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金庸与《明报》   》 第42节:第十一章《明报》斗委会(1)      张圭阳 Zhang Guiyang

  第十一章《明报》斗委会
  香港电台被激进派报纸点名为"讲错电台",新闻处为"腥闻处",商业电台为"伤孽电台"……
  1967年6月23日,《明报》第四版香港新闻版第四栏的左下角,出现了一则宽9厘米、高11.5厘米(高四栏)、类似《明报》社论格式、署名"《明报》机房工人斗委会"的声明,指责《明报》支持政府的立场,又指责"《明报》老板赚了大量金钱,到瑞士去做寓公"。声明标题《敬告同业,行动起来》,全文如下:
  "今天,在'六·二三'沙基惕惨案纪念日前夕,在戴蹸趾第二次举行'园游会'之日,我们《明报》机房工人斗委会成立了。我们要行动起来了。
  我们的行动,是因为我们反对港英暴行,反对港英迫害我们的同胞。我们要爱国。
  我们的行动,是因为我们反对'支持政府'的言论,这个'政府'错了,犯了滔天大罪,必须向我同胞认罪道歉,及赔偿损失,保证不会有同样事件发生。
  长期以来,港英迫害我同胞,长期以来,民族败类埋没了良心,受人利用,反对伟大祖国。我们对这些言论,过去都很容忍,这一次我们已不能坐视,要起来反抗。文化大革命发扬了'造反有理'的真理,祖国为我们香港同胞撑腰。港英的迫害,迫使我们反抗。
  我们下定决心,要造'支持政府'言论的反,今天采取第一个行动,制裁这种言论。今后凡是有这种言论,我们都要采取行动反对。
  我们工人阶级,决不做殖民统治的陪葬品,我们工人阶级要行动起来,要掌握报纸的言论。我们流血流汗,捱更抵夜,老板却赚了大量金钱,到瑞士去做寓公,这样的事情绝对办不到。(作者按:事实是,金庸曾去瑞士出席国际报业协会年会,一星期后回港。)
  我们号召《明报》的同事坚强地站起来,加入斗委会,支持我们的行动。我们号召同业工友参加我们的行列,一同起来制裁违反工人阶级利益的言论;制裁违反国家民族利益的言论,一同起来反对港英迫害,清算英帝罪行,粉碎英帝统治。
  我们还要坚持工作岗位,我们决不罢工,因此我们要敬告同业,不可承印《明报》,打烂我们的饭碗,否则要负责一切严重后果。
  港英必败,我们必胜!
  《明报》机房工人斗委会"
  当天左派《新晚报》马上转载了这段声明,又把声明制版刊登出来。《新晚报》在刊登了"《明报》机房工人斗委会"声明之外,还批评《明报》:
  "《明报》在香港长期以来都是一份追随美英帝国主义敌视中国人民的汉奸报纸,坏事做尽。在这次英帝国主义对港九同胞进行民族迫害的法西斯罪行中,《明报》站在英帝那一边,为摇摇欲坠的港英政权出谋献策,污蔑我爱国同胞的抗暴运动,犯下了滔天罪行。
  《明报》老板、民族败类金庸,眼见抗暴怒潮势不可当,胆怯心虚,怕得要死,早些时已溜去瑞士;他的老婆也于日前去了星洲,留下了报馆职工,替他赚钱抵罪。今天《明报》机房工人斗委会的成立,对一撮反动家伙无异是当头棒喝,被蒙蔽者及早清醒过来,回到港九同胞的队伍中来!"
  "六·二三"事件与香港报界之尖锐对立
  这段声明,使一些读者感到迷惑,以为《明报》员工内部出现了分化对立,发生了夺权事件。上述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孤立地发生在《明报》的。在6月23日同一天,《华声报》及《新报》内,亦声称相继成立了机房工人斗委会,号召工人采取罢工行动。
  负责印《明报》的建明印刷公司机房人员,在23日没有上班工作。为了解决印刷员工短缺问题,《明报》向《香港时报》临时紧急借调了机房人员,协助印刷;又为了减轻工作量,《明报》暂由出纸两张,改为出纸一张。《新报》亦受到影响,只能出纸一张。
  24、25日连续两天,《明报》发表《敬告读者》、《再告读者》社评,向读者解释经过。说明了在"《明报》机房斗委会"的声明位置上,本来是一张港督举行园游会的照片,照片电版在印刷前被承印《明报》的建明印刷公司机房员工撬起,换上了从别处制好的一块"斗委会"声明的电版。
  "六·二三"事件发生之后,《明报》马上组织了员工及读者,在"自由谈"中各抒己见,向左派反击。《明报》又打出"我们的报纸"的口号,表明《明报》自创刊的第一天起,即与广大读者休戚相关。"我们的报纸",是《新晚报》在1950年创刊至1960年,每年在创刊纪念时,以此自称,以表示报纸与读者之密切关系。金庸这时也把在《新晚报》工作的经验,移植到《明报》,把"我们的报纸"的冠冕,封给了《明报》。"六·二三"事件,再一次为《明报》打响了招牌,巩固了老读者的向心力,吸引了更多新读者。一些读者去信《明报》表示,在"六·二三"事件之后,酒楼茶室无不人手一份《明报》。《明报》销量也由八万份跃升至十万份。《明报》亦由此对左派人士,特别是左派报章,放手展开攻击。当港府在1967年8月检控左派外围三份报章《香港夜报》、《新午报》、《田丰日报》的五名报人煽动罪名时,《明报》以头版头条方式报道,并在"乡土版"以八栏的篇幅,引述新华社发布批评上海《文汇报》如何搞复辟的文字。
  左派报刊亦因香港政府对《香港夜报》、《新午报》、《田丰日报》采取诉讼行动,而把矛头指向支持港英政府的香港传媒。左派报刊所组成的反迫害斗争委员会阵容包括:《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商报》、《晶报》、《正午报》、《香港夜报》、《新午报》、《田丰日报》、《经济导报》、《周末报》。被激进派报纸点名辱骂为"汉奸"、"走狗"的传媒有:香港广播电台被称为"讲错电台",新闻处被称为"腥闻处",《明报》、《星岛日报》、《星岛晚报》、《华侨日报》、《华侨晚报》、《工商日报》被定性为汉奸报,《南华早报》为港英喉舌,《中英日报》、《先生日报》为追随港英的报纸,《华声报》、《新报》为反动报,《真报》为汉奸报,香港商业电台被辱称为"伤孽电台"(一贯干其见不得人的反华罪恶勾当)。一位读者去信报社,就把报纸属性与群众立场两者之关连,缕述出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1)第2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2)
第3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3)第4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4)
第5节:第一章 香港--1959年(5)第6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1)
第7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2)第8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3)
第9节:第二章 少年金庸(4)第10节:第三章 野 马(1)
第11节:第三章 野 马(2)第12节:第三章 野 马(3)
第13节:第三章 野 马(4)第14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1)
第15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2)第16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3)
第17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4)第18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5)
第19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6)第20节:第四章 创刊的故事(7)
第21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1)第22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2)
第23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3)第24节:第五章 寻找读者(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