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与百姓生活   》 第42节:稳健:“中道而立”(5)      田玉川 Tian Yuchuan

  所以,优胜者受到赞美和崇敬,因为他没有舞弊,不只竞技水平高,诚信度也高;失败者同样也能赢得掌声,观众鼓励他在竞技上加油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他的诚信。
  否则,若出现了冒名顶替,服用兴奋剂,或收买裁判,黑金金牌,那比赛就丧失了诚信,也就没有了公正,因而失去了意义。
  无疑,体育比赛规则是一种理想而现实的诚信机制。建立了这样相对完善的机制,既可以有效地杜绝弄虚作假的舞弊行为,又能够保障比赛正常进行,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创造新的纪录,提高整体竞技水平。同时,由于机制的完善,那些想作弊,以身试法者,也望而却步,害怕受到严厉的惩罚。
  公正重要,公开同样重要。
  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目睽睽面前,人人都是监督者,想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要提倡阳光执法,阳光从政,阳光做人。
  诚信若能像阳光一样普照,那虚假、失信还能躲藏到哪个角落?!
  不为而后为
  人生在世,所要做的事很多,但不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
  如何取舍?
  孟子他老人家早就这样教导我们:“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章句下)对所要做的事,要有所选择。先要懂得什么不能做,然后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为”是为了“有为”。
  那么,究竟什么不可以做呢?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离娄章句下),不合乎礼治的事,不是正义的事,都不能做!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大人”。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义呢?
  “存其心,养其性”(尽心章句上),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增强选择和判断能力。
  首先要明白世间“不为”之事,然后才能做“有为”之事。
  有人戏称人生要守住“三关”,才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何谓“三关”?
  一为“口关”。人皆有口,皆想好味,吃香的,喝辣的,仍嫌不够。还要在四处都要吃得开。口欲之大,“贪官一席宴,百姓半年粮”尚属不上档次,可“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那就不仅仅不是个人的品德问题了。
  二为“手关”。手之所拿,大有讲究。属于自己的,手可拿;不属于自己的,手不可以拿。这是儿童时,妈妈和幼儿园老师谆谆教导每个人的话,但总有那么一些手,总想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似乎全然不知这是应该“不为”的。他们公开能拿的,公开拿;公开不能拿的,就暗中偷;暗中偷不了的,就不择手段地去骗,去抢。把一双双贪婪的手,伸向别人,伸向国家,不严把“手关”,行吗?
  一个人若把不住自己的“手关”,那他非栽在自己的手中不可!
  除过“口关”和“手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那就是“裆关!”
  “乱搞”与“乱吃”“乱拿”一样,足以使一个人败德坏名,不可不严防死守。
  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和杰出,一旦裆部出了问题,那他的人生就脏污了,要想清白就难了。在这方面,古今中外,不乏惨痛的教训。古有“去势”“闭户”“割阴”以及“沉潭”之类的刑罚处治,今有克林顿“拉链门事件”的风波,大凡人生失败和毁灭者,几乎都未守住“裆关”。时下,不时浮出水面的贪官,身后几乎都藏着同样贪婪无耻的“二奶”,他们的“裆关”早已“全面开放”了。
  “三关”不守,人生也就完了;“三关”牢固,有所“不为”,然后尽可以“有为”。
  “三无”原则
  孟子曾经提出过著名的“三无”原则。什么是“三无原则”呢?“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章句下)“取”与“无取”的选择原则以是否伤害廉洁为准;“与”与“无与”的选择孟子,不仅提出了“三无”原则,而且还身体力行,把说的变成了做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序 孟子思想与我们的生活第2节:生于乱世
第3节:师于儒门第4节:游于列国
第5节:授于故里 圣于著作第6节:独尊儒术:三角版块中的一角(1)
第7节:独尊儒术:三角版块中的一角(2)第8节:独尊儒术:三角版块中的一角(3)
第9节:独尊儒术:三角版块中的一角(4)第10节:独尊儒术:三角版块中的一角(5)
第11节:“亲亲”:孝为德之本(1)第12节:“亲亲”:孝为德之本(2)
第13节:“亲亲”:孝为德之本(3)第14节:“仁民”:博施爱于众 “爱物”:“无物不长”(1)
第15节:“仁民”:博施爱于众 “爱物”:“无物不长”(2)第16节:“仁民”:博施爱于众 “爱物”:“无物不长”(3)
第17节:“仁民”:博施爱于众 “爱物”:“无物不长”(4)第18节:养欲:即养礼
第19节:养心寡欲:心理减负(1)第20节:养心寡欲:心理减负(2)
第21节:养心寡欲:心理减负(3)第22节:良心:中国人特有的品性(1)
第23节:良心:中国人特有的品性(2)第24节:从小抓起:“易子而教”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