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老子的帮助   》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2)      王蒙 Wang Meng

  绝无老庄传统的西方世界对于忍耐,则也有所提倡赞扬。应有的忍耐,也可以为普世所接受。
  因为世上的许多道路都不是笔直的。许多理所当然的好事,做起来也要付出时间,付出代价,经历艰辛,经历曲折。
  当然,我们尊重抗争者与牺牲者,例如张志新与遇罗克,我们也同时能够理解忍辱负重与委曲求全的人尤其是领导人的决定作用与实际成效。我们不能认定只有一种选择,只有一种模式。
  说到敝则新相当令人叹息,“文革”当中大吹新生事物,把乌托邦的东西、个人迷信的东西当做新生事物。同时视旧视古如敌。看来仅仅新不新、旧不旧,并不是价值判断的标准,新底下还有本质,是真正的新生事物还是腐朽封建的东西借尸还魂,那是需要鉴别的。
  同时新与旧并非截然对立。对于历史的珍重,历史主义,恰恰是比较新的观念、新的风尚;而浮躁求新,浮躁弃旧,恰恰是过了时的愚蠢。
  至于“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命题,太精彩了。这里有一个道的问题,即认识客观规律的问题,一个人的一切,不是争出来的,而是看他的实际与实绩,看他的品格、智慧与事业。当然还有机遇,还有外界的不确定因素。“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你争得再有效,也不如你的存在你的性能你的纪录更有说服力。一个锱铢必较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大气的、有信心有把握有格调有形象的人,而只能是一个私心太重、心胸狭隘、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式人物。赵姨娘的特点是夫唯必争,故什么也得不到;夫唯皆争,故什么也做不成;夫唯乱争,适成笑柄。
  我还有一个很个人的体会。你有时间去争吗?有那个时间,你又可以多读多少书,多思考多少问题,多写多少作品,多出多少活儿!哪样的效益大,哪样的努力划得来,哪样的时间支出更加经济?还用问吗?
  莫能与之争的说法颇有些幽默。争夺、计较是会引起恶性循环的。你争的结果是他争,他争的结果是她争。争,还能变成恶性破坏。我得不到了,反正也不能让你得到,最后争个两败俱伤,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而我偏偏不争,你的那些与我争的伎俩,不都是无的放矢、与风车作战了吗?你争什么,吾兄,好好好,全归你好不好?我要的只有格调,只有实绩,只有大道,只有生命的真价值、真意义、真快乐。
  你争的结果是一肚子气,是一脑门子官司,是一百个想不通、一千个委屈、一万个天怒人怨。
  我不争的结果是明朗的心态与可能的最好的果实。
  当然这里说的争是私利之争,不是为了真理为了人民而斗争。
  再说,人性中有一种为争而争的无聊冲动,连争蝇头小利都谈不上,而是意气之争,字眼之争,打锸(读三声,驴唇不对马嘴)之争,取笑之争,为了显示自己而强词夺理之争,恶评酷评之争,吃饱了撑的之争,穷极无聊、无事可做之争,怕别人忘了自己之争。夫妻间就难免这种争执,还有一种叫做姑嫂勃谿、婆婆与媳妇之争。文人间文坛上也多有这种争执,更有无聊小文痞以与比自己个头大的人争为出道捷径。你能奉陪吗?绝对不能。只能以不予置理对待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华夏出版社
前言:老子的帮助第一章 众妙之门(1)第一章 众妙之门(2)第二章 知美即恶(1)
第二章 知美即恶(2)第三章 虚心实腹第四章 和光同尘(1)第四章 和光同尘(2)
第五章 天地不仁(1)第五章 天地不仁(2)第五章 天地不仁(3)第五章 天地不仁(4)
第六章 谷神玄牝第七章 无私成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功遂身退(1)
第九章 功遂身退(2)第十章 如婴儿乎(1)第十章 如婴儿乎(2)第十章 如婴儿乎(3)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1)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2)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