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前漢演義   》 第四十一回 折雄狐片言杜禍 看人彘少主驚心      蔡東藩 Cai Dongfan

  卻說呂後因高祖駕崩,意欲盡誅諸將,竟將喪事擱起,獨召一心腹要人,入宮密商。這人姓名,就是闢陽侯審食其。食其與高祖同裏,本沒有甚麽才幹,不過面目文秀,口齒伶俐,夤緣迎合,是他特長。高祖起兵以後,因傢中無人照應,乃用為捨人,叫他代理傢務。食其得了這個美差,便在高祖傢中,廝混度日。高祖出外未歸,傢政統由呂後主持,呂後如何說,食其便如何行,唯唯諾諾,奉命維謹,引得呂後格外喜歡。於是日夕聚談,視若親人,漸漸的眉來眼去,漸漸的目逗心挑,太公已經年老,來管甚麽閑事,一子一女,又皆幼稚,怎曉得他秘密情腸?他兩人互相勾搭,居然入彀,瞞過那老翁幼兒,竟演了一出露水緣。這是高祖性情慷慨,所以把愛妻禁矕,贈送他人。一番偷試,便成習慣,好在高祖由東入西,去路越遠,音信越稀,兩人樂得相親相愛,雙宿雙飛。及高祖兵敗彭城,傢屬被擄,食其仍然隨着,不肯捨去,無非為了呂後一人,願同生死。好算有情。呂後與太公被拘三年,食其日夕不離,私幸項王未嘗虐待,沒有甚麽刑具,拘攣肢體,因此兩人仍得續歡,無甚痛苦。到了鴻溝議約,脫囚歸漢,兩人相從入關,高祖又與項王角逐江淮,毫不知他有私通情事。兩人情好越深,儼如一對患難夫妻,晝夜不捨。既而項氏破滅,高祖稱帝,所有從竜諸將,依次加封,呂後遂從中慫恿,乞封食其。高祖也道他保護傢屬,確有功勞,因封為闢陽侯。
  床第功勞,更增十倍。
  食其喜出望外,感念呂後,幾乎銘心刻骨,從此入侍深宮,較前出力。呂後老且益淫,衹避了高祖一雙眼睛,鎮日裏偷寒送暖,推食解衣。高祖又時常出徵,並有戚夫人為伴,不嫌寂寞,但教呂後不去纏擾,已是如願以償。呂後安居宮中,巴不得高祖不來,好與食其同夢。有幾個宮娥彩女,明知呂後暗通食其,也不敢漏泄春光,且更幫兩人做了引綫,好得些意外賞錢,所以高祖戴着緑巾,到死尚未知曉。惟呂後淫妒性成,見了高祖已死,便即起了殺心,一是欲保全太子,二是欲保全情人。他想遺臣殺盡,自然無人為難,可以任所欲為。當下召入食其,與他計議道:“主上已經歸天,本擬頒布遺詔,立嗣舉喪,但恐內外功臣,各懷異志,若知主上崩逝,未必肯屈事少主,我欲秘不發喪,佯稱主上病重,召集功臣,受遺輔政,一面埋伏甲士,把他悉數殺死,汝以為可好否?”食其聽着,倒也暗暗吃驚,轉思功臣誅夷,與自己亦有益處,因即信口贊成,惟尚恐機謀不慎,反緻受害,所以除贊成外,更勸呂後慎密行事。
  呂後也未免膽小,復召乃兄呂釋之等入商。釋之也與食其同意,故一時未敢發作。轉眼間已閱三日,朝臣俱啓猜疑,不過沒有的確消息。獨麯周侯酈商子寄,素與釋之子祿,鬥雞走馬,互相往來,祿私與談及宮中秘事,寄亟回傢報告乃父。乃父商愕然驚起,匆匆趨出,徑往闢陽侯宅中,見了審食其,屏人與語道:“足下禍在旦夕了!”食其本懷着鬼胎,驀聞此言,不由的嚇了一跳,慌忙問為何事?商低聲說道:“主上升遐,已有四日,宮中秘不發喪,且欲盡誅諸將。試問諸將果能盡誅麽?現在灌嬰領兵十萬,駐守滎陽,陳平又奉有詔令,往助灌嬰,樊噲死否,尚未可知,周勃代噲為將。北徇燕代,這都是佐命功臣,倘聞朝內諸將,有被誅消息,必然連兵西嚮,來攻關中。大臣內畔,諸將外入,皇后太子,不亡何待?足下素參宮議,何人不曉,當此危急存亡的時候,未嘗進諫,他人必疑足下同謀,將與足下拚命,足下傢族,還能保全麽?”怵心之語。食其囁嚅道:“我……我實未預聞此事!
