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记录 》 坐遊西藏雪域風光:雪域神靈 》
第42節:這裏曾經是特拉斯海
熊育群 Xiong Yoqun
這裏曾經是特拉斯海
距今八千萬年的白堊紀,這裏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塔裏木盆地是亞洲大陸的海岸。這個名叫特拉斯海的古地中海,與印度洋板塊上的喜馬拉雅相距兩千公裏至三千公裏之遙。也就是這個時期,印度洋的海底開始擴張,印度洋板塊以每年平均五點五釐米的速度嚮北漂移,推動古地中海洋殼沿雅魯藏布江--印度河一綫古海溝嚮亞洲大陸下俯衝。
到距今三千萬年的第三紀漸新世,印度洋板塊與亞洲板塊相撞。
在印度洋板塊嚮北漂移與亞歐板塊碰撞的過程中,北部受到剛性的塔裏木和柴達木地塊的阻擋,導致青藏地區地殼大規模縮短,印度洋板塊俯衝插入亞洲大陸之下。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造山運動開始了。
大海漸漸消失,陸地呈現。一個一個大湖和一片一片的森林相繼出現在這片新大陸。
大陸不斷上升着。西藏高原衹是在近三百萬年左右的時間內,從海拔一千米的高度達到了現在的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高度。
每個地質時期它隆升的速度並不均勻,在距今兩百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時期,它上升了一千米;在距今一百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時期又上升了一千米;但從晚更新世以來的僅十餘萬年,它卻上升了一千五百米以上,平均每年升高十毫米,其中,從距今一萬年前起,它上升的速度加快,平均每年上升七十毫米,一萬年就上升了七百米。現在,它仍處在快速上升的時期。
森林出現了,又消失了。接着是灌木出現、消失,然後是草原,如今草原植被也在嚮高寒荒漠草原和荒漠過渡。相連的湖泊在一個個退縮。外流湖泊成為了內流湖泊,並嚮????湖發展,有的趨於幹枯。沼澤退化。藏南日喀則河𠔌開始出現沙漠,阿裏獅泉河一帶已經沙漠化了。山峰一個個進入了冰雪世界。這就是著名的地球板塊漂移說。西藏高原,人們確實發現了海洋化石、煤礦。在傳說中,人們會告訴你,現在的荒漠草原過去曾經是茂密的森林。
根據西藏劇烈的地殼變化,甚至有人大膽地提出:人類的起源就在這片高原上--青藏高原強烈隆升造成了特殊的生態環境變化,迫使猿類改變生活習性,逐步嚮人類過渡。這又是一個假說。這一切都給這塊高原留下了重重謎團。
西藏高原是如此年輕,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比作一年的時間,西藏高原的隆起衹是除夕之夜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最後八分半鐘內完成的。
它之年輕,在我走遍西藏東南西北的旅行中,處處可見它極不穩定的山體,還未來得及風化的切斷、扭麯的岩層擦痕。那些山大都是鬆散的石塊堆砌而成,用不了多久,因為重力作用下的塌陷和風水侵蝕下的切分,它們又會是另外一種模樣。
喜馬拉雅山脈是地球上最高而又最年輕的山係。"喜馬拉雅"一詞來自梵文,"喜馬"意為雪,"拉雅"意為家乡,喜馬拉雅意即雪的故鄉。它全長二千四百公裏,寬約二百公裏至三百公裏,主脊山峰平均海拔六千二百米,其中海拔超過七千米的山峰就有五十多座。最高峰珠穆朗瑪雄踞地球之巔,萬山之首,海拔高達八千八百四十八點一三米。
岡底斯山和與之相呼應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西藏南、北部的分界綫,也是西藏外流河與內流河的分界綫。"岡底斯"藏語意為"衆水之源"或"衆山之根"。西藏最著名的神山崗仁波齊就在它的山係中,放射出神秘的雪光。
在喜馬拉雅與岡底斯這兩道著名的山脈之間的西端平原上,發育了土林。而它一百萬年前還衹是一個大湖。而今,從岡底斯山下來,進入這個遼闊的地帶,我們看到了一幅活生生的時間切片,截面深度是一百萬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
|
|
第1節:我要去西藏 | 第2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1) | 第3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2) | 第4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3) | 第5節:西部的傳奇 | 第6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1) | 第7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2) | 第8節:荒野中的日喀則 | 第9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1) | 第10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2) | 第11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3) | 第12節:讓人尷尬的生羊肉 | 第13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1) | 第14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2) | 第15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1) | 第16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2) | 第17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1) | 第18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2) | 第19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3) | 第20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4) | 第21節:阿裏 離太陽最近的土地 | 第22節:深入藏北無人區(1) | 第23節:深入藏北無人區(2) | 第24節:深入藏北無人區(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