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古尊宿語錄   》 捲四十一      賾藏 Ze Cang

  ○雲峰(文)悅禪師初住翠岩語錄△室中舉古師一日謂侍者曰:“汝問訊了一邊立地。是什麽道理。”答雲:“不會。”師雲:“過這邊立。”侍者便過。師雲:“無端無端。
  舉僧問雪峰:“如何是佛。”峰雲:“寐語作什麽?”師雲:“古人與麽道。喚作應病與藥。放過即不可。若不放過。你這裏下得什麽語。”僧擬議。師以拂子驀口打。
  舉法燈禪師初開堂日。示衆雲:“山僧本欲跧棲岩竇隨衆過時。又緣清涼老人有不了底公案。今日出來為他分析。”時有僧問:“如何是不了底公案?”燈便打雲:“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僧雲:“過在什麽處?”燈雲:“過在我殃及你。”師雲:“這漢一期與奪。也似光前絶後。及乎拶着。又卻竜頭蛇尾。如今莫有為清涼作主底麽?
  ”舉教中道:“法身流轉於五道。是故衆生現時。法身不現。”乃竪起拂子云:“這個是拂子。那個是法身?”又云:“這個是法身。那個是拂子。會麽?法身吞卻拂子。拂子吞卻法身。於此若不會。十月仲陽春。”
  舉黃檗一日問百丈雲:“從上相承底事。和尚如何指示於人?”百丈據坐。檗雲:“後代兒孫將何傳受?”百丈雲:“我將謂你是個人。”便歸方丈。師雲:“憐兒不覺醜。然雖如是。盡法無民。”
  舉玄沙和尚一日見長生。乃作一圓相。生雲:“一切人出此不得。”沙雲:“情知你嚮鬼窟裏作活計。”生雲:“某甲衹恁麽。和尚作麽生?”沙雲:“一切人出此不得。”生雲:“某甲適來與麽道。為什麽不得。和尚便道得。”沙雲:“我道得。你道不得。”師雲:“道得道不得。總在玄沙圈噓裏。如今還有出得底麽?”
  舉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趙州雲:“你吃粥了也未?”僧雲:“吃粥了也。”州雲:“洗鉢盂去。”其僧大悟。後雲門拈雲:“且道有指示無指示。若道有指示。嚮伊道什麽?若道無指示。其僧因什麽悟去?”師雲:“雲門不識好惡。恁麽說話。大似為蛇畫足。與黃門[C093]須。翠岩則不然。這僧與麽悟去。入地獄如箭射。”
  舉雪峰示衆雲:“盡乾坤大地。撮來如一粒粟米大。拋嚮面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師雲:“雖然匹上不足。翠岩更與葛藤。”拈拄杖雲:“還見雪峰麽?”
  舉黃檗在南泉會裏為首座。一日捧鉢盂嚮南泉位上坐。南泉入堂。見乃問:“長老什麽年中行道?”檗雲:“威音王已前。”泉雲:“猶是王老師兒孫在。下去。”檗便過第二位坐。泉便休。師雲:“從來叢林極有商量。或有道。須知黃檗有陷虎之機。又道。須知南泉有殺虎之威。若據與麽說話。誠實苦哉。殊不知。這般老賊有年無德。一個吃飯坐處。也不依本分。若在翠岩門下。說什麽威音王已前。王老師更大直須吃棒了趁出。”
  舉雲門大師示衆雲:“佛法也大有。衹是舌頭短。”師雲:“雲門大師與麽道。也是秦州來。”僧雲:“和尚作麽生?”師便打。
  舉祖師道:“泡幻同無礙。雲何不了悟。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師驀拈拄杖雲:“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衲僧鼻孔。總在這裏。”又打香臺一下云:“南贍部洲北鬱單越。”
  舉汾州和尚示衆雲:“識得拄杖子。行腳事畢。”師拈起拄杖雲:“這個豈不是拄杖子。阿那個是你行腳事?”復雲:“榔標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
  舉古者道:“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且道是什麽物?”又云:“水長船高。”
  舉古者道:“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師雲:“停囚長智。養病喪軀。”驀拈拄杖雲:“什麽處去也?”
  舉古者道:“禪非意想。道絶功勳。汝等諸人作麽生參?”
