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Funeral home dog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Li Ling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于言”,“讷”音nè,是言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敏于行”,正好相反,敏是敏捷,手脚勤快,反应迅速。孔子慎言,唯恐说了做不到,所以这样强调。他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13.27)。
  孔门当中,有资格入德行门,受老师夸奖的道德先生,尽是不爱说话的人,如闵损、冉雍。(说话要迟钝,行动要敏捷)
  以上三章,是讲“言”、“行”的关系。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此章是说,有德者并不孤立,总有想法一样的人,站在你一边。不一定吧?(好人不怕孤立)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君和友,是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社会,不能当自己家。如果用对家里人的态度处理,非把这些关系搞坏。现代社会,尤其不能如此。
  子游讲的道理很对,跟领导套近乎,走动太多,领导烦,自讨没趣;就是朋友,天天往一块儿凑,也招人讨厌,日久天长,反而疏远。我们中国,人口密度大,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少,小人堆,是非窝,凑一块儿就掐,何苦!大家还是保持距离,少接触好。
  人和人的关系不能太密切,来往不能太频繁。这条我喜欢。
  我们对自由的理解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特点是不管别人的存在,别人的感受怎么样。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是“一人一个笼子”,自由就是给人和人的关系划定界限,划定范围,彼此要有距离感。他们的道德,未必都好,但对我们,正好是解毒剂。
  人是最凶猛的动物。老乡说,马见马亲,人见人咬。我的看法是,可来往来往,不可来往就躲着点,抬头不见,低头也不见,世界就安生了。(别有事没事往一块儿凑)
  这两章是讲,人不要怕孤立,怕寂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李零简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为什么我要读《论语》(1)为什么我要读《论语》(2)孔子获罪的原因(1)
孔子获罪的原因(2)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1)孔子的逻辑是服从领导(2)孔子喜欢木讷之人
在守信守时上中国不如西方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人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两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样做调查研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礼之用,和为贵(1)礼之用,和为贵(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吗?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国是幻想(2)怎么消灭无耻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