  外間既有此謠傳,我當稟明皇后便了。”還想抵賴。
  商乃告別,食其忙入宮告知呂後。呂後一想,風聲已泄,計不得行,衹好作為罷論,惟囑食其轉告酈商,切勿喧傳。食其自然應命,往與酈商說知。商本意在安全內外,怎肯輕說出去,當令食其返報呂後,盡請放懷。呂後乃傳令發喪,聽大臣入宮哭靈。總計高祖告崩,已四日有餘了。棺殮以後,不到二旬,便即奉葬長安城北,號為長陵。群臣進說道:“先帝起自細微,撥亂反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德最高,應上尊號為高皇帝。”皇太子依議定謚,後世遂稱為高帝,亦稱高祖。又越二日,太子盈嗣踐帝位,年甫一十七歲,尊呂後為皇太後,賞功赦罪,布德行仁,後來廟謚曰惠,故沿稱惠帝。
  喜詔一頒,四方逖聽,燕王盧綰,聞樊噲率兵出擊,本不欲與漢兵對仗,自率宮人傢屬數千騎,避居長城下,擬俟高祖病愈,入朝謝罪。及惠帝嗣立的消息,傳達朔方,料知太子登基,呂後必專國政,何苦自來尋死,遂率衆投奔匈奴,匈奴使為東鬍盧王。事見後文。
  惟樊噲到了燕地,綰已避去,燕人原未嘗從反,不勞徵討,自然畏服。噲進駐薊南,正擬再出追綰,忽有一使人持節到來,叫他臨壇受詔。噲問壇在何處?使人答稱在數裏外。噲亦不知何因,衹好隨着使人,前去受命。行了數裏,已至壇前,望見陳平登壇宣敕,不得不跪下聽詔。纔聽得一小半,突有武士數名,從壇下突出,把噲撳住,反接兩手,綁縛起來。噲正要喧嚷,那陳平已讀完敕文,三腳兩步的走到壇下,將噲扶起,與他附耳說了數語,噲方纔無言。當由平指麾武士,把噲送入檻車。噲手下衹有數人,見噲被拿,便欲返身跑去,可巧周勃瞧着,出來喝住,命與偕行。於是勃與平相別,嚮北自去,平押噲同走,嚮西自歸。這也是陳平達權的妙計。可謂六出以外又是一出。勃馳至噲營,取出詔書,曉示將士,將士等素重周勃,又見他奉詔代將,倒也不敢違慢,相率聽令。勃得安然接任,並無他患。獨陳平押着樊噲,將要入關,纔接到高祖後詔,命他前往滎陽,幫助灌嬰,所有樊噲首級,但速着人送入都中。平與詔使本來相識,當即與他密談意見,詔使也佩服平謀,且知高祖病已垂危,不妨緩復,索性與平同宿驛中。逍遙了兩三日,果然高祖駕崩的音耗,傳將出來。平一得風聲,急忙出驛先行,使詔使代押樊噲,隨後繼進。詔使尚欲細問,那知平已加了一鞭,如風馳電掣一般,趕入關中去了。又要作怪。
  看官聽說!陳平不急誅噲,無非為了呂後姊妹。幸而預先料着,尚把噲命保留,但噲已被辱。噲妻呂嬃,或再從中進讒,仍然不美,不如趕緊入宮,相機防備為是。畢竟多智。計劃一定,刻不容緩,因此匆匆入都,直至宮中,嚮高祖靈前下跪,且拜且哭,淚下如雨。呂後一見陳平,急嚮帷中撲出,問明樊噲下落,平始收淚答說道:“臣奉詔往斬樊噲,因念噲有大功,不敢加刑,但將噲押解來京,聽候發落。”呂後聽了,方轉怒為喜道:“究竟君能顧大局,不亂從命,惟噲今在何處?”平又答道:“臣聞先帝駕崩,故急來奔喪,噲亦不日可到了。”呂後大悅,便令平出外休息。平復道:“現值宮中大喪,臣願留充宿衛。”呂後道:“君跋涉過勞,不應再來值宿,且去休息數天,入衛未遲。”平頓首固請道:“儲君新立,國是未定,臣受先帝厚恩,理宜為儲君效力,上答先帝,怎敢自憚勞苦呢!”呂後不便再卻,且聽他聲聲口口,顧念嗣君,心下愈覺感激,乃溫言奬勵道:“忠誠如君,世所罕有,現在嗣主年少,隨時需人指導,敢煩君為郎中令,傅相嗣主,使我釋憂,便是君不忘先帝了!”平即受職謝恩,起身告退。
  甫經趨出,那呂嬃已經進來,至呂後前哭訴噲冤。並言陳平實主謀殺噲,應該加罪。呂後怫然道:“汝亦太錯怪好人,他要殺噲,噲死久了,為何把他押解進來?”呂嬃道:“他聞先帝駕崩,所以變計,這正是他的狡猾,不可輕信。”呂後道:“此去到燕,路隔好幾千裏,往返須閱數旬,當時先帝尚存,曾命他立斬噲首,他若斬噲,亦不得責他專擅。奈何說他聞信變計呢?況汝我在都,尚不能設法解救,幸得他保全噲命,帶同入京,如此厚惠,正當感謝,想汝亦有天良,為什麽恩將仇報哩?”這一番話,駁得呂嬃啞口無言,衹好退去。未幾樊噲解到,由呂後下了赦令,將噲釋囚。噲入宮拜謝,呂後道:“汝的性命,究虧何人保護?”噲答稱是太後隆恩。呂後道:“此外尚有他人否?”噲記起陳平附耳密言,自然感念,便即答稱陳平。呂後笑道:“汝倒還有良心,不似汝妻癡狂哩!”都不出陳平所料。噲乃轉嚮陳平道謝。聰明人究占便宜,平非但無禍,反且從此邀寵了。
