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艺术人生   》 第42节:绝对幕后之《红楼梦再聚首》(1)      王峥 Wang Zheng    朱军 Zhu Jun

  绝对幕后
  《红楼梦再聚首》节目是《艺术人生》创办以来嘉宾人数最多、时间最长、动用工作人员最多、通讯设备最多的一次录像。它是《艺术人生》一次艰巨的挑战,也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选题
  2002年早些时候,我在提交给制片人王峥的一份《未来节目发展的建议》中就提出了扩大节目样式的建议,“可以用特别节目的样式重聚《渴望》、《红楼梦》等剧组成员”。节目发展到第三年时,我们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这时就将《红楼梦》列入了计划日程。为此我们的导演马宁还作了一些采访,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没录成。
  2003年的年底,随着央视8套、12套的《红楼梦》热播,以及第一名、第二名的高收视率,《红楼梦》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更加关注“新闻热点”的我们敏锐地觉察到,这一选题时机已成熟。
  策划
  初期策划会的内容主要是“补课”。我们邀请了中国红学研究所的所长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导演、编剧来给我们讲课,从中了解了许多幕后的故事。为了进一步了解《红楼梦》的内涵,组里买了大量的DVD、音乐、书籍等,主创人员们利用业余时间重读、重新研究这部名著。一般节目的前后期基本上就半个月的时间,而这期节目光前期我们就用了20多天。
  在接下来的策划中,我们和作家毕淑敏、著名电视策划徐小帆、鹿郡、张绍刚、史航等人展开了讨论。毕淑敏提出的“要对剧组成员纵向、横向对比”、鹿郡提出的“红楼梦人生之TOP”、张绍刚的“挂历的礼物”、苗棣和马东的“仪式感”等一些好想法都对这期节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次的聚会十分难得,我们联系到了北京市大观园管理委员会。恰巧他们也在筹划第二年的《红楼梦》剧组成员重游活动。在王扶林导演的帮助下,我们共同策划了此次录制后的《红楼梦再聚首》之剧组成员观众见面会、重游大观园、红楼宴三个系列活动。一时间,《艺术人生》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寻人
  本期节目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人”的问题,上哪儿去找这么多人呢?我的助理编导李婧琛和观众导演宋飞可愁坏了。因为线索不多,我们只能逐个地追问查找。从最初的八九个人到后来的近100人(最后到场参加录制的有70人左右),是我们都没有预料到的。
  找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动用了媒体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寻找“宝钗”了。因为我们实在没有这位神秘人物的任何线索,就在我即将按动鼠标发出寻人启事的那一刻,突然一个灵感涌上心头,为什么不把“《艺术人生》紧急寻人”改成“紧急寻找薛宝钗”呢?一字之差,结果却大不相同,网络寻人一登出立刻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寻人启事发出的第二天,制片人王峥在录像现场竟然接到了“宝钗”的电话。原来她的朋友看见了新浪上的消息,转告了她,然后她又通过别的渠道找到了王峥。
  为了寻找当年出国的几位演员,我们几经周折多方打听,曾经工作的地方、父母亲朋的姓名、工作单位等,凡是能想到的我们都采取了行动。所以在节目中大家就看到了贾元春、秦可卿、晴雯等的自拍DV。
  道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节:序第2节:解读《艺术人生》(1)第3节:解读《艺术人生》(2)
第4节:解读《艺术人生》(3)第5节:解读《艺术人生》(4)第6节:解读《艺术人生》(5)
第7节:朱军访谈录(1)第8节:朱军访谈录(2)第9节:朱军访谈录(3)
第10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1)第11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2)第12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3)
第13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4)第14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5)第15节:激情现场之赵本山(6)
第16节:绝对幕后之赵本山第17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1)第18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2)
第19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3)第20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4)第21节:激情现场之陈凯歌(5)
第22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1)第23节:绝对幕后之陈凯歌(2)第24节:激情现场之陈坤(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