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生活 》 校花们 》
第42节:打起了官司
朱家雄 Zhu Guxiong
打招呼的这人正从门厅里出来,因为逆光,胡凸猛然间竟没能看清对方,待看清了原来是卓建刚,胡凸就把手神了出去,"原来是你呀,好久不见!对了,你上周末当选校学生会主席的事,我从海报上看到了,祝贺你祝贺你!扶正了!"
卓建刚很热情地接住胡凸递过来的手紧紧握住,"多谢多谢!以后你多支持我们的工作吧,也谢谢你了!"
胡凸感慨道:"想当年,你我都在学生会当干事,后来我辞职不干了,而你却一直坚持着,眼下竟然当上了学生会主席!真是没想到!"
卓建刚笑问:"没想到我能混到这个位置?"
胡凸:"可不是?不过这也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吧。再次恭喜你!"
卓建刚微笑道:"多谢鼓励,多谢鼓励!你去几楼自习?三楼好像有空教室。"
胡凸道:"我不是自习,是到202上课,刚才有点事耽搁了一下。"
卓建刚看看表,"哟,都上十几分钟的课了,那你赶紧上楼吧。"
胡凸问:"你怎么要出去啊?"
"对,有点事要去办。"
两人于是松了手作别。
23.
待下课后回到吴胖的小屋,胡凸这才想起那两封来信。他细细地看了看信封,家里来的那封显然是父亲的笔迹--这可不多见,回想起来,父亲从大二时起就很少给自己写信了,大抵也就是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以汇款单的形式与胡凸发生一下联系。当然,胡凸还是每个月例行公事一般给父亲或母亲写一封很简短的信,基本上也就是报平安的意思。胡凸猜不出父亲会在信里写些什么,或者还是老一套,叮嘱他好好学习,吃好生活好之类?至于发自上海的那封信,胡凸就猜不出会是谁寄来的了。从笔迹上看,显然不会是菲儿,也不是梁毅武,那么,又会是谁呢?待胡凸猜开来一看,才知道竟然是吴兆伟写来的。吴兆伟在信中告诉胡凸说因为业务的需要他将推迟返京的时间,估计要到八月中下旬才回得来,吴兆伟还说如果胡凸暑假不回家那就接着住好了,如果回家那就锁好门不要转借给别人住云云。
那封家信就长得多了,父亲不写则已,一写则准有二、三千字,而这一封,显然超过了三千字。胡青山在信中告诉儿子说他的热土律师事务所已注册成功且开始运营有个把月了,业务还不少,有点忙不过来呢云云--胡凸没想到寒假里父亲的随口一说竟成真事了!胡青山在信中给胡凸介绍了他刚刚接手的几个案子:
第一个是关于环境污染的案子--南山县苍山乡的苍龙河上游新建了一座由县里投资的锰矿,结果锰矿排出的废水把苍龙河污染得鱼虾都死绝了,居住在河两岸的乡亲们的生活也深受其害;几年来,乡亲们一直在向上面呼吁治理污染问题,但始终也没见到有什么解决的措施出台,以致于闹上法庭打起了官司。
第二个案子是关于拖欠工资的--县里一包工头在上海承包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工程,又招了一批本乡的青壮去施工,包工头起初的承诺是按月给大家发工资,可实际上呢,在整整一年的工期当中,民工们也就是头两个月按月领到了工资;大家知道,当老板也不容易,也就同意了包工头的意思,其它十个月的工资等工程结束的时候再一次性支取;可直到工程结束半年了,民工们的工资也没有足额领到,每个人都有六个月的工资没领到呢!据说是因为包工头老板亏了本并且又偷偷地南下广东去做生意去了,等了一年问题仍未妥善解决的民工们终于集体起诉了。
第三个案子是关于拆迁纠纷的--南山县城里的一片老城区被县政府列为了拆迁目标,但拆迁住户一致认为有关的补偿标准过低,据说是房地产公司对政府官员行了贿的结果,于是住户们起诉了该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
第四个案子是煤矿矿难索赔的案子--南山县苍龙乡一家私营煤矿因瓦斯爆炸发生矿难造成6人死亡,据说这家新开办的煤矿因为投资还远没收回来,几个黑心的老板就在死难矿工的赔偿金上做开了文章,结果,每位死难矿工的家属也就拿到了一万元的抚恤金,死难者家属于是上法院起诉,要求每家得到5万元的抚恤金。
胡青山要胡凸琢磨琢磨这些事情究竟要有怎样的一个结果才算公平以及办理这些案件又会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胡青山还希望儿子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期末考试之后通过一定的渠道找到电视台的有关节目在适当的时候报道一下这些案件哪怕仅仅是其中之一。