  舉祖師道:“如來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還信得及麽?若信得及。止宿草庵且居門外。若信不及。長連床上有粥有飯。”
  舉肇法師道:“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古人與麽道。也大殺費力。爭如諸上座寒即圍爐嚮火。熱即竹林溪畔坐。然雖如是。我且問你。畢竟事作麽生?”
  舉祖師道:“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你道。這漢還自救得也未。”又道:“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舉古者道:“剃發着袈裟。宜應行聖道。自餘閑雜事。俱為生死因。”師雲:“你等諸人。橫檐拄杖撥草瞻風。繞天下行腳。且道還曾踏着田地也無?”僧無對。師雲:“虛生浪死漢。”
  舉瑞岩空寂禪師。尋常方丈內自召主人公。自云:“喏。”又云:“惺惺着。”師雲:“鬼窟裏作活計。”卻問傍僧雲:“你還識瑞岩老漢麽?”僧無對。師雲:“蒼天蒼天。”
  舉教中雲:“有智若聞則能信解。無智疑悔則為永失。”師雲:“釋迦老子壓良為賤。你還甘麽?若甘去。行腳眼在什麽處?若不甘。轉身一句作麽生道?”
  舉智門和尚道:“何物苦求而不得。何物不求而自來。何物鐵椎打不破。何物晝合而夜開。若人會得山僧意。琉璃殿上長青苔。”師雲:“會麽?穿破你髑髏。拶破你鼻孔。”
  師一日僧侍立次。師忽召雲:“某甲。”僧應諾。師雲:“過去諸佛也與麽,未來諸佛也與麽。”僧雲:“和尚又作麽生?”師便打。復雲:“來來。”僧近前。師雲:“我早是無端入屎坑裏。是你屎臭氣也不知。”
  舉盤山和尚道:“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師雲:“這老漢。生來莽鹵。學處顢頇。似地擎山。如石含玉。什麽處得這消息來。”
  舉教中道:“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祖師亦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師雲:“會麽?直饒你嚮這裏參見祖師了。更買草鞋行腳。三千裏外。也被翠岩換卻眼睛了也。還有不甘底麽?”
  舉睦州見僧來雲:“見成公案放你三十棒。”師雲:“作賊人心虛。”
  舉古者道:“虛堂菀寂夏修持。閉戶疏人怪亦知。儂傢自有同風事。千裏無來卻肯伊。”師雲:“說什麽千裏無來。直得萬裏無來。鼻孔也在翠岩手裏。”僧雲:“和尚衹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師呵呵大笑雲:“道什麽?”僧擬議。師以拄杖趁出。
  舉盤山道:“心若無事萬法不生。”師雲:“會麽?”僧雲:“不會。”師雲:“賴遇你不會。山僧拾得口吃飯。”
  舉睦州示衆雲:“放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師雲:“負入不負出。”
  舉古人道:“山河石壁不礙眼光。”師雲:“作麽生是眼?”又拈起拄杖打禪床一下云:“須彌山百雜碎即不問,你且道娑竭羅竜王年多少?”
  舉捨利弗問須菩提:“夢中說般若波羅蜜。與覺時是同是別?”師遂喝雲:“當時若下這一喝。免見落三落四。”須菩提雲:“此義幽深吾不能說。此會有彌勒大士。當往問之。”師雲:“果然。”捨利弗遂回首問彌勒。彌勒雲:“誰名彌勒?誰是彌勒者?”師雲:“什麽處去也?”
