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揭秘千年干尸之谜: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选载)   》 6小河墓地终于再现(1)      舒敏 Shu Min

  找到小河墓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考古学家的夙愿。
  1979年,日本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丝绸之路》,新疆考古所王炳华、穆顺英有幸成为寻找楼兰的考古专家。王炳华带了一支考古队进入了孔雀河下游,寻找小河墓地,这是新中国考古学者在楼兰发现半个世纪后第一次到达这里。他们曾经深入了相当一段距离,但因种种曲折没有找到。
  自1980年开始,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进入罗布泊工作,在这一时间进行的楼兰文物调查中,小河墓地还是没有找到。
  直到2000年12月,65岁的王炳华再一次带领考古队开始了寻找小河墓地的艰难旅途。
  这支考古队包括摄制组在内一共10个人,5峰骆驼,他们每个人都熟读了贝格曼的考古报告,带着贝格曼当年绘制的路线图,使用最现代的卫星定位仪不停地调整方向。考古队在茫茫的沙海中捕捉每一点有关罗布泊的历史文化信息。可是,4天过去了,小河墓地却渺无踪影。而且越往前走,生命的气息就越小,渐渐的连枯死的胡杨,稀疏的红柳都消失了,最后,野兽也没有了踪迹。周围的沙山越来越高大,连绵起伏,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人的生命在接受最严峻的考验,此时,王炳华也产生了动遥根据测算,墓地可能还在30公里外,馕和冰水已经所剩无几,再往前走谁也不能保证整个队伍能安全地走出沙漠。王炳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再坚持3个小时,就3个小时,不行就往后撤。
  就是这可贵的3个小时的坚持,小河墓地神奇地出现了。
  小河墓地在一片低矮的沙丘之中显得高耸而挺立。其实远在4公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它,只是因为人在沙漠里转晕了,很难一下子认出它。
  所有人止住了脚步,王炳华以一个考古学家的身份和眼光先围着墓地转了一圈,留下没有扰动的资料,然后走上了沙丘。
  于是,一个在沙漠中沉睡了近4000年的文明再度被现代人唤醒。
  这是罗布泊的一个没风的早晨,考古队员们看到了当年贝格曼描述的场面:密密地竖立着的巨大的胡杨木桩、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弧形棺板、零乱的白骨、浅棕色毛发的儿童干尸、尖顶毡帽、尸体裹身的粗毛布、草编小篓等散落在墓地沙丘上……
  一座船形的棺木被打开,巧合的是,又一个年轻的美女呈现在人们面前。她让人想起六十多年前贝格曼向人们介绍的“微笑的公主”。这是一个具有欧洲白种人特征的美人,她头戴尖顶毡帽,微闭着双眼,长长的眼睫毛翘着,上面蒙着一层细细的沙尘。她面带微笑,安详而沉静。
  让所有人不解的是,以往的墓地遗址都在居住遗址附近,而小河墓地却在没有人迹的沙漠深处,如此众多的古老墓地,没有发现任何一点人类生活的痕迹。为什么会孤零零的只有这些坟墓?埋葬他们的后裔到哪里去了?在小河周围5公里的范围内,考察队没有找到同时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他们只看到了小河人的死,却找不到他们生的痕迹。
  在小河以东175公里的地方,是著名的楼兰遗址,楼兰和小河一样同处于罗布沙漠大的地理环境中,但是楼兰文明的物质表达方式和小河完全不同,并且比小河晚1600年左右。
  那么小河墓地是什么人建造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考古学家们推测,或者是小河人在遥远的沙漠中建造完庞大的墓葬群之后,为了使先人的灵魂不受外人的干扰,他们切断了水源,关闭了生死两界,然后,悄悄地离去了。抑或是,人类在罗布大地上曾经有过一段原始的繁荣,被千年的沙漠湮没了。
  小河墓地的棺木和立柱,使用的都是胡杨木,每根都在2米以上,有的直径竟然有50厘米。多层的棺木,成排的柱子和木栅栏,需要大量的胡杨木,但在小河墓地方圆十多公里以内,不见任何乔木,即便是死亡的胡杨的残根都没有找到。小河所需的大量的木材从何而来?就算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桑田沦为沙漠,也应该有死去的树林,因为同时期的墓地上的立柱还保存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录自序(1)
自序(2)1张骞之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
2丝绸之路的三条古道3历史凝结下来的见证:玉门关
4不为时间所衰减的历史光彩:阳关5嘉峪关上的明代壁画不可不看
6东西文明的碰撞(1)6东西文明的碰撞(2)
1远古的记录:《穆天子传》2寓意深奥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3千年干尸之谜(1)3千年干尸之谜(2)
4华光四射的战旗使罗马军团溃不成军(1)4华光四射的战旗使罗马军团溃不成军(2)
5诗人岑参竟然在古墓中留下一纸账单6一个女人和丝绸的美丽传说
1踏在高昌故城的千年墟土上(1)1踏在高昌故城的千年墟土上(2)
2从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交河故城(1)2从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交河故城(2)
3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1)3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2)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