胡青山是几十年的老党员了,他还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念死书,要结合现实生活结合社会实际来学文化长本领,要多想想普通老百姓的艰辛与苦难,要立下为他们而读书的志向……父亲说得是这样动情,说实在的,胡凸很少能看到父亲这样深沉、伟岸的一面。在独自居住的日子里,在周旋于几个女孩之间的困惑中,在离期末不远学习渐渐紧张起来的气氛中,读到父亲这封内容丰富、语重心长的来信,胡凸既感意外又倍感喜悦、充实。
父亲所提到的几个案子,胡凸似乎都听说过,至少也听说过同类的事情,这类事情在家乡一带似乎从来就没断过。胡凸还真的仔细琢磨了这几个案例,他觉得这些似曾相识的事情深深地吸引了自己、抓住了自己,他甚至产生了亲手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这些事无一不是粗糙的,它们和书上那些优雅而高深的知识隔着老远,但这些事却发生在活生生的现实中,对满怀理想主义和美好幻像的心灵显然有着无比的冲击力与震撼力。胡凸真切地感到了自己在心理上受到的震动,他不由自主地在吴兆伟的书架上找出一些有关的法律书来查看,他很认真,不但找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对涉及的有关条款一一作了研究,乃至基本上搞清楚了要怎样依法处理这些事情才能还所有的当事人以公正。
胡凸还比较认真地翻了翻《中国法律思想史》这本教材,他觉得这本早被吴兆伟用红笔划了许多重点标记的已经颇旧了的书很有意思,应该说,怎么看胡凸都觉得它既是一本法律书,也是一本从特定角度来下笔撰写的历史书和哲学书,里面不但有关于先秦法家法律思想的介绍,比如慎到的"尚法"和"重势"思想啊,什么商鞅的"变法"思想啊,什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啊,而且还有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家的法律思想介绍,乃至从先秦往下一直到民国初年各类要人的法律思想之介绍。胡凸对此产生了无比强烈的兴趣,他责怪自己怎么以前就没注意到这门课程而只选听了《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几种课。
不知不觉的,胡凸发现自己对法律竟然产生了空前浓厚的兴趣--联想到以前在家里无意间听父亲谈到过的许多法院里的人与事,又想到近两年各类专业在就业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或冷或热的实际情形--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基本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但历史系的却差强人意!胡凸甚至起了改行学法律的念头,并且胡凸不久就拿定了主意。当胡凸在课堂上听刘沛阳说起他的考研打算和复习计划时,忽然间他就灵机一动--干嘛不考研呢!?如果考上了法律系的研究生,这个改行的想法不就能实现了吗?有几个晚上,胡凸反复琢磨心事直到深夜,还有半年就要进行研究生招生的入学考试了,时间很紧,不过,如果抓紧时间拼上这么半年,则也是有可能考上的。这么想着,胡凸的想法逐渐地就清晰起来,对,就考法律系的研究生吧,就当是拼一把,即使这次没考上,那也可以在一、两年之后接着考呀,为什么不能就人生的方向和未来而花几个月时间赌上一把呢?对,暂时就这么定吧,考民法专业的研究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大众文艺出版社 |
|
|
第1节:芙蓉如面柳如眉 | 第2节:天涯沦落人 | 第3节:大一新生 | 第4节:第三支舞曲 | 第5节:革命行动 | 第6节:搞体育出身 | 第7节:心理优越感 | 第8节:迎新文艺晚会 | 第9节:一路官运亨通 | 第10节:发生正面冲突 | 第11节:羞恶之心 | 第12节:兼顾爱情 | 第13节:竞选学生会干部 | 第14节:明智之举 | 第15节:校园文化节 | 第16节:名花有主 | 第17节:准备战斗吧 | 第18节:联络联络感情 | 第19节:初次相遇相识 | 第20节:做贼心虚 | 第21节:宇宙流 | 第22节:爱情不在友情在 | 第23节:实质性收获 | 第24节:一线生机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