  舉五泄初參石頭。纔到門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石頭據坐。五泄拂袖便行。石頭遂召:“庠黎庠黎。”五泄回首。石頭雲:“從生至死。衹是這個。回頭轉腦作什麽?”五泄因而有省。師雲:“石頭老坐不定把不住。似這般擔板漢教去便休。又喚回頭來。卻被他塗糊一上道。我嚮這裏有個悟處。驢年未夢見在。”
  舉古德雲:“擬將心意學玄宗。狀似西行卻嚮東。徒經纍劫終難會。會得還歸六道中。”僧雲:“某甲不會。”師雲:“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舉木平參洛浦問:“一漚未發時如何?”浦雲:“移舟諳水脈。舉棹別波瀾。”木平不契。後參盤竜。亦如前問,竜雲:“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木平於是大省。師雲:“這漢當初於洛浦言下悟去。猶較些子。卻嚮盤竜死水裏淹殺。”後來有人問:“如何是木平?”答雲:“不勞斤斧。”師雲:“果然衹在這裏。諸禪德。大凡發足超方。也須甄別邪正識辨真偽。帶些眼筋始得。然雖如是。賊過後張弓。”
  舉趙州問南泉:“知有底人嚮什麽處去?”泉雲:“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去。”州雲:“謝和尚指示。”泉雲:“昨夜三更月到窗。”師雲:“若不是南泉。洎乎打破蔡州。”
  舉法眼示衆雲:“識得凳子。周匝有餘。”雲門雲:“識得凳子。天地懸殊。”師雲:“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舉僧問葉縣省和尚:“諸餘即不問,如何是當今施設?”省雲:“有你這驢漢問。”僧雲:“恁麽則打鼓弄琵琶去也。”省雲:“捺稗放庇聲。”師雲:“然則倚勢欺人。爭柰事不孤起。葉縣失卻一隻眼。還有點檢得出麽?若也點檢得出。翠岩分坐與你。若檢點不出。橫按莫耶全正令。太平寰宇斬癡頑。”
  舉祖師雲:“衆雲吾有一物。非青黃赤白男女等相。汝等諸人還識麽?”師雲:“當時忽有個漢出來。為衆竭力。不惜身命。便與掀倒禪床。喝散大衆。子孫也未到斷絶。卻有沙彌出來道:‘某甲識。’祖雲:‘你既識,喚作什麽?’雲:‘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祖便打雲:‘吾喚作一物尚不中。你更喚做本源佛性。此子已後設有把茅葢頭。衹成得個知解宗徒。’”師便喝雲:“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如今還有不甘底麽?”
  舉僧問汾州:“如何是接初機句。州雲:“你是行腳僧。”“如何是驗衲僧句?”州雲:“西方日出卯。”“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州雲:“千裏馳來呈舊面。”“如何是定乾坤底句?”州雲:“北俱盧洲長粳米飯。食者無貪亦無瞋。”州雲:“將此四轉語。驗天下衲僧?”師雲:“將此四轉語。被天下衲僧勘破。”
  舉保壽開堂。三聖為請主。纔升座。聖推出一僧。保壽便打。聖雲:“似恁麽為人。瞎卻鎮州一城人眼去在。”壽擲下拄杖便歸方丈。師雲:“臨濟一宗掃地而盡。因什麽到這裏?”驀拈起拄杖雲:“什麽處去也?”
  舉興化一日與同光帝坐次。帝雲:“朕收下中原獲得一寶。衹是無人酬價。”興化雲:“略藉陛下寶看。”帝以兩手舒開啜頭腳。化雲:“君王之寶誰敢酬價?”師雲:“會麽?”真不掩偽。麯不藏直。有眼者辨取。”
  舉睦州問僧:“什麽處來?”僧雲:“那邊衷。”州雲:“老僧屈。”僧雲:“和尚即得。”州雲:“擔枷過狀。”植脊便打。師雲:“睦州何用繁詞。那邊衷植脊便打。”
  舉先地藏問修山主:“甚處來?”主雲:“南方來。”藏雲:“南方近日佛法如何?”主雲:“商量浩浩地。”藏雲:“爭如我這裏插田博飯吃。”師雲:“會麽?插田博飯吃。言中誰辨的。午後打齋鐘。金剛曾失色。”
  舉睦州示衆雲:“裂開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時有僧問:“如何是裂開?”州雲:“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即心即佛。我且恁麽道。你又作麽生?”僧雲:“某甲不恁麽道。”州雲:“盞子落地。楪子成七片。”師雲:“會麽?相駡饒你接嘴。相唾饒你潑水。”
  舉雪竇示衆雲:“要知真實相為。但以上無攀仰下絶已躬。自然常光現前。個個壁立千仞。”師雲:“雪竇與麽為人。入地獄如箭。”
  舉五通仙人問佛:“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仙人。仙人應喏。佛雲:“那一通你問我?”師雲:“大小瞿曇。被這外道勘破了也。有傍不肯的出來。我要問你。如何是那一通?”
  舉古人道:“牽牛嚮水東。不免官中徭役。牽牛嚮水西。不免官中徭役。不如隨分納些子。”師雲:“說什麽納些子。盡乾坤大地色空明暗情與無情。總在翠岩這裏。放行則隨緣有地。把住則逃竄無門。且道放行好把住好?”
