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窺視全球反美圖景:美國的敵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42節:古巴--危險時刻的邪惡敵人(1)
李濤 Li Tao
第四章 古巴--危險時刻的邪惡敵人
在美國看來,一切不利於美國的都是錯誤的,都是應該受到製裁的。我是好人,反抗我的就是壞人的理念已經在美國人心中根深蒂固。這也是美國判斷敵友的指導原則,無論是誰,反抗,就是敵人,對敵人衹能用壓製的手法,就要像"秋風掃落葉般殘酷"。
針對古巴所采取的對策就是美國對待敵人最典型的例子。
一 古巴導彈危機:世界末日前的恐慌 1962年秋鼕之交,美蘇兩國在歐洲勢力爭奪戰之後,在加勒比海地區又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核對抗--古巴導彈危機。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最嚴重的一次政治、軍事危機,就是這場危機,讓世界是如此近地站在核戰爭的邊緣。
古巴導彈危機發生時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危急的時刻。1962年10月27日,蘇聯潛艇遭到了美國驅逐艦的攻擊,阿基波夫接到了嚮美軍艦艇發射核魚雷的命令,但是他沒有執行。如果這個"放"字從他嘴裏說出,將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並導致核戰爭的爆發。
古巴導彈危機發生的幾十年後,美國、蘇聯和古巴曾經參與决策的官員和研究這一問題的學者在一起舉行了研討會,披露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材料,參會者中有人還認為這次危機是由於錯誤信息、錯誤判斷和錯誤考慮等原因導致的誤入歧途事件。事實上,這次危機就是美蘇兩國在各個領域進行你死我活對抗的縮影。古巴不過是一個漂亮的藉口,一個嚮美國核優勢挑戰、彌補導彈差距的機會。
美蘇進入冷戰後,美國的軍事力量處於絶對優勢。1957年,蘇聯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發射成功,引起了美國各界的極大關註,美國輿論聲稱這個消息像一場由狂風吹動的森林大火引發了美國的信心危機。赫魯曉夫更是虛張聲勢,說世界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蘇聯已經將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甩到了後面。美國人害怕了,蘇聯遠程導彈領先於美國的事實,讓美國人感到自己的國傢安全受到了威脅,美國已經處於歷史上最危險的關頭。
讓美國感到威脅的不僅僅衹有蘇聯,美國自己的後院--古巴也是眼中釘。自從1961年美國派遣雇傭軍在豬灣登陸,干涉古巴革命,結果被打得如落花流水,使得新上任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大丟臉面之後,美古自此成為冤傢。聰明的古巴領袖卡斯特羅,巧妙地利用美蘇兩國爭奪勢力範圍的時機謀求本國的自身發展。須知,古巴已經作為美國身邊的一個叛逆者受到威脅,蘇聯如果聽任美國肆意妄為侵略古巴,那社會主義老大哥的顔面何存? 赫魯曉夫認為蘇聯有義務盡一切力量保護古巴,把古巴樹立為臨近美國的拉美國傢中的社會主義的榜樣。同時,幫助古巴也關係着蘇聯在拉美地區的影響,有利於在美蘇爭霸中獲得有利地位。
采取什麽樣具體而有效的措施來遏製美國對古巴的干涉呢?答案就是導彈。因為衹有導彈能使美國的侵略力量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對古巴進攻,就會使自己的城市遭到核導彈的攻擊。在赫魯曉夫看來,如果蘇聯能成功地在古巴安置導彈,並在安置好之後纔被美國發現,那麽這就成為一種威懾手段,美國在用軍事手段摧毀這些設施之前就得好好考慮一下結果。
將導彈部署在古巴,就可以大大提高第一次打擊的能力。這些導彈的射程可以覆蓋整個北美大陸,並可以繞過美國的導彈警報係統,出其不意地發起攻擊。把導彈部署在古巴,有助於扭轉美蘇兩國導彈數量和攻擊時間上的不平衡,抵消美國的戰略優勢。
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提到,"我們也不過是小小地回敬他們一下,現在就是讓美國人知道自己的國土和人民遭受威脅是什麽味道的時候了。"美國人用軍事基地包圍蘇聯,用核武器威脅蘇聯,而當蘇聯也以同樣的方法對付美國時,美國馬上就應了赫魯曉夫的話,知道那是一種怎麽樣的滋味。在赫魯曉夫看來,一旦將導彈部署在古巴取得成功,美國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定時炸彈,而這顆定時炸彈對解决今後蘇聯遇到的政治和軍事問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很有可能改變整個冷戰的局面。
既然决定用在古巴安置導彈的方法來轄製美國,與之配合的相關行動也陸續展開。赫魯曉夫指示有關部門進行宣傳,強調提供給古巴的武器均屬"防禦性"的,對美國並不構成威脅。塔斯社還發表公告說,蘇聯導彈可以輕而易舉地從本土打擊世界任何地區的目標,無須在境外建立導彈基地。與此同時,"奧斯姆剋"號和"波爾塔瓦"號兩艘蘇聯貨船,經過精心的掩飾,神不知鬼不覺地駛進了哈瓦那港口,船上裝載的是可以打擊美國的中程導彈。
肯尼迪看出了蘇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伎倆,但是對蘇聯到底給古巴提供了什麽樣的武器,是否包括對美國有緻命威脅的導彈,肯尼迪無法得知。從1962年8月起,肯尼迪派偵察機對古巴進行空中偵察,10月25日,偵察機看到古巴正在修建導彈發射基地,有一枚導彈已經出現在發射場上。聽到這個消息,肯尼迪幾乎不敢相信,蘇聯居然在自己睡覺的時候已經將大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白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肯尼迪立即召集政府高級官員進行緊急會議,决定對古巴進行封鎖,但是在公開場合避免使用"封鎖"一詞,而是用"海上隔離"一詞代替。10月22日,肯尼迪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指出蘇聯在古巴的進攻性導彈和戰略轟炸機,已經威脅到西半球的大多數城市,其中也包括美國。美國政府將出動海軍對古巴實行全面隔離,全球美軍進入備戰狀態。
一時間,肯尼迪的講話轟動了全美,不少人感到大難臨頭。在美蘇雙方幾十艘艦艇、上千架飛機、數百枚核導彈在以古巴為中心的陸、海、空緊張對峙的時候,美國國防部長麥剋納馬拉發出悲嘆,稱自己不知還能看到多少次日落,肯尼迪甚至稱"這是世界的末日"。
面對戰爭的威脅,處在風暴中心的古巴共産黨總書記卡斯特羅倒是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冷靜。他在電視上發表講話譴責肯尼迪的"海盜行為",號召全民總動員,武裝起來,準備打擊入侵者。卡斯特羅還揶揄,如果美國這條鯊魚將古巴當作一條可以隨時吞噬的沙丁魚,那它就大錯特錯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目錄、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1) | 第2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2) | 第3節:美國霸權的世紀幻覺(序)(3) | 第4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節:伊朗--從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1) | 第18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2) | 第19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3) | 第20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4) | 第21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5) | 第22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6) | 第23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7) | 第24節:伊拉剋--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