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他說   》 42、進化論和基督教並不矛盾      熊逸 Xiong Yi

  《孟子》一書,有很多這種值得留心的邏輯問題。從古到今,邏輯問題無處不在,而且經常很有意思。不少問題看上去是事實的爭辯,其實呢,或許衹是一個邏輯問題。藉着談孟老師的邏輯,我們來看看身邊的一些邏輯問題。
  這一段,進化論和基督教又爭論得如火如荼。這個問題好像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了,最近又開始熱烈起來了。一些基督徒以為駁倒進化論才能捍衛神創論,其實不是這麽回事。
  我提出我的看法,嗯,我的看法乍一看很不着調,別急,聽我慢慢說。
  我的看法是:即便進化論已經無懈可擊了,也不會推翻神創論。
  也就是說,進化論和神創論很可能都是對的。
  (呵呵,黑格爾出現了,一"正"一"反"都爭了好多年了,這個""其實早已經應運而生了。)
  上帝造人,難道就非得是捏個泥團吹口仙氣來造人麽?難道就不能是設計了一套進化程序來讓物種自然進化從而最終出現了人類麽?《舊約·創世紀》的文字需要使用古人能夠明白的字眼,用個比喻什麽的不是很正常麽?我們說黨是人民的大救星,難道這就是說天上真有一顆叫做"大救星"的星星,而黨就是那顆星星下凡?
  呵呵,除了進化論,其他種種也大可以如此類推。比如考古,無論有可能出現多少與《聖經》記載相矛盾的考古證據,也無法反駁《聖經》。這裏面最根本的邏輯就是:信仰是先驗的,而科學是經驗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範疇。對於基督徒來講,當你成為教徒的時候,就等於已經接受了基督教的"公理",比如"上帝是萬能的"這類思想,而公理既是不需要證明的,也是無法被證明的,就像幾何公理一樣,有了這些公理,然後再論其他。
  那麽,在"上帝萬能"這個公理之下,任何事情都是有解釋的。我說個極端的例子:我們的世界也許衹是上帝他老人傢在昨天才創造出來的,但是,他佈置了我們所有人的記憶,佈置了種種證據,甚至包括等待我們將來去發掘的所謂考古證據,使我們相信我們已經生活了很久了,使我們相信地球有四十六億年的歷史--而實際上,宇宙衹有一天的歷史。
  看,這樣一個看上去荒謬絶倫的說法,在"上帝萬能"這個公理之下都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所以說,用經驗的實證來檢驗先驗的信仰,這從根子上就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呢,大傢爭來爭去在爭什麽?
  這個問題就是這樣:看似是個事實問題,其實是個邏輯問題,爭論的雙方根本就沒有一個共同的平臺。
  還有一個著名的問題,也有異麯同工之處。
  我現在說一句驚世駭俗的話:"地心說並沒有錯,地球確實是宇宙的中心!"
  我這話一出口,可能連教會都得朝我扔雞蛋。但我接着會說:"哥白尼也沒錯!"
  --我是在發神經嗎?難道這個結論很離奇嗎?
  一加一等於幾?
  張三說的等於二,李四說等於三。那麽,如果是二,那就不是三;如果是三,那就不是二。是這個道理吧?
  可地心說還真不是這個道理。
  我們好像是小學就學過吧,老師說:"北京是中國的中心,是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具體都是什麽中心,我也記不清了,反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這時候同桌的哥白尼舉手提問:"老師,我搞了一張中國地圖,我發現北京是在中國很東邊的位置上,不是中國的中心。"
  老師聞言大怒:"好小子,散布異端邪說,明天請傢長來!"
  --很明白吧,哥白尼沒錯,老師教的也沒錯,如果說這裏面有錯,那錯的就是老師"請傢長"的這種作風。
  邏輯問題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問題,單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也真應該好好看一看《孟子》,《孟子》一書中有不少很精彩的邏輯典範。邏輯問題有時很害人,比如,後代的儒傢知識分子經常用一種簡單二分法,看什麽事情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在論人的時候,不是君子就是小人,對君子要捧,對小人要鬥,看上去滿是回事,其實世界哪有那麽簡單。
  但是,這種非此即彼式的邏輯到現在都還很常見。舉個例子,前一段網上最熱鬧的關於抵製日貨的辯論,我看裏邊的這種二分法就特別多。比如,你如果說你不買日貨,有人就會斬釘截鐵地把你歸到"支持國貨"的圈子裏去,其實你可能也不支持國貨,而是喜歡買英國貨,買美國貨;如果你說你反日,有人就會斬釘截鐵認為你愛國,其實反日不見得就等於愛國呀,一個不愛國的人也是可以反日的。所以呢,當你提出你反對白,有人就會認為你是黑,然後就馬上會對黑展開大討論。那麽,這些人的腦子裏就缺少這樣一種邏輯考慮:你反對白,也並不意味着你就支持黑呀,你還可能支持黃,或者支持藍。我看着當今論壇之爭和歷史上種種君子小人之爭,實在覺得非常相似。
  我發現還有一種情況是邏輯問題和事實問題混在一起,糾纏不清。還說這個論壇討論抵製日貨的事。有一種主流論調是:抵製日貨是為了打擊日本經濟。反對派說:這樣做對中國經濟也沒好處,所以不該抵製日貨。又有一派說:你要抵製日貨,你就別上網,別什麽什麽,因為你上網的服務器用的什麽零件可能就是日貨,日貨無處不在,除非死了,根本避不開,所以不要抵製。
  現在看看,第一種聲音,嗯,這是有感情,沒理智。
  第二種聲音:有理智,沒感情。
  第三種聲音:沒感情,沒理智,邏輯混亂。
  為什麽這麽說呢,首先,抵製日貨根本就不是一個經濟問題。如果是自由交易,那麽,交易有利於雙方,貿易有利於雙邊,這是基本的經濟常識。所以,抵製日貨,很可能就是對人傢日本經濟也不好,對中國經濟也不好。所以第一種聲音說是想達到一種經濟結果,這就違背了經濟常識。第二種說法倒是合乎經濟常識,可是,問題在於,這本來就不是一個經濟範疇的討論,就好比,李四當年闖進了張三傢,把張三殺了,把張三的老婆強姦了,雖然後來被趕跑了,可李四和李四的兒孫們現在一提起這"當年勇"還興高采烈、眉飛色舞。一傢人見着張三的小孫孫,就開始說:"當年我(我爺爺)殺你爺爺,殺得這叫一個爽,強姦你奶奶,這叫一個爽!來,幹一杯,喝完酒咱們接着談買賣。"
  張三的小孫孫一聽,雖然心裏不大舒服,可仔細一想,人傢這也是話糙理不糙,所以呢,為了共同的經濟發展,生意還是得做。
  第三種聲音一句話就能說清,它的邏輯是:如果你做不成完人,那你就不要做人。
  邏輯聽上去是個很乏味、很遙遠的一個東西,其實呢,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古往今來很多事情,要把邏輯關係理順一些還是需要費些力氣的。《孟子》裏面經常會有一些很有趣的邏輯問題,往下還會慢慢現身出來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自序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3、河南人惹誰了?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8、聖水、清水和髒水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12、孟大俠天下無敵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15、自由主義在齊國16、詠春拳訣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18、胸有成竹說錯話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20、草民們的瞎激動
21、書生好談兵22、賣國、亡國全有理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