄輕將五騎行前覘之卒與之遇便即交戰殺數十人獲馬並甲槊等永業遂退。
  隋周羅為幽州刺史開皇末突厥達頭可汗犯塞從楊素擊之虜衆甚盛羅白素曰:賊陣未整請擊之素許焉與輕勇二十騎直衝虜陣從申至酉短兵屢接大破之進位大將軍。
  王仁恭為光祿大夫領馬邑太守始畢可汗率騎數萬來寇馬邑復令二特勒將兵南過時兵不滿三千仁恭率精銳逆擊破之其二特勒兵潰仁恭縱兵乘之斬獲千級斬二特勒。
  唐王君廓為上柱國武德初統兵經略東都王世充將郭士衡許羅漢前後入掠廓轉擊退之拜右武衛將軍詔勞之曰:卿以十三人破賊一萬自古以少製衆未之前聞非惟驍勇絶人亦足以顯卿忠節也。
  程知節為秦王府護軍武德三年以百餘騎擊王世充賊數千人破之。
  馬三寶為太子監門率領平道將軍突厥之寇渭川也。三寶以數百騎卒與之遇接戰敗之。
  段德操為左武衛將軍領延州道行軍總管以鎮北庭梁師都與突厥之衆數千騎來寇延州安營於野豬嶺德操以衆寡不敵按甲以挫其銳後伺賊稍怠遣副總管梁禮率衆擊之德操以輕騎出其不意賊與禮酣戰久之德操多張旗幟掩至其賊大潰逐北二百餘裏剋其魏州虜男女二千餘口經數月師都。又以步騎五千來寇德操擊之俘斬略盡師都與百餘騎而遁。
  黑齒常之為左武衛大將軍仍檢校左羽林軍垂拱二年突厥犯邊命常之率兵拒之躡至兩井忽逢賊三千餘衆常之見賊徒爭下馬著甲遂領二百餘騎身當先鋒直衝賊遂棄甲而散俄頃賊衆大至及日將暮常之令伐木營中燃火狀如烽燧時東南忽有大風起賊疑有救兵相應遂狼狽夜遁以功封為燕國公。
  馬為安西礻卑校從副元帥李光弼攻史朝義於雒陽朝義自領精卒拒王師於北邙營壘如山旌甲日諸將愕詒不敢動獨率所部橫戈而出入賊陣者數四賊因披靡潰敗李光弼壯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見以少擊衆有雄捷如馬將軍者。
  衛伯玉為神策將軍乾元二年十一月逆賊史思明遣魏將李歸仁鐵騎五千將犯陝州伯玉以數百騎擊破之於疆子坂積屍滿野虜馬六百疋歸仁與其黨東走。
  陳洎為鎮靜軍使劍南節度使韋臯遣洎等進兵攻吐蕃維州北蕃遣內大相論莽熱率雜虜十萬而來蜀師萬人據險設伏以行先出千人挑戰莽熱見我師之少悉衆追之發伏掩擊生擒論莽熱虜衆十萬殲夷者半。
  梁牛存節初為宣武軍小將討河北存節前鋒下黎陽收臨河至內黃西以兵千餘人當魏人萬二千衆大破其陣僕蔽野太祖深所嘆激謂有神兵之助郭言從太祖赴汴為裨校屢將兵與蔡賊秦宗權戰於後郊每以少擊衆出必勝歸太祖嘉其勇果謂賓佐曰:言乃吾之虎侯也。
  晉郭海金為護聖都指揮使領黃州刺史天福二年襄州安從進謀犯闕海金為行營先鋒都指揮使與李建崇等同於唐州湖陽遇從進軍萬餘人海金以一旅之衆突擊大敗之策勳授檢校太保商州刺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册府元龜》簡介捲一◎帝王部·總序·帝係
捲二◎帝王部·誕聖捲三◎帝王部·名諱
捲四◎帝王部·運歷捲五◎帝王部·創業
捲六◎帝王部·創業第二捲七◎帝王部·創業第三
捲八◎帝王部·創業第四捲九◎帝王部·繼統第一
捲十◎帝王部·繼統第二捲十一◎帝王部·繼統部三
捲十二◎帝王部·中興·告功捲十三◎帝王部·都邑
捲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捲十五◎帝王部·年號
捲十六◎帝王部·尊號一捲十七◎帝王部·尊號第二
捲十八◎帝王部·帝德捲十九◎帝王部·功業
捲二十◎帝王部·功業捲二十一◎帝王部·徵應
捲二十二◎帝王部·符瑞捲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XXII]   [XXIII]   [XXIV]   [XXV]   [XXVI]   [XXVII]   [XXVIII]   [XXIX]   [30]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XXXV]   [XXXVI]   [XXXVII]   [XXXVIII]   [XXXIX]   [40]   [XLI]   [XL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