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下一站,中国 》
第42节:第四章.百年现代转型的最后一环(2)
陈季冰 Chen Jibing
这样一来,在大多数人看来,剩下那些热衷参与的业主,不是能力、经验和人望不够格,就是道德水准和公益责任心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士之所以如此"积极投入",则完全是出于争取一己之利。例如,某位业主经常对小区内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出批评,表面看起来相当有道理,是为了小区居民的整体利益,但有人指出,他自己拥有一家装潢装修公司,十分希望在自己当选业委会委员之后让自己的这家公司全面承包小区内的所有公共设施建设工程;还有一位已经退休的业主对这次的选举异常起劲,以前他经常鼓动一些左邻右舍对小区的各方面的事务发牢骚、提意见,从来就没有对小区的发展做过任何建设性的事情。后经人了解,这位老业主在购买和装修自己的房产时曾经与小区的开发商和开发商下属的物业管理公司发生过尖锐的矛盾,他热衷"参选"的目的没有别的,仅仅是"泄私愤",并赶走目前这家物业公司……
2005年春节之前,居住在这个小区内的七八个媒体人士聚在一起,自由地发表了各自对业委会选举及今后小区管理的看法,一个非常偶然的原因使我也有机会参与了这次讨论。令我这个"局外人"十分吃惊的是,这次"邻居+同行"的交流得出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像这样超大规模的住宅居住区的公共事务不适合实行业主自治管理,而应由政府直接参与管理。最合理的架构是:首先,基于小区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现在负责行政协调的居委会应该升格为街道办事处,从而起到强化政府职能的作用;第二,在该街道办事处牵头和协调之下,组建小区业主委员会,业委会成员由业主代表构成,但应当接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监督。也许正因为我是个"局外人"的关系,我非常不认同上述看法,于是就和几位"传媒界业主"发生了下面这段争论:
陈:国家不久前正式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对商品住宅物业管理的权利、责任有了明确的界定。你们现在希望政府直接介入小区物业管理,法理依据在哪里?
业主A: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多数业主能够在这方面取得共识,呼吁政府进来参与管理,国家总能够找得到办法避开你所说的《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法规的。
陈:你们呼吁政府介入,实际上是默认了两个前提。第一,政府在这件事情上是完全公正无私的;第二,政府比你们自己更有能力管好这件事情。对这两点你们都那么肯定?
业主B:说起第一点,唉!街道里向小区租用了六七个停车位,都用了一年多了,到现在停车费一分钱都没付过。当初租给街道是因为小区私家车不多,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后来业主私家车越来越多,都快停满了。我们业主自己停车现在倒是要收费的。
陈:你们刚才还担心某些动机不纯的业主在业委会谋得一席之地后会以权谋私,损害业主的共同利益。那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和预计,对于已经发生的现实情况,你们非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担心,反倒认为应该更进一步……
业主C:对于你刚才说到的第二点,我倒不觉得政府比我们自己更有能力管好小区,但政府比我们单个的业主更有权威。现在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是,任何一个业主都很难说服其他业主按照他的设想去管理小区物业,如果政府参与了,这些磨破嘴皮子的工夫都可以省去了。
陈:磨破嘴皮子的工夫正是业主各自情况、利益和观念的表达,如果不让大家充分表达出来,你们觉得以后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可能让大多数业主理解和满意吗?
业主D:归根结底你还是不了解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啊!要是按照你说得那样让每个人都来七嘴八舌地说一通,恐怕花整整一年时间都来不及听完所有的业主的发言。更何况还有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
陈: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大家都来到小区广场上随意表达,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先设计一套业主表达意见和业委会选举的"章程"和程序,在这些基本原则之下有条不紊地听取居民意见和开展选举。据我所知,你们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硬件条件,你们小区不是有内部网站吗?为什么不利用好这个载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1) | 第2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2) | | 第3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3) | 第4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4) | | 第5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5) | 第6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6) | | 第7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7) | 第8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8) | | 第9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9) | 第10节:楔子."中华复兴"与"大国精神"(10) | | 第11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1) | 第12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2) | | 第13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3) | 第14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4) | | 第15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5) | 第16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6) | | 第17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7) | 第18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8) | | 第19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9) | 第20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10) | | 第21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11) | 第22节:第一章.现代化的精神历程(12) | | 第23节:第二章.改革需要再出发(1) | 第24节:第二章.改革需要再出发(2)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