  惟呂太後既得專權,自思前時謀誅諸將,不獲告成,原是無可如何,若宮中內政,由我主持,平生所最切齒的,無過戚姬,此番卻在我手中,管教她活命不成。當下吩咐宮役,先將戚姬從嚴處置,援照髠鉗為奴的刑律,加她身上。可憐戚姬的萬縷青絲,盡被宮役拔去,還要她卸下宮裝,改服赭衣,驅入永巷內圈禁,勒令舂米,日有定限。戚姬衹知彈唱,未嫻井臼,一雙柔荑的玉手,怎能禁得起一個米杵?偏是太後苛令,甚是森嚴,欲要不遵,實無別法。何不自盡。沒奈何勉力掙紮,攜杵學舂,舂一回,哭一回,又編成一歌,且哭且唱道: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相伍!相離三千裏,誰當使告汝!
  歌中寓意,乃是紀念趙王如意,汝字就指趙王。不料被呂太後聞知,憤然大駡道:“賤奴尚想倚靠兒子麽?”說着,便使人速往趙國,召趙王如意入朝。一次往返,趙王不至,二次往返,趙王仍然不至。呂太後越加動怒,問明使人,全由趙相周昌一人阻往。昌曾對朝使道:“先帝囑臣服事趙王,現聞太後召王入朝,明明是不懷好意,臣故不敢送王入都。王亦近日有病,不能奉詔,衹好待諸他日罷!”呂太後聽了,暗思周昌作梗,本好將他拿問,衹因前時力爭廢立,不為無功,此番不得不略為顧全,乃想出一調虎離山的法兒,徵昌入都,昌不能不至。及進謁太後,太後怒叱道:“汝不知我怨戚氏麽?為何不使趙王前來?”昌直言作答道:“先帝以趙王托臣,臣在趙一日,應該保護一日,況趙王係嗣皇帝少弟,為先帝所鍾愛。臣前力保嗣皇帝,得蒙先帝信任,無非望臣再保趙王,免緻兄弟相戕,若太後懷有私怨,臣怎敢參預?臣唯知有先帝遺命罷了!”呂太後無言可駁,叫他退出,但不肯再令往趙。一面派使飛召趙王,趙王已失去周昌,無人作主,衹得應命到來。
  是時惠帝年雖未冠,卻是仁厚得很,與呂後性情不同。他見戚夫人受罪司舂,已覺太後所為,未免過甚。至趙王一到,料知太後不肯放鬆,不如親自出迎,與同居住,省得太後暗中加害。於是不待太後命令,便乘輦出迓趙王。可巧趙王已至,就攜他上車,一同入宮,進見太後。太後見了趙王,恨不得親手下刃,但有惠帝在側,未便驟然發作,勉強敷衍數語。惠帝知母不歡,即挈趙王至自己宮中。好在惠帝尚未立後,便教他安心住着,飲食臥起,俱由惠帝留心保護。好一個阿哥,可惜失之柔弱。趙王欲想一見生母,經惠帝婉言勸慰,慢慢設法相見。畢竟趙王年幼,遇事不能自主,且恐太後動怒,衹好含悲度日。太後時思害死趙王,惟不便與惠帝明言,惠帝也不便明諫太後,但隨時防護趙王。
  俗語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惠帝雖愛護少弟,格外註意,究竟百密也要一疏,保不定被他暗算。光陰易過,已是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着隆鼕,要去射獵,天氣尚早,趙王還臥着未醒,惠帝不忍喚起,且以為稍離半日,諒亦無妨,因即决然外出。待至射獵歸來,趙王已七竅流血,嗚呼畢命!惠帝抱定屍首,大哭一場,不得已吩咐左右,用王禮殮葬,謚為隱王。後來暗地調查,或云鴆死,或云扼死,欲要究明主使,想來總是太後娘娘,做兒子的不能罪及母親,衹好付諸一嘆!惟查得助母為虐的人物,是東門外一個官奴,乃密令官吏搜捕,把他處斬,纔算為弟泄恨,不過瞞着母後,秘密處治罷了。
