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新解——思與行   》 述而篇第七(6)      何新 He Xin

  [原文]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①。
  [譯文]
  (7.32)孔子與人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一定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註釋]
  ①反,復也。重複。《史記·孔子世傢》:“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後和之。”
  [原文]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①。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②。”
  [譯文]
  (7.33)孔子說:“就文化來說,我與別人差不多。至於做身體力行的君子,則我沒有遇到過對手。”
  [註釋]
  ①《論語詳解》:“‘文’字斷句。”朱熹讀莫為無,不確。莫,古音“夫”(古無輕唇音,莫夫音通。參錢大昕《潛研堂集》)。猶,如也。
  ②得,當也,對手。舊註此多謬。
  [原文]
  子曰:“若聖與仁①,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②,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③。”
  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譯文]
  (7.34)孔子說:“若說聖明與仁善,那我怎麽敢當!要說不懈努力,同時不斷地以之教誨別人,那是可以這麽講的。”
  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弟子所學不到的啊。”
  [註釋]
  ①《群經平議》:“聖與仁,猶言智與仁也。”
  ②抑,如果。又抑通言,說也。
  ③雲,言也。爾已,而已。《孟子·公孫醜上》載子貢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原文]
  子疾病①,子路請禱②。
  子曰:“有諸?”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③:‘禱爾於上下神祇④。’”
  子曰:“丘之禱久矣。”
  [譯文]
  (7.35)孔子病重,子路請求作祈禱。
  孔子說:“需要這麽做嗎?”
  子路回答說:“必要。禱詞是:‘為你嚮天地之神祈禱。’”
  孔子說:“那麽我的祈禱已經很久了啊。”
  [註釋]
  ①疾病:外傷曰疾(災、咎)、痬(殃),內傷曰病。連言,是重病。
  ②《集註》:“禱,謂禱於鬼神。”“事神求福消災。”禱、祝二字通。《墨子·天志》:“以禱祠(詞)祈福於天。”
  ③誄音耒,即,祈禱詞。《說文》:“,禱詞也。”
  ④祇音祁,地神。天神曰神,地靈曰祇。《太平御覽》引《莊子》:“孔子病,子貢出卜。孔子曰:‘吾坐席不敢先,居處若齊,飲食若祭,吾卜之久矣。’”
  [原文]
  子曰:“奢則不孫①,儉則固②。與其不孫也,寧固。”
  [譯文]
  (7.36)孔子說:“奢侈就難以為繼,衹有儉約才能長久。與其短暫,寧可持久。”
  [註釋]
  ①皇侃本孫作“遜”。遜,續也。
  ②固,古文與久通。即長久也。此義千古失解。
  [原文]
  子曰:“君子坦蕩蕩①,小人長戚戚②。”
  [譯文]
  (7.37)孔子說:“君子心胸平坦寬敞,小人永遠惴惴不安。”
  [註釋]
  ①蕩蕩,即今語堂堂,寬闊壯大也。鄭玄:“坦蕩蕩,寬廣貌。”
  ②鄭玄:“長戚戚,多憂懼貌。”戚,哀也,懼也。《論語後案》:“戚戚即《詩》之‘蹙蹙’,為畏縮之貌。”
  [原文]
  子溫而厲①,威而不猛,恭而安。
  [譯文]
  (7.38)孔子之貌溫和而嚴肅,威嚴而不兇猛,恭敬而安詳。
  [註釋]
  ①《集註》:“厲,嚴肅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學而篇第一(1)學而篇第一(2)
學而篇第一(3)學而篇第一(4)為政篇第二(1)為政篇第二(2)為政篇第二(3)為政篇第二(4)
為政篇第二(5)八佾篇第三(1)八佾篇第三(2)八佾篇第三(3)八佾篇第三(4)八佾篇第三(5)
八佾篇第三(6)八佾篇第三(7)裏仁篇第四(1)裏仁篇第四(2)裏仁篇第四(3)裏仁篇第四(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