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神秘大陸:多彩的非洲 》
第42節:友誼使者長頸鹿(1)
高秋福 Gao Qiufu
友誼使者長頸鹿
天剛蒙蒙亮,就聽到窗外響起雜沓的腳步聲。誰起得這樣早呢?沒容我猜測,一個巨大的陰影即映現在窗簾上。我心中有點惶惑,躡手躡腳走到窗前,輕輕將窗簾挑開一道縫。啊!我不由吃了一驚:一頭長頸鹿!衹見它站在離窗戶四五米遠的墻腳下,挺着長長的脖頸,把頭直伸到我所宿二樓的窗前,好似在探求什麽,尋覓什麽。
這是1979年初我在烏幹達的卡巴格雷卡瀑布國傢公園旅社中的一次奇遇。我那是首次來到非洲野生動物園,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探訪長頸鹿。而萬沒料到,我尚未見到它,它竟搶先來探訪我。我心中一喜,唰地一聲將窗簾全部拉開。我的舉動看來有點魯莽。長頸鹿顯然受驚了。它先是一怔,雙目圓睜,審視着我這個黃皮膚的陌生人。然後,調轉頭,奮起長蹄,就嚮一望無際的莽原上奔去。
我先前衹是在北京動物園看到過長頸鹿。它總是昂着頭,甩着尾,悠遊漫步。若非這次親見,我怎麽也不會相信,身長4米、身高5米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跑起來竟是那樣輕捷迅疾,四蹄生風。古羅馬人根據形體稱其為駱駝豹,或豹駱駝。而其學名“吉拉夫”,據說本意是“跑得快”。它最高奔速每小時可達50公裏。
我之所以對長頸鹿感興趣,是因為我看到我國歷史上有不少關於它的記載,稱它為“友誼的使者”。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明朝初年。當時,主管泉州對外貿易的福建路市舶提舉趙汝適,綜其任職期間收集的各國風土與物産資料,在1225年撰成《諸蕃志》一書。書中有一節講述東非沿海的弼琶羅國,說那裏出産珍禽異獸,除大象、犀牛、斑馬、駱駝鶴(即鴕鳥)之外,還有一種更奇特的“山野之獸”,“獸名徂蠟,狀如駱駝,而大如牛。色黃。前腳高5尺,後低3尺,頭高嚮上,皮厚一寸”。他所說的弼琶羅,就是現今索馬裏的柏培拉。他所說的徂蠟,則是後來文獻中提到的“祖剌法”,指的是長頸鹿。趙汝適經常接觸的是阿拉伯商人。他的記載顯然來自他們的傳聞,譯音和描述都不夠準確。1405至1433年,明朝鄭和率領三萬舟師七下西洋。隨同出航的馬歡於1432年撰寫完成的《瀛涯勝覽》,在《阿丹國傳》一條中稱:“麒麟前足高九尺餘,後足六尺餘,項長頭昂至一丈六尺,傍耳生二短肉角,牛尾鹿身,食粟豆餅餌。”馬歡所說的“阿丹國”,就是現今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亞丁,而他所說的“麒麟”,音似索馬裏和肯尼亞方言中對長頸鹿的稱謂“吉裏”,描述得較為準確。另一位隨同鄭和出訪的費信,在1436年所撰《星槎勝覽》的阿拉伯半島條目中,兩次提到長頸鹿,稱其為“祖剌法”。顯然,這一名稱是從阿拉伯語中直接翻譯過來的,譯音比較準確。阿拉伯半島不出産長頸鹿,但同出産長頸鹿的東非早有幾百年的直接交通和貿易聯繫。阿拉伯人熟悉長頸鹿,並不時從那裏運來長頸鹿。
荷蘭漢學家戴聞達所著《中國人對非洲的發現》一書稱,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其船隊於1414年從一個名叫“榜葛剌”的國傢帶回的禮物中,有一頭長頸鹿。“榜葛剌”可能是現在的孟加拉國。那裏不出産長頸鹿。可是,那裏作為古印度的一部分,同東非和阿拉伯半島各國很早就有交通和貿易來往。事情很可能是這樣:1412年,榜葛剌新國王賽勿丁登基時,出産或擁有長頸鹿的國傢送來這種奇特的動物作賀禮。賽勿丁為嚮中國表示友好,就托鄭和的船隊將其中一頭奉贈明朝皇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第1節:令人動情的非洲(1) | 第2節:令人動情的非洲(2) | 第3節:非洲之巔遠眺(1) | 第4節:非洲之巔遠眺(2) | 第5節:東非裂𠔌行(1) | 第6節:東非裂𠔌行(2) | 第7節:美麗而神奇的大湖(1) | 第8節:美麗而神奇的大湖(2) | 第9節:皚皚赤道雪 | 第10節:月亮山傳奇(1) | 第11節:月亮山傳奇(2) | 第12節:山國山情(1) | 第13節:山國山情(2) | 第14節:腹地邊鎮 | 第15節:花都亞的斯亞貝巴(1) | 第16節:花都亞的斯亞貝巴(2) | 第17節:剛果河上兩都城(1) | 第18節:剛果河上兩都城(2) | 第19節:好望角風雲(1) | 第20節:好望角風雲(2) | 第21節:攀登桌山 | 第22節:南非雙城記 | 第23節:丁香血淚(1) | 第24節:丁香血淚(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