  哪知餘哀未了,又起驚慌,忽有宮監奉太後命,來引惠帝,去看“人彘”。惠帝從未聞有“人彘”的名目,心中甚是稀罕,便即跟着太監,出宮往觀。宮監麯麯折折,導入永巷,趨入一間厠所中,開了厠門,指示惠帝道:“厠內就是‘人彘’哩。”惠帝嚮厠內一望,但見是一個人身,既無兩手,又無兩足,眼內又無眼珠,衹剩了兩個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還稍能活動,一張嘴開得甚大,卻不聞有甚麽聲音。看了一回,又驚又怕,不由的縮轉身軀,顧問宮監,究是何物?宮監不敢說明,直至惠帝回宮,硬要宮監直說,宮監方說出戚夫人三字。一語未了,幾乎把惠帝嚇得暈倒,勉強按定了神,要想問個底細。及宮監附耳與語,說是戚夫人手足被斷,眼珠挖出,熏聾兩耳,藥啞喉嚨,方令投入厠中,折磨至死。惠帝不待說完,又急問他“人彘”的名義,宮監道:“這是太後所命,宮奴卻也不解。”惠帝不禁失聲道:“好一位狠心的母後,竟令我先父愛妃,死得這般慘痛麽?”說也無益。說着,那眼中也不知不覺,垂下淚來。隨即走入寢室,躺臥床上,滿腔悲感,無處可伸,索性不飲不食,又哭又笑,釀成一種呆病。宮監見他神色有異,不便再留,竟回覆太後去了。
  惠帝一連數日,不願起床,太後聞知,自來探視,見惠帝似傻子一般,急召醫官診治。醫官報稱病患怔忡,投了好幾服安神解憂的藥劑,纔覺有些清爽,想起趙王母子,又是嗚咽不止。呂太後再遣宮監探問,惠帝嚮他發話道:“汝為我奏聞太後,此事非人類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可請太後自行主裁罷!”宮監返報太後,太後並不悔殺戚姬母子,但悔不該令惠帝往看“人彘”,旋即把銀牙一咬,决意照舊行去,不暇顧及惠帝了。小子有詩嘆道:
  婁豬未定寄豭來,人彘如何又惹災!
  可恨淫嫗太不道,居然為蜴復為虺。
  欲知呂太後後來行事,且看下回再敘。有史以來之女禍,在漢以前,莫如褒妲。褒妲第以妖媚聞,而慘毒尚不見於史。自呂雉出而淫悍之性,得未曾有,食其可私,韓彭可殺,甚且欲盡誅諸將,微酈商,則冤死者更不少矣。厥後復鴆死趙王,慘害戚夫人,雖未始非戚氏母子之自取,而忍心辣手,曠古未聞,甚矣,悍婦之毒逾蛇蝎也。惠帝仁有餘而智不足,既不能保全少弟,復不能幾諫母後,徒為是驚憂成疾,夭折天年,其情可憫,其咎難辭,敝笱之刺,寧能免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歷朝通俗演義 In the past dynasties earthliness fictionalized history
自序第一回 移花接木計獻美姬 用李代桃歡承淫後
第二回 誅假父納言迎母 稱皇帝立法愚民第三回 封泰岱下山避雨 過湘江中渡驚風
第四回 誤椎擊逃生遇異士 見圖讖遣將造長城第五回 信佞臣盡毀詩書 築阿房大興土木
第六回 阬深𠔌諸儒斃命 得原璧暴主驚心第七回 尋生路徐市墾荒 從逆謀李斯矯詔
第八回 葬始皇驪山成巨塚 戮宗室豻獄構奇冤第九回 充屯長中途施詭計 殺將尉大澤揭叛旗
第十回 違諫議陳勝稱王 善招撫武臣獨立第十一回 降真竜光韜泗水 斬大蛇夜走豐鄉
第十二回 戕縣令劉邦發跡 殺郡守項梁舉兵第十三回 說燕將廝卒救王 入趙宮叛臣弒主
第十四回 失兵機陳王斃命 免子禍嬰母垂言第十五回 從範增訪立楚王孫 信趙高冤殺李丞相
第十六回 駐定陶項梁敗死 屯安陽宋義喪生第十七回 破釜瀋舟奮身殺敵 損兵折將畏罪乞降
第十八回 智酈生獻謀取要邑 愚鬍亥遇弒斃齋宮第十九回 誅逆閹難延秦祚 坑降卒直入函關
第二十回 宴鴻門張樊保駕 焚秦宮關陝成墟第二十一回 燒棧道張良定謀 築郊壇韓信拜將
第二十二回 用秘計暗渡陳倉 受密囑陰弒義帝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陳平走謁 過洛陽董老獻謀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