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老滋味   》 第42節: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茶香酒趣
  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
  北京中山公園內有個"來今雨軒",它建於1915年,是普省的茶樓和飯館,也是近代一些社合名流聚會之所。
  它得名於一介典故:庸朝詩人杜甫閑居長安,曾一度被唐玄宗賞識,得官有望。一般達官貴人以為他會前途無量,便主動上門結交,可是他後來沒作成官,所以討他就逐漸疏述了。一日,秋雨綿綿,杜甫貧病交迫,適一魏姓故友前去探望,使待人既感激又仿心,因而作待一首。詩前有一小序:"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寸車馬之客,舊雨來,今而不來……"。後人便以"舊雨"指"故友","今雨"指"新朋"。
  "來今雨軒"匾原係民國時期總統徐世昌所書,是指所識朋友歡聚一堂之意,款署"水竹■人"。大總統給茶社寫匾,可以說是十分氣派了。在二、三十年代中,"來今雨軒"的茶客可以說是北京當年最闊氣的茶客,外國人有各使館的公使、參贊、洋行經理、博士、教授;中國人有各部總長、次長、銀行行長、大學教授……大概當年北京的一等名流,很少有哪一位沒在"來今雨軒"坐過座吧。柳亞子組織的"南社"活動也曾在此舉行。
  來今雨軒不及以它的園林秀美吸引遊客;其菜餚也頗具特色。其中有著名的鼕菜肉包,幾十年常盛不衰。它用炒熟的瘦肉末和四川鼕菜作餡,略微加糖的面粉作皮,不僅鮮美可口,而且由於蒸的時間較長,一般可放三天不變味兒,價格也較低廉。遊人到此,吃幾牛肉包,喝一杯清茶,可以饑渴頓消,遊興倍增。另外還有比較名貴的"馬先生湯",以鮑魚、廣肚、鮮貝、海蠃、海參、尤魚等加調料製成,味道鮮美,營養也十分豐富。其它還有"趙先生雞丁","魚香鴨方","幹燒魚"等名菜。其菜青兼具備方風味,又有自己的特點,以適當降低川菜"辣度",增添一點"甜度"來適應一般顧客的口味。
  近聞,現在來今雨軒較當年又有了很大發展。不僅增添了許多新品種,如"清蒸活魚","鬆鼠活魚","五柳魚","糟溜魚片"等等。更重要的是將文學巨著《紅樓夢》中的餚饌搬上了餐桌,大致有40多種。如劉姥姥在大觀園吃到的。"茄魚",薛寶釵贈林黛玉的"冰糖燕窩粥",史湘雲請客的"籠蒸螃蟹",賈母吃的"牛乳蒸羊羔"等等。
  "來今雨軒"有一樣很珍貴的東西,現在大概還在吧,那就是竪在大廳臺階下面的那塊青色山子石。這是有名的"小青",本是圓明園舊物,原有大小二塊,曰"大青、小青",俗稱"破傢石"。傳說乾隆南巡,在某地見此二石,十分喜愛,惜二石太大,運送睏難。有一富室,盡全部傢資為運此二石來京。待石至京,該富室已破産矣。這同宋徽宗"花石綱"故事是一樣的,衹可惜很少人知道了。
  "來今雨軒"的名點是"肉末燒餅"、"梅乾菜飽子",衹別來多年,不知何日再能一快朵頤。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乾隆賜匾"都一處"(1)第2節:乾隆賜匾"都一處"(2)第3節:便宜坊和全聚德
第4節:仿膳話當年第5節:竜袍、活魚宴、聽鸝館第6節:歷史悠久緻美齋
第7節:譽滿京華泰豐樓第8節:萃華樓的雞湯菜第9節:悠久美味話水餃
第10節:"八大樓"外又一樓第11節:"八大堂"中惠豐堂第12節:柳泉居與砂鍋居(1)
第13節:柳泉居與砂鍋居(2)第14節:譚傢菜名重京華第15節:阮元與"滿漢全席"
第16節:恭王府畔"厲傢菜"第17節:"教席"之首兩益軒第18節:東來順如何發跡?(1)
第19節:東來順如何發跡?(2)第20節:銀錠橋畔"烤肉季"第21節:"清真烤肉宛"滄桑
第22節:譽滿京華"爆肚王"第23節:津門"天下第一坊"第24節:難忘的中立園飯館(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