  舉僧參南院。纔入方丈以手指雲:“敗也。”院乃拈起拄杖度與僧。僧纔接。院便打。師雲:“這僧雖然頂上有光。爭柰腳下似漆。直饒十字縱橫。朝打三千暮打八百。”
  舉古人道:“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師雲:“手擎日月背負須彌即不問你。新羅國裏一句作麽生道。”
  舉古人道:“鬧市裏識取天子。百草頭上薦取老僧。”雲門道:“蝦蟆入你鼻孔裏。毒蛇穿你眼睛中。且嚮葛藤處會取?”師雲:“雲門大師恁麽道。大似和泥脫墼。若無後語。疑殺天下人。翠岩今日因行不妨掉臂。”乃竪起拂子云:“還見雲門麽?”
  舉世尊一日於涅槃會上。人天普集。以手摩胸告大衆雲:“汝等善當觀我紫磨黃金身。瞻仰令足。莫令後悔。若言吾滅。非吾弟子。若言吾不滅。亦非吾弟子。”於時百千萬衆一時悟道。師雲:“然則膏肓之門。不足以發藥。翠岩且作死馬醫。你等諸人皮下還有血麽?”
  舉南泉一日問黃檗:“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檗雲:“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始得。”泉雲:“莫是長老見處。”雲:“不敢。”泉雲:“漿水錢且緻。草鞋錢教什麽人還?”檗便休。師雲:“若不同床臥。焉知被裏穿。”
  舉古者道:“露裸裸赤灑灑。四維無遮障。上下沒可把。”師雲:“朝遊羅浮暮歸檀特即不問你。腳跟下一句作麽生道?”
  舉龐居士問馬祖:“不昧本來人。請師高着眼。”祖直上覷。士雲:“一等無弦琴。唯師彈得妙。”祖直下覷。士禮拜。祖便歸方丈。士隨後雲:“今日弄巧成拙。”師雲:“且道賓傢弄巧成拙。主傢弄巧成拙。還有人揀得出麽?若揀得出。三十棒一榛也較不得。若揀不出。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舉教中雲:“有諍則生死。無諍則涅槃。”師雲:“直得風行草偃響順聲和。不求諸聖不重已靈。無纖芥可留。猶是爭諍法。且作麽生是無諍底法?”
  舉古者道:“三世諸佛不知有。”師雲:“如蟲蝕木。”“狸奴白牯卻知有。”師雲:“雪上加霜。”
  舉德山問竜潭:“久嚮竜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竜又不現。”潭雲:“子親到竜潭。”山便休。師雲:“你識竜潭老麽?”僧擬議。師以拂子驀口打。
  僧入室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師便喝。僧茫然。師卻問:“趙州道什麽?”僧擬議。師以拂子驀口打。
  舉僧問智門祚和尚:“如何是佛。”門雲:“踏破草鞋赤腳走。”“如何是佛嚮上事?”門雲:“拄杖頭上挑日月。”師乃問僧:“會麽?”僧雲:“不會。”師乃以頸示之:“鞋穿赤腳走。衲僧休大口。日月杖頭挑。面南看北斗。”僧便禮拜出。師雲:“來來。”僧乃回頭,師雲:“莫教撞着露柱。”
  舉溈山綁和尚方丈頌雲:“溈山方丈。峭峻難上。若人踏着。氣如樊將。”師雲:“作傢宗師天然有在。”僧雲:“和尚作麽生?”師有頌示之:“翠岩方丈。曾無遮障。衲子入來。便見和尚。”僧便禮拜起。師雲:“還見翠岩這個老漢麽?”僧擬議。師以拂子驀口棗。
  舉僧問香林:“如何是衲衣下事。”林雲:“臘月火燒山。”師乃問僧:“會麽?”僧雲:“不會。”師雲:“你為什麽謾老僧?”其僧良久雲:“某甲也有個會處。”師雲:“香林亦須吃棒。
