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金庸傳 》
第42節:第二十三章 挂印封刀 十年修訂不尋常(1)
冷夏 Leng Xia
辛磊 Xin Lei
第二十三章 挂印封刀 十年修訂不尋常
封筆之後,查良鏞把近20年來所寫的武俠小說逐字逐句地修改。經過10年的修訂,一套15種共36册《金庸武俠小說全集》終於出版完畢。
新派武俠小說一代宗師宣佈封筆,不再寫武俠小說,這對無數“金庸迷”來說,確實有些殘酷。但查良鏞一如他筆下許多功成名就的人物一樣,去意已决,絶不回頭。
查良鏞為何封筆不寫?
還在他封筆之前,他就透露他將不寫的可能:“我現在寫是為了娛樂。但是十幾部寫下來,娛樂性也差了。也許要停寫幾年,纔再繼續寫下去也說不定。現在娛樂自己的成分,是越來越少了,主要都是娛樂讀者。”
正式封筆後,當人們不斷追問為何不寫、會不會再寫時,查良鏞解釋道:“有兩種情況,一方面是自己感覺睏難,一方面是寫小說的欲望現在很淡了;寫小說本身是相當辛苦的事。”
“我第一部寫的是《書劍恩仇錄》,還算成功,就一直寫下去,寫到最後一部《鹿鼎記》,那是在1971、1972年間就寫完了,覺得沒多大興趣,就不寫了。”
“目前情況下,如果我的生活沒有太大改變,可能就不再寫了。一來我不希望自己寫過的風格、人物再重複;過去我寫了相當多,要突破比較難。再者武俠小說出自浪漫想像,年紀大了,心境自然也不同。”
查良鏞的解釋坦誠、平淡。幾乎人們能猜測的原因,他自己也都談到了——寫小說很辛苦;寫小說的欲望淡了;沒多大興趣了;不願意重複自己;年紀大了,心境不同……雖然查良鏞對封筆之事做過多番解釋,但人們仍然覺得這樣的理由不夠充分,覺得他“挂印封刀”可能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對查良鏞為何封筆,他的一些好朋友曾從多方面加以破譯。倪匡時常調侃查良鏞:“你怎麽也寫不出來了!”
查良鏞所持的理由是:“任何事物,皆有一個盡頭,理論上來說,甚至宇宙也有盡頭。小說創作也不能例外,到了盡頭,再想前進,實在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再寫出來,還是在盡頭邊緣徘徊,何如不寫?”經倪匡調侃數十次之後,查良鏞也喟然感嘆:“真的是寫不出來了。”
查良鏞的多年棋友、臺灣名人瀋君山,卻從佛學的角度詮釋他為何“挂印封刀”。“
金庸小說的意境,創造的人物的演變,可以用一首蔣捷的《虞美人》來描寫:‘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就如禪宗‘雲門三唱’有三個層次,一是涵蓋乾坤,二是截斷衆流,三是隨波逐浪。我覺得金庸先生的小說,‘書劍江山’時期陳傢洛瀟灑出衆才氣揮放是涵蓋乾坤。到了郭靖、楊過那一類型獨立獨行是截斷衆流;到韋小寶,武功什麽都不會,烏七八糟,偷搶摸都來,但他能從心所欲,他不會武功最後一刀卻把人殺掉,自己也搞不清喜歡哪個女朋友,但最後最漂亮的七個一把就抓過來了,所謂隨波逐浪,令人羨慕不已。韋小寶以後就很難寫了,到佛傢所謂無相的隨波逐浪,人已到至境,無可無不可了,那以後怎樣再寫呢?”
除卻這些順理成章的外在因素外,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使得查良鏞封筆不寫呢?答案似乎可從查良鏞的封筆之作《鹿鼎記》中尋找。《鹿》是查良鏞全部武俠作品中最為獨特的一部。由於它的獨特,以至於最初讀到這部作品的“金庸迷”們竟懷疑是否金庸親筆所作。
但《鹿》不僅是查良鏞的親筆,且又是他的巔峰之作。某種意義上,《鹿》已非單純的武俠小說,而是藉了武俠小說形式的社會小說。一直以來,以查良鏞的功力,卻僅僅被世人名以“武俠小說傢”,這在查良鏞無論如何都心有不甘,於是,《鹿》的問世其實隱含着查良鏞為自己“正名”的意思——即,查良鏞多多少少都在暗暗希望將來能將“武俠小說傢”的名頭去掉那“武俠”二字。
《鹿》被很多人認為是查良鏞最好的小說,又是查良鏞最為用心、投入的一部。《鹿》在人物、結構和思想深度等等方面都見出超群之處。有了這樣一部巔峰之作,以查良鏞的明智,應是以此封筆為最佳選擇。
此外,還要看到,作為武俠小說傢揚名於世,實非查良鏞的本意。查良鏞始終沒有泯滅的是他的政治抱負。於是,停了小說創作,以便有更多精力、時間投入社會,應是當年已近50歲的查良鏞考慮在內的。以後查良鏞在1980年於社會活動方面的活躍,恰恰也證明了這一點。
封筆之後,查良鏞緊接着又進行一項龐大的文字工程:全面修改近20年來創作的所有武俠小說,並且出版自己的武俠小說全集。
這項龐大的文字工程自1972年底開始。由於所有的武俠小說都是寫給報紙連載的,每天寫一段,一部小說往往要寫兩至三年,時間跨度長,脫稿時間倉促,故小說中難免會出現前後不連貫、銜接不好,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另外,有些文字、句子也難免有毛病,一些內容也不一定很準確。所以,查良鏞修訂作品,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幾乎是逐字逐句地修改,一些故事情節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連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改了。
經查良鏞這麽一改,小說的結構更嚴謹了,句子也幾乎無懈可擊了。但是有人卻對查良鏞的修改大為不滿,他們覺得在感情註入方面,修訂過的小說不如原來的小說,新版註重精雕細琢斧鑿痕跡太深,不像舊版那樣感情自然流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1) | | 第3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2) | 第4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3) | | 第5節:第二章 與書為伍 八歲開始讀武俠 | 第6節:第三章 文章惹禍 被聯合高中開除 | | 第7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1) | 第8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2) | | 第9節:第五章 進大公報 身無分文走香江 | 第10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1) | | 第11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2) | 第12節:第七章 新晚報裏 常與梁羽生對弈 | | 第13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1) | 第14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2) | | 第15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1) | 第16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2) | | 第17節:第十章 雪山驚天 射雕奠宗師地位 | 第18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1) | | 第19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2) | 第20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1) | | 第21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2) | 第22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1) | | 第23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2) | 第24節:第十四章 傾力報道 逃亡潮帶旺《明報》(1)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