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42节:自找倒霉      Wang Meng

  无电灯,熬夜用明拈儿烧煤油(人们管这样的灯叫做"秃小子")的灯照明,冒着黑烟,第二天所有的人五官黛黑,尤其是鼻孔,黑得出奇。我说,这样的灯冒出的烟中未充分氧化的炭分子太多,被众人笑道"王蒙的脑子里净是没氧化的炭分子……"无法再说下去,其实改善一下灯的状况不难,但是这里也有一种受虐狂,有一种对科学与科学主义的轻蔑:都右派了,要科学有屁用?你鼻子不薰黑,谁来薰呢?
  文艺活动倒还颇有成绩。我们中有一位少年宫的音乐老师,他指挥我们合唱,旧调新词,表达改造决心。"挑水来上山呀,我们的意志坚,不管风大天又寒……"歌词是新作,张永经(后任北京市广播局长)作词,音乐老师作曲。"一担石沟石头多,石头满地满山坡……"也是张作词,用的是《亚克西》的调子。"啧噶啧噶撒拉拉崩",用的是江苏民歌,什么词忘了,但调儿实在好听。通过这些活动我初步养成了唱歌看指挥手势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一唱歌,就要齐声高唱劫夫作的《社会主义好》,尤其要大声唱出"右派分子想反也反不了"句,一面唱一面互看莞尔,是为了表明立场的转变与彻底的服气吧,我想是这样。但从革命者方面看来,不知是何观感。
  这里的学习、小组会主题是认罪,这个逻辑颠扑不破,很绕人:只有承认自己反党,才证明有可能改成不反党。想改成不反党,必须确认自己反党。声称自己没有反党,就是与组织(说你反党)唱对台戏,证明至今仍在反党。表白不反党是反党的铁证。自责反了党,则更是确实反了党的供认不讳。但存有希望:未来尚可能不再反党。却毕竟是铁案如山,永无翻身之日。翻过来掉过去,难逃反党恶名。这也像那个著名的难题,你到了某地,说实话要烧死,说假话要淹死。这又像那个著名的某某条军规,神经正常的人不准退役,神经失常的人不可能申请退役。
  有一位团市委的原统战部副部长,大龄未婚,有洁癖,是从协和医院来的,可能受医科教育中了"毒"(其实他的本业不是医疗而是行政),死脑筋,怎么也不承认自己反党。他讲的各种鸡毛蒜皮的事例与ABC式的理论令大家觉得只有白痴才琢磨这些小儿科心思--话语。大家又气又笑又骂,批斗帮助,喊口号,挥老拳,苦口婆心。他一天服,两天翻案,最后斗他也斗不起来了,大家喊什么不投降就灭亡之类,他也随着喊,喊完了与大家一起笑,笑着笑着又急迫起来甚至哭起来,急火攻心起来。而且他认定:我与你们不一样,你们是反党的,你们都承认了,那是有材料的!我可没有这方面的罪恶,我这儿什么材料都没有。这么一说就更讨厌之至,他当然是害群之马,咬群之驴。悲剧变成了喜剧、闹剧了,喜剧闹轰大发了又终于变成了悲剧。一致认为小子浑蛋一个,自找倒霉,活该!
  他喜读医书,有一个习惯,对照医书找自己的症状,今天认为自己得了A症,数天后来了新的医学资料,他改认定自己属于B症,谁劝他不要自己找病,他就又与你研究起现代医学的成就与重要性来,保准把你吓得退避三舍。
  若干年后,他终于得了癌症,去世了。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
  作家丛维熙也在这里,他居然还找我谈创作问题,我觉得他不识时务了。我觉得他在找倒霉。我又觉得他实在迂诚。
  需要一写的是徐宝伦,他是地下的河北高中的我那个支部的首任书记,比我大两三岁。他是东北人,喜欢冬天支楞着"耳朵"戴三片瓦型帽子。后他调到市委研究室。很合适,他喜欢研究理论,他关心的多是共运的大问题,喜欢使用大概念大名词。解放前他就对我说过,全中国人民都应该认识刘枫同志。1955年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他的理论文字,关于订立爱国公约问题的,令我羡慕佩服之至。我听说他的爱情生活不顺利,有一次他和他的女友吵架,他竟然拉住人家的围巾,几近暴力。他性情急,我知道。
  在造林队遇到了他。他介绍说,他由于说过可以用"斯大林主义"一词以概括斯的纲领与实践而被划。眼光"远大",与众不同。
  在一担石沟,我看到他的搪瓷饭盆下面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首唐诗: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虽然我早就喜欢李商隐了,对这首七律《北青萝》并不熟悉,也不算激赏,我默颂了会儿,向老战友徐轻轻一笑,我的笑容带有劝他放宽心思的潜台词。他则向我苦笑了一下。
  我问:"你怎么样?"
  他做了一个手势,说:"过去的事,全冻结了。"他的"冻结"两个字拉着长声。我咕哝了一句"想开一点……"无法再谈下去。那次我还向他借了几块钱,可能是因为快要休假了,我身上的钱已不够在路上应用。
  半个月后,休假完毕,徐没有回来。问谁,都态度严肃,后来知道,就是这次休假,他在市委六楼图书馆自缢了。
  我很吃惊。他怎么会这样?除了政治的原因以外,我相信这也与他爱情上的遭遇有关。我不能不感谢我的爱情生活的幸福。此后许多运动,我坚信挺不过来的人往往是因了腹背受敌,在社会上在单位挨斗,回到家也得不到温暖。青年人向往革命,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革命是烈火熊熊,它燃烧着旧世界也可能烧到自身,不要以为轻易地可以成为无往而不胜的革命家,不要以为革命既已成功、你就永远优越。不能不查。
  我连忙找组织,说明我还欠着徐一点钱,后来徐父来料理丧事,我还了钱。但我心里的震惊与遗憾是无法消除干净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好孩子好学生第2节:做诗与失眠第3节:精神危机第4节:我要革命
第5节:我有没有童年第6节:老舍的话剧第7节:雨果与周曼华第8节:拥抱就会怀孕
第9节:思想赤化第10节:冬天里的春天第11节:中央团校第12节:个人英雄主义
第13节:秋天的发现第14节:充满阳光第15节:走向胜利第16节:终于离异
第17节:家庭主男第18节:初恋第19节:艺术生活第20节:战斗的时候
第21节:爱恋和永恒第22节:苦难与升华第23节:青年作家第24节:小说的命门穴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