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五、白居易(1)      閔澤平 Min Zeping

  古往今來,聰明的人很多,快樂的卻沒有幾個。聰穎過人的人,用他的慧眼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往往容易陷入悲觀與激憤的情緒中,難以享受平淡的生活。白居易無疑是極為聰明的,會讀書,善於考試,有理想,有抱負,敢作敢為又善於保全自己,既表現出了自己的政治才幹與能力,做了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又能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保持超然的態度。他也經歷過不少挫折,但不執拗,善於吸取教訓,能迅速將不快與傷感等負面情緒拋之腦後,收集幸福與快樂,豐富自己的人生。孟子以來,很多讀書人都標榜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事實上往往是達則獨善其身,窮則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兼濟天下者往往奮不顧身,獨善其身者又往往忘懷世事,象白居易這樣能把出世與入世的尺度把握得這樣精細與完美的才子,並不多見。
  1.苦讀
  對自己的天資,白居易自己也感到十分自豪。在寫給老朋友元稹的信中,他得意地說告訴對方,在自己六、七個月大小的時候,保姆抱在懷裏,指着屏風上的“之”與“無”兩個字要他區分,他總能百發百中。五、六歲的時候,白居易開始學寫詩,到九歲,他就對聲韻運用自如了。明清以來,才子佳人小說中的那些才子往往是“連中三元”,最後成為狀元。白居易沒有成為狀元,甚至與前三甲也失之交臂,禮部的進士科考試他是第四名,但也算得上是“連中三元”。 二十九歲參加進士科考試、三十一參加書判拔萃科考試、三十五歲參加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考試,他都是一舉成功。比起韓愈的四舉於禮部、三選於吏部,白居易可謂一帆風順,在考場上真是如魚得水。即使在整個唐代,像他這樣一次就能通過禮部與吏部考試的人也沒有多少。
  更難得的是,由於白居易的考試答案極其規範,後來成為吏部考試的標準,這就是白居易自己所說的:“日者又聞親友間說禮吏部舉選人,多以僕私試賦判傳為準的。”(《與元九書》)唐代士子經過禮部考試,取得做官的資格,然後通過吏部的考查,得到官職。吏部主要考查的身(長相風度)、言(語言表達)、書(書法)、判文,其中判最為重要。白居易的判文在唐代最負盛名,他的好朋友元稹自豪地說,自從白居易製科考試等第後,他所寫的那些《性習相近遠》、《求玄珠》、《斬白蛇》等賦與百道判文,就在首都流傳開來,成為舉子們學習與模範的範文。
  今天成為文學家的人,往往都有一個愛好文學、會講故事的奶奶或母親。白居易在考場上順風順水,具有超強的考試能力,也可能與他有個會考試的爺爺有關。他的祖父白鍠,十七歲就明經及第了,算得上少年得志。他的父親白季庚,也是明經出身。這樣看來,白居易應該是書香家庭出身。不過,在給祖父寫傳記時,白居易說白鍠善於寫文章,尤其善於寫五言詩,那當是作為孫子對祖父的尊敬,不能看成一個大文豪的評語,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白鍠有什麽好詩歌可以炫耀一下,白鍠與他的孫子比起來,頂多是一位虔誠的文學愛好者。他的外祖父,那位當過鄜城令的陳潤,詩歌造詣還算深厚,《全唐詩》收錄了他的八首詩。不過,清代文人瀋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談起陳潤最得意的《宿北樂館》詩時,忍不住拿它與孟浩然的《歸鹿門》比較了一下,最後認定二者的差距不可以道裏計。
  六、七個月大小就能識字,應該算是神童吧。古往今來,中國的神童都不匱乏,不過長大後往往泯然於衆人,所以有人總結出人生三大不幸,第一不幸就是少年得志。當年陳韙見到十歲的孔融,不以為然地說:“小時瞭瞭(聰明之意),大未必佳。”陳韙這話說得有點酸,妒忌的味道太濃,自然不討人喜歡。所以孔融當即嘲弄他,說他小時候肯定十分聰明,言下之意是現如今不怎麽樣,有點傻傻的。不過,“小時瞭瞭,大未必佳”,卻是事實。很多人小時候過於聰穎,遠遠超過衆人,便以為天下之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以為功成名就會手到擒來,後來稍有挫折,或一不如意,就憤激,就頽廢,最後是一無所成。白居易能在考場上脫穎而出,除了天分好、遺傳好,更在於他的勤奮,在於他後天孜孜紇紇地學習,即他自己所說的“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意思是白天作賦,晚上寫字,還不時作詩,整天不間斷地學習,後來舌頭長瘡,手肘都磨出了厚繭。在人們印象中,唐宋才子似乎都是在揮灑才氣,天分很高,用不着刻苦學習,整天悠悠然,飄飄然,詩句信手拈來,脫口而出,生活很輕鬆愉快。看看白居易,我們纔知道他們考試的壓力也很大,學習也很纍,比起今天,似乎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