  小參,舉先百丈因歲暮示衆雲:“你一隊後生。經律論固是不知也。入衆參禪禪又不會。臘月三十日。且作麽生折合去?”師雲:“灼然諸禪德。去聖時遙。人心淡薄。看卻今之叢林。更是不得也。所在之處。或聚徒三百五百浩浩地。衹以飯食豐濃寮捨穩便。為旺化也。中間孜孜為道者無一人。設有十個五個。走上走下。半青半黃。會即總道我會。各各自謂。握靈蛇之寶。孰肯知非。洎乎挨拶鞭逼將來。直是萬中無一。苦哉苦哉。所謂般若叢林歲歲凋。無明荒草年年長。就中今時後生。纔入衆來。便自端然拱手。受他別人供養。到處菜不擇一莖。柴不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幹懷。雖則一朝快意。爭柰三塗纍身。豈不見教中道。寧以熱鐵纏身。不受信心人衣。寧以洋銅灌口。不受信心人食。上座若是去。直饒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供養上座。也未為分外。若也未是。至於滴水寸絲。便須披毛戴角牽梨拽杷。償他始得。不見祖師道。入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此是决定底事。終不虛也。諸上座。光陰可惜。時不待人。莫待一朝眼光落地。塘田無一簣之功。鐵圍陷百刑之痛。莫言不道。珍重。”
  △偈頌原居〔二首〕。
  挂錫西原上。玄徒苦問津。千峰消積雪。萬木自回春。𠔌暖泉聲遠。林幽鳥語新。翻思遺衹履。深笑洛陽人。
  挂錫西原上。誰同振此風。捲簾千嶂日。坐石一枝艘。雪嶺書無說。衡陽信不通。回觀清景外。雲鳥自憧憧。
  三印。
  一印印泥。賢愚共知。裂轉鼻孔。頂上金槌。一印印水。徒張唇嘴。未涉流沙。洪濤競起。一印印空。明月清風。爍迦羅眼。齋後之鐘。
  春日閑居〔四首〕。
  林下春時節。融融萬物新。睠茲和煦力。孰不謂通津。
  林下春時節。幽居境倍清。曉雲分嶽色。流水帶鶯聲。
  林下春時節。遲遲日漸暄。不知歌有道。泉石自相便。
  林下春時節。誰同狎此心。野花開不盡。岩檜冷森森。
  布袋和尚〔五首〕。
  散誕不拘儀軌。終日拖泥帶水。茫茫竟未知歸。教伊從誰雪恥。
  睏來抱囊無語。傍觀盡生疑慮。未免開獻諸人。是甚閑傢破具。
  貧道本無遮護。舉目知君罔措。可憐二月三月。是處蜂狂蝶舞。
  莫訝衣裳破碎。入廛且無忌諱。橫身要道等人。那個便知圈噓。
  日暮愛遊貧裏。豈是圖他小利。分明報你諸人。臘水冰霜滿地。
  和泥合水〔五首〕。
  餘有一道。千聖不到。北走南奔。相頭買帽。是何之道。雲橫碧羞。
  餘有一辨。風生嶽面。舉目千差。知君不薦。是何之辨。僧堂佛殿。
  餘有一說。善知時節。若人會得。眼裏添榍。是何之說。春寒秋熱。
  餘有一劍。寒光若練。虎嘯風生。飛霞走電。是何之劍。灰頭土面。
  餘有一機。聖凡共知。拈卻鼻孔。舉起須彌。是何之機。淵明皺眉。
  示學者〔三首〕。
  赫日光中誰不了。底事堂堂入荒草。擔吲負笈苦勞心。從門入者非傢寶。
  演宗乘,提祖教。千年枯骨何堪咬。南北東西歸去來。拈得鼻孔失卻口。
  經不看,禪不會。終日擁爐長瞌睡。五湖禪子競頭來。眨上眉毛三門外。
  翠岩不會禪。仰面看青天。打破大唐國。笑殺老南泉。
  因雪示衆〔二首〕。
  雪,雪,片片交飛無暫歇。萬裏江山一樣平。要津把斷底時節。
  文殊印普賢訣。杲日當空還漏泄。無言童子念摩訶。僮梵鉢提長吐舌。
  宗本義。
