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天皇巨星的心路历程:刘德华传 》
第42节:笑傲歌坛(4)
夏君 Xia Jun
方子 Fang Zi
到了70年代,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杰)出现了,唱了不少风趣幽默和情意绵绵的经典歌曲,推动了香港流行歌的发展。由此,许冠杰一鼓作气,接二连三地推出《卖身契》、《天才与白痴》等粤语歌,引起了香港人极大的兴趣。顾嘉辉、黎小田趁热打铁,借助电视剧这一媒介,使粤语歌曲深深打动了市民的心,同时也唱红了郑少秋、汪明荃、甄妮等人。到了80年代初,香港粤语歌曲无论在演唱还是在词、曲的创作上,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这期间,歌手队伍不断壮大:许冠杰、林子祥、罗文、关正杰、徐小凤等为代表的前辈歌星已属“老大”;谭咏麟、陈百强、张国荣、钟镇涛等跨入一线;雷安娜、梅艳芳、叶倩文等后辈前景看好。他们的崛起,新闻传媒功不可没。几大电子媒介安排了大量流行音乐节目,而且都有每周的流行榜。如“中文金曲龙虎榜”、“金榜十大”、“劲歌金曲”等;“中文歌曲擂台阵”则及时告知市民唱片的销量,以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同时,一年一度的乐坛颁奖礼使得收视、收听率越来越高,由无线电视台举办的、每年一届的“新秀歌唱大赛”(梅艳芳获首届冠军),更是吸引了市民的眼球。
在这样一种繁荣景象中,优秀歌曲层出不穷。如许冠杰的《纸船》、《是雨?是泪?》,陈百强的《今宵多珍重》、《涟漪》,谭咏麟的《雨丝•情愁》、《忘不了你》,张国荣的《风继续吹》,林子祥的《这一个夜》,《天籁——星河传说》,徐小凤的《无奈》、《星星河》,雷安娜的《旧梦不须记》,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叶倩文的《漫步人生路》,等等。
紧接着,年轻歌手全面“夺权”。谭咏麟凭《雾之恋》和《爱的根源》创下惊人销量,20场演唱会场场爆满,成为香港歌坛第一人;张国荣的《MONICA》一举成功,轻而易举地成为歌坛偶像派明星;梅艳芳的《赤色梅艳芳》与《飞跃舞台》相继走红;而除了阿LAM(林子祥)还在歌坛稳如泰山外,其他老将的势力似乎就在走下坡路了。
80年代中期,谭咏麟、张国荣两人在香港歌坛称王称霸,他们两人的唱片销量及所得奖项,令人望尘莫及。后来,张学友崭露头角,许多老歌手星运日沉,刘德华就是在这样的香港歌坛背景下走上演唱之路的。
1988年,刘德华获得了由台湾唱片界给他颁发的“金龙奖”。第一次在演唱上得奖,这让从“骂”声中唱起来的刘德华受宠若惊。回想当时的感受,他至今仍有感慨:“在出席颁奖礼的时候,心情还不大紧张,可是轮到颁发最杰出演员部分,心里便卜卜跳。这个奖,是大会颁发的最后一个奖,如果没有就肯定成败局的了。”
得到这个奖,让刘德华对自己在唱歌方面的前景有了信心。人们可能对他当时得的这个奖已经没有什么记忆(因为他后来得奖太多),但对刘德华来说却是记忆深刻。因为颁奖礼上还出现了一个令他惊喜的小插曲。
那天,为刘德华颁奖的是好莱坞影星波姬小丝。见当红国际影星为自己颁奖,刘德华心中本来就欣喜万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接奖后,波姬小丝在他的脸颊上热吻了一下,以示祝贺。这一吻,让刘德华兴奋得一阵眩晕。他没想到自己会获此殊荣,因为,她与在此前获奖的成龙,也就是握手祝贺嘛。
其实,在参加颁奖礼的头天晚上,刘德华因长期连续工作,以致透支健康造成休克。那么,颁奖礼上的晕眩,是否与此有关呢?1989年,张学友多路出击,不但出了第一张国语唱片,还凭《旺角卡门》中“乌蝇”一角,获得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角奖。这之后,他马不停蹄地接拍电影,并推出粤语唱片《太阳星辰》和《沉默的眼睛》,且均受欢迎。
刘德华也不错,他在这一年首次凭《旺角卡门》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唱片《情感的禁区》销量接近“白金”,另外,《知己良朋》、《痴心错付》等歌也都被听众接受,而一改以往风格,以摇滚旋律演唱的《我恨我痴心》亦打进流行榜。自此,华仔终于在歌坛站住了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节:成长之路(1) | 第2节:成长之路(2) | 第3节:成长之路(3) | 第4节:成长之路(4) | 第5节:成长之路(5) | 第6节:成长之路(6) | 第7节:纵横银海(1) | 第8节:纵横银海(2) | 第9节:纵横银海(3) | 第10节:纵横银海(4) | 第11节:纵横银海(5) | 第12节:纵横银海(6) | 第13节:纵横银海(7) | 第14节:纵横银海(8) | 第15节:纵横银海(9) | 第16节:纵横银海(10) | 第17节:纵横银海(11) | 第18节:纵横银海(12) | 第19节:纵横银海(13) | 第20节:纵横银海(14) | 第21节:纵横银海(15) | 第22节:纵横银海(16) | 第23节:纵横银海(17) | 第24节:纵横银海(18)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