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使者长颈鹿
天刚蒙蒙亮,就听到窗外响起杂沓的脚步声。谁起得这样早呢?没容我猜测,一个巨大的阴影即映现在窗帘上。我心中有点惶惑,蹑手蹑脚走到窗前,轻轻将窗帘挑开一道缝。啊!我不由吃了一惊:一头长颈鹿!只见它站在离窗户四五米远的墙脚下,挺着长长的脖颈,把头直伸到我所宿二楼的窗前,好似在探求什么,寻觅什么。
这是1979年初我在乌干达的卡巴格雷卡瀑布国家公园旅社中的一次奇遇。我那是首次来到非洲野生动物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探访长颈鹿。而万没料到,我尚未见到它,它竟抢先来探访我。我心中一喜,唰地一声将窗帘全部拉开。我的举动看来有点鲁莽。长颈鹿显然受惊了。它先是一怔,双目圆睁,审视着我这个黄皮肤的陌生人。然后,调转头,奋起长蹄,就向一望无际的莽原上奔去。
我先前只是在北京动物园看到过长颈鹿。它总是昂着头,甩着尾,悠游漫步。若非这次亲见,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身长4米、身高5米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跑起来竟是那样轻捷迅疾,四蹄生风。古罗马人根据形体称其为骆驼豹,或豹骆驼。而其学名“吉拉夫”,据说本意是“跑得快”。它最高奔速每小时可达50公里。
我之所以对长颈鹿感兴趣,是因为我看到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它的记载,称它为“友谊的使者”。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明朝初年。当时,主管泉州对外贸易的福建路市舶提举赵汝适,综其任职期间收集的各国风土与物产资料,在1225年撰成《诸蕃志》一书。书中有一节讲述东非沿海的弼琶罗国,说那里出产珍禽异兽,除大象、犀牛、斑马、骆驼鹤(即鸵鸟)之外,还有一种更奇特的“山野之兽”,“兽名徂蜡,状如骆驼,而大如牛。色黄。前脚高5尺,后低3尺,头高向上,皮厚一寸”。他所说的弼琶罗,就是现今索马里的柏培拉。他所说的徂蜡,则是后来文献中提到的“祖剌法”,指的是长颈鹿。赵汝适经常接触的是阿拉伯商人。他的记载显然来自他们的传闻,译音和描述都不够准确。1405至1433年,明朝郑和率领三万舟师七下西洋。随同出航的马欢于1432年撰写完成的《瀛涯胜览》,在《阿丹国传》一条中称:“麒麟前足高九尺余,后足六尺余,项长头昂至一丈六尺,傍耳生二短肉角,牛尾鹿身,食粟豆饼饵。”马欢所说的“阿丹国”,就是现今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亚丁,而他所说的“麒麟”,音似索马里和肯尼亚方言中对长颈鹿的称谓“吉里”,描述得较为准确。另一位随同郑和出访的费信,在1436年所撰《星槎胜览》的阿拉伯半岛条目中,两次提到长颈鹿,称其为“祖剌法”。显然,这一名称是从阿拉伯语中直接翻译过来的,译音比较准确。阿拉伯半岛不出产长颈鹿,但同出产长颈鹿的东非早有几百年的直接交通和贸易联系。阿拉伯人熟悉长颈鹿,并不时从那里运来长颈鹿。
荷兰汉学家戴闻达所著《中国人对非洲的发现》一书称,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其船队于1414年从一个名叫“榜葛剌”的国家带回的礼物中,有一头长颈鹿。“榜葛剌”可能是现在的孟加拉国。那里不出产长颈鹿。可是,那里作为古印度的一部分,同东非和阿拉伯半岛各国很早就有交通和贸易来往。事情很可能是这样:1412年,榜葛剌新国王赛勿丁登基时,出产或拥有长颈鹿的国家送来这种奇特的动物作贺礼。赛勿丁为向中国表示友好,就托郑和的船队将其中一头奉赠明朝皇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