  宗本纔彰義已賒。徒將心識話周遮。漁人夜唱歸煙島。樵父春行踏落花。
  六相義。
  成壞總別同異。帝網交參六義。拈起大地山河。透出過現未世。文殊夢裏揚眉。普賢空中彈指。三十年後自看。且恁和泥合水。
  頌古十二首。
  灌水不滿卮。運雪不填井。籲哉碧眼人。迢迢涉糙嶺。絶粒既無功。負舂寧有省。一花五葉開。猿嘯諸峰頂。
  入門何必辨來機。潦倒禪和不自知。柏樹庭前剛指註。翻令平地下針錐。
  抱拙少林已九年。趙州忽長庭前柏。可憐無限守株人。寥寥坐對千峰色。
  平常心是道。舉步入荒草。翻嗟王老師。到底不能曉。
  玉兔金烏任飛走。桃花見後謂無疑。壯志由來本是伊。若問玄沙言未徹。
  現前贓物自傢知。趙州有語吃茶去。明眼衲僧皆賺舉。不賺舉,未相許。堪笑禾山解打鼓。
  杖林山下竹筋鞭。頭尾拈來總一般。莫怪玄沙不出嶺。他傢元是釣魚船。
  言中辨的老禪和。驀直臺山路不蹉。勘破卻回人莫問,嶽陽船子洞庭波。
  踏着秤槌硬似鐵。闍矄禪和猶未瞥。三鼕嶺上火雲生。六月長天降大雪。
  杜禪和杜禪和。一個鬍餅無柰何。禮拜任君頭着地。海東船子過新羅。
  洞山有語麻三斤。衲子擎拳要問津。因憶舊年看草字。張顛顛後更無人。
  休問藏身北斗。撩他露柱煩惱。孛跳撞入燈籠。穿卻湖南長老。
  因僧舉泐潭頌乃有頌示之。
  北斗藏身事不孤。韶陽猶是喪殘軀。而今澤國垂綸者。猶把腥膻誑懵夫。
  留僧。
  侍餘函丈二三秋。日損由來道未酬。何事解衣輕取別。鉢囊猶挂樹梢頭。
  數珠。
  落落循環在手。茫茫未知出跳。雖然本自圓成。爭柰其中一竅。放行怛薩舒光。把住毗沙匿耀。有時捉嚮手中。貴與衲僧取笑。
  南峰師子山。狀奪西河類。雄雄鎮北峰。爪牙終不露。狐兔自潛晨。
  雲門上庵。
  草堂危構若耶西。九夏幽居景物奇。簾捲亂烽初雨後。白雲流水自相隨。
  送化士〔二首〕化門舒捲豈同時。出塞還須斬萬機。道泰卻旋林下日。捲簾閑看嶽雲歸。
  送文禪者。
  禪人別我訪南宗。吳楚山川去幾重。莫謂臨岐無可贈。萬年鬆在祀融峰。
  送寧首座。
  一語通諸密。開權涉化門。當機如有路。北斗坐南坤。
  送就維那。
  振錫歸韶石。重來款竹扉。無言宣祖意。溢目太陽輝。
  送華禪者。
  一字不出頭。十字不挑腳。可惜少林人。端坐無斟酌。孰雲錯金錫。高擎返故鄉。清風浩浩生寥廓
  送聰山主。
  故國曾不住。他鄉無暫留。肩橫一枝錫。何處問晨由。
  寄慈濟大師。
  凜凜冰風臨晚景。環盧獨坐雙峰頂。茫茫六合曾未知。月寫千江萬江影。
  寄福嚴禪師〔二首〕。
  跡遁寒岩雲鳥絶。陰崖流水花微發。昨夜天風掃石床。寥寥坐對三生月。
  一葉落兮天下秋。古今人事謾悠悠。皇恩三讓名還大。千載真風詠未休。
  寄雲葢鵬禪師。
  情忘應許道相交。肯謂川途有所遙。月皎五峰湘水白。雲蒸石瘌露偏饒。
  寄南華慈濟禪師。
  曹溪何幸示來書。忽憶當年在大愚。堪笑堪悲無限事。甜瓜生得苦葫蘆。
  握草為金未足奇。韶陽風骨與誰知。年來老大渾無用。應對盧公獨斂眉。
  寄木山長老。
  刊石休誇自點頭。武陵法道欲誰酬。年來應是慵開眼。獨坐竜門見九州。
  寄竜王進長老。
  南北山居道不殊。不殊猶未得通途。竜峰地暖花應秀。石稟雲寒萬仞孤。
  與李君行者。
  辭傢日久慕參禪。不憚崎嶇甚可憐。報汝速須歸故裏。闌鼕耕取昔年田。
  暮鼕旅懷。
  雪壓怪鬆枝欲折。衰病畏寒長擁爐。添薪坐久眼忽瞑。偃臥不知山月晡。
  瞻木平道人。
