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國學基本教材·論語捲 》
第42節:論人(2)
李鍌 Li Xian
這一整套華美與逸豫的生活,以及無限的權力,固然有助於理國行政,卻也容易造成君王腐敗,成為使野心分子瘋狂的罪惡之源。春秋、戰國時代,周天子的大權失落了,諸侯都不以身為一國君主為滿足,雄心大國且進一步想兼併群國,以致徵伐連連,戰無休止。說穿了,正是為了爭奪天子的大權而已。
孔子贊頌舜、禹"有天下而不與焉",無非是要人尋思君王的本質。舜、禹雖然是天下君主,但他們卻不貪圖權力與享受,把天下據為己有,衹知奉養一己。相反地,他們放棄安逸富饒的生活,自奉清儉而戮力從公,真切地履踐養民、育民的責任。表面上是擁有天下,實際上,他們心中不曾將天下看作自己的産業。"有天下",不是他們的最後目的,而是他們得以兼善濟衆的機會罷了。
面對這種公天下的為政風範,孔子當時的諸侯應感慚愧,而千百年以下,直到今日,為政者能捫心自問而無愧的,又有幾人呢?
(三)
子曰:"禹,吾無間①然矣!菲②飲食而致孝乎鬼神③;惡④衣服而致美乎黻冕⑤;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⑥。禹,吾無間然矣!"(《泰伯》第八·二一)
章旨
孔子贊美禹自奉儉樸而勤於公事。
註釋
① 間音jiàn,批評,挑毛病。
② 菲薄。
③ 惡音è,劣。
④ 緻孝乎鬼神虔誠孝敬鬼神,指祭品極其豐潔。
⑤ 黻冕典禮時的禮服禮冠。黻,音fú,所以蔽膝的祭服。冕,行朝儀、祭禮時所戴的禮冠。
⑥ 溝洫田間水道,有正疆界、備旱潦的功能。洫,音xù。
析論
此章旨在贊美大禹自奉儉約而戮力公事。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盡力於溝洫水利工程,確實是公共事務,但緻孝乎鬼神、緻美乎黻冕,是祭祀的行為,怎能說是公共事務呢?這疑問該從理解古代社會情況着手。
先民社會,思想樸素。他們認為自然界之外,存在着某種力量,可以主控人世間的幸福與災禍。而這力量來自無可聞見、無可觸摸的鬼神,鬼神之中則又以高居天上、主宰一切的天帝為最尊貴。另外,死去的祖先,則同樣有着福佑子孫的力量。他們身體雖已枯朽,精神卻仍係於人世,足以庇護孝敬他們的子孫後裔。因此,為了求得人世間的平和與幸福,先民自然産生畏天、敬祖的思想,以及祭祀天地、鬼神、祖靈的儀式。
職是之故,古代帝王祭祀上帝鬼神,乃屬治國的大事,《論語·堯曰》篇:"所重民、食、喪、祭",而《左傳》有這樣的言論:"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成公十三年),可為明證。那麽,祭典的虔誠與否,實關係着天下的禍福、人間的苦樂。大禹的衣食生活,清儉到幾近刻苦,卻在祭典、禮儀上表現得豐潔、華美,目的就在取悅、致敬鬼神,以期獲緻全體生民的福祉,其精神與盡力溝洫、疏導洪水都是一樣的。
(四)
微子去之①、箕子為之奴②、比幹諫而死③。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第一八·一)
章旨
孔子稱許商朝微子、箕子、比幹三人為仁者。
註釋
① 微子去之微子因商紂王無道,屢諫不聽而離開他。微子,名啓,是紂王的庶兄。之,指紂王,下同。
② 箕子為之奴箕子因商紂王無道,於是佯狂為奴。箕子,名胥餘,是紂王的叔父。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 第2節:論道德(1) | 第3節:論道德(2) | 第4節:論仁愛(1) | 第5節:論仁愛(2) | 第6節:論仁愛(3) | 第7節:論仁愛(4) | 第8節:論仁愛(5) | 第9節:論仁愛(6) | 第10節:論孝友(1) | 第11節:論孝友(2) | 第12節:論孝友(3) | 第13節:論孝友(4) | 第14節:論孝友(5) | 第15節:論修養(1) | 第16節:論修養(2) | 第17節:論修養(3) | 第18節:論修養(4) | 第19節:論修養(5) | 第20節:論修養(6) | 第21節:論修養(7) | 第22節:論修養(8) | 第23節:論修養(9) | 第24節:論修養(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