  嶽頂雲披清風貌古。一漚未形萬機起縷。道極緻淳行敦亡矩。稽首木平不勞斤斧。
  禪人寫餘真固命餘贊。
  頂高頰拳。祖佛之怨。唇尖鼻缺。禪庭之孽。天下人憎。這個老傑。
  十五十六天輪地軸。日面月面神號鬼哭。少室從風竹馬年。而今莫問鬍傢麯〔咄〕。
  自貽一首。
  壞衲曾披蒙雪頂。繞軒鬆竹冷相侵。虛堂夜永坐將半。花落岩前知幾深。
  山居四首。
  片片殘紅隨遠水。依依煙樹帶斜陽。橫艘石上誰相問,猿嘯一聲天外長。
  靜聽涼飈繞洞溪。漸看秋色入衝微。漁人撥破湘江月。樵父踏開鬆子歸。
  壟麥重重覆紫煙。太平時節見豐年。野雲忽散孤峰出。列派橫飛落澗泉。
  凍把岩根雪尚稠。暮雲閑鎖遠峰頭。地爐骨擊高燒起。石弦烹茶時一甌。
  答雲峰正大師〔二首〕溢目江山雪正深。旅庭寒色尚沉沉。尤忻象外有良契。時以嘉言慰此心。
  竹齋欹枕病方回。春餤梅花忽寄來。珍重此恩何以報。矽艘時上石樓臺。
  寄道友。
  散盡浮雲落盡花。到頭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處清風不舊傢。
  對菊。
  澹然金菊映秋光。底事無人泛玉觴。翻憶陶潛舊池上。肯教和草過重陽。
  退居寄承天偶作〔五首〕道薄常慚繼祖猷。退居岩𠔌任春秋。齋時自有盂羹飯。六合清風卒未休。
  道薄常慚繼祖天。瞬眸金色已虛傳。而今猶舉僧伽服。端坐雞峰誑後賢。
  道薄常慚繼祖燈。老來林下笑盧能。抱腰持石長三尺。不愧黃梅會裏僧。
  道薄常慚繼祖心。九年何事絶知音。到頭無賴空回首。皮髓紛蝗直至今。
  道薄常慚繼祖門。隨傢豐儉且安貧。掌間日月須彌走。把住南星對北辰。
  十二時歌。
  雞鳴醜。耪兆之前還亂走。夢裏論量幾萬般。天明無是虛開口。
  平旦寅。山河大地掌中擎。金剛焰裏空彈指。碧眼鬍僧來未能。
  日出卯。擴赫威光無剩少。茫茫宇宙未知歸。競嚮途中鬥機巧。
  食時辰。南北東西誰是親。鉢裏不逢香積飯。深慚枉作出傢人。
  禺中已。信手拈來無不是。迷卻南街走北街。草鞋踏破因誰置。
  日南午。翻出囊中無一縷。銅頭鐵額知未知。草偃風行立千古。
  日燴未。休話真如論實義。官傢不許夜行人。誰教醉酒街頭睡。
  晡時申。遊子前來問要津。鉢孟打破渾閑事。茶????少了卻生嗔。
  日入酉。朝參暮請何曾有。不如靜坐念金剛。從他笑破衲僧口。
  黃昏戍。一點寒燈照幽室。鐘鼓喧轟鬧一場。摩訶般若波羅蜜。
  人定亥。啐啄之機遭哂怪。自從胡亂知幾年。不曾少人一文債。
  夜半子。開眼尿床到如此。老鬍猶自涉崎嶇。石塔空留鎮熊耳。
  師嘉綁七年七月將示寂上堂有頌。
  住世六十五年。為僧五十七夏。玄從休問指歸。鼻孔大頭嚮下。
  ○題雲峰悅禪師語錄悅禪師語者。青山白雲。開遮自在。碧潭明月。撈方知。鐵石崩崖。霜弓劈箭。不受然燈記別。自提三印正宗。假令古佛出頭。也下一椎定當。前則激惠南老子。出泐潭死水。而印慈明。後則勸祖心禪師。撥大愚寒灰。而見黃檗。看儂兩着。須天下棋客受。先破此一塵。與四海□宗點眼。有懷疑者是不肯山𠔌老人。擬欲全提且救取無為居士。黃庭堅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重刻古尊宿語錄序捲一捲二捲三捲四捲五捲六捲七
捲八捲九捲十捲十一捲十二捲十三捲十四捲十五
捲十六捲十七捲十八捲十九捲二十捲二十一捲二十二捲二十三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