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窥视全球反美图景:美国的敌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42节:古巴--危险时刻的邪恶敌人(1)
李涛 Li Tao
第四章 古巴--危险时刻的邪恶敌人
在美国看来,一切不利于美国的都是错误的,都是应该受到制裁的。我是好人,反抗我的就是坏人的理念已经在美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这也是美国判断敌友的指导原则,无论是谁,反抗,就是敌人,对敌人只能用压制的手法,就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残酷"。
针对古巴所采取的对策就是美国对待敌人最典型的例子。
一 古巴导弹危机:世界末日前的恐慌 1962年秋冬之交,美苏两国在欧洲势力争夺战之后,在加勒比海地区又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核对抗--古巴导弹危机。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军事危机,就是这场危机,让世界是如此近地站在核战争的边缘。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危急的时刻。1962年10月27日,苏联潜艇遭到了美国驱逐舰的攻击,阿基波夫接到了向美军舰艇发射核鱼雷的命令,但是他没有执行。如果这个"放"字从他嘴里说出,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并导致核战争的爆发。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几十年后,美国、苏联和古巴曾经参与决策的官员和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在一起举行了研讨会,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材料,参会者中有人还认为这次危机是由于错误信息、错误判断和错误考虑等原因导致的误入歧途事件。事实上,这次危机就是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进行你死我活对抗的缩影。古巴不过是一个漂亮的借口,一个向美国核优势挑战、弥补导弹差距的机会。
美苏进入冷战后,美国的军事力量处于绝对优势。1957年,苏联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引起了美国各界的极大关注,美国舆论声称这个消息像一场由狂风吹动的森林大火引发了美国的信心危机。赫鲁晓夫更是虚张声势,说世界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已经将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甩到了后面。美国人害怕了,苏联远程导弹领先于美国的事实,让美国人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美国已经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关头。
让美国感到威胁的不仅仅只有苏联,美国自己的后院--古巴也是眼中钉。自从1961年美国派遣雇佣军在猪湾登陆,干涉古巴革命,结果被打得如落花流水,使得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大丢脸面之后,美古自此成为冤家。聪明的古巴领袖卡斯特罗,巧妙地利用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时机谋求本国的自身发展。须知,古巴已经作为美国身边的一个叛逆者受到威胁,苏联如果听任美国肆意妄为侵略古巴,那社会主义老大哥的颜面何存? 赫鲁晓夫认为苏联有义务尽一切力量保护古巴,把古巴树立为临近美国的拉美国家中的社会主义的榜样。同时,帮助古巴也关系着苏联在拉美地区的影响,有利于在美苏争霸中获得有利地位。
采取什么样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来遏制美国对古巴的干涉呢?答案就是导弹。因为只有导弹能使美国的侵略力量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对古巴进攻,就会使自己的城市遭到核导弹的攻击。在赫鲁晓夫看来,如果苏联能成功地在古巴安置导弹,并在安置好之后才被美国发现,那么这就成为一种威慑手段,美国在用军事手段摧毁这些设施之前就得好好考虑一下结果。
将导弹部署在古巴,就可以大大提高第一次打击的能力。这些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整个北美大陆,并可以绕过美国的导弹警报系统,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把导弹部署在古巴,有助于扭转美苏两国导弹数量和攻击时间上的不平衡,抵消美国的战略优势。
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提到,"我们也不过是小小地回敬他们一下,现在就是让美国人知道自己的国土和人民遭受威胁是什么味道的时候了。"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包围苏联,用核武器威胁苏联,而当苏联也以同样的方法对付美国时,美国马上就应了赫鲁晓夫的话,知道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在赫鲁晓夫看来,一旦将导弹部署在古巴取得成功,美国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定时炸弹,而这颗定时炸弹对解决今后苏联遇到的政治和军事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很有可能改变整个冷战的局面。
既然决定用在古巴安置导弹的方法来辖制美国,与之配合的相关行动也陆续展开。赫鲁晓夫指示有关部门进行宣传,强调提供给古巴的武器均属"防御性"的,对美国并不构成威胁。塔斯社还发表公告说,苏联导弹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本土打击世界任何地区的目标,无须在境外建立导弹基地。与此同时,"奥斯姆克"号和"波尔塔瓦"号两艘苏联货船,经过精心的掩饰,神不知鬼不觉地驶进了哈瓦那港口,船上装载的是可以打击美国的中程导弹。
肯尼迪看出了苏联"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伎俩,但是对苏联到底给古巴提供了什么样的武器,是否包括对美国有致命威胁的导弹,肯尼迪无法得知。从1962年8月起,肯尼迪派侦察机对古巴进行空中侦察,10月25日,侦察机看到古巴正在修建导弹发射基地,有一枚导弹已经出现在发射场上。听到这个消息,肯尼迪几乎不敢相信,苏联居然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已经将大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白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肯尼迪立即召集政府高级官员进行紧急会议,决定对古巴进行封锁,但是在公开场合避免使用"封锁"一词,而是用"海上隔离"一词代替。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指出苏联在古巴的进攻性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已经威胁到西半球的大多数城市,其中也包括美国。美国政府将出动海军对古巴实行全面隔离,全球美军进入备战状态。
一时间,肯尼迪的讲话轰动了全美,不少人感到大难临头。在美苏双方几十艘舰艇、上千架飞机、数百枚核导弹在以古巴为中心的陆、海、空紧张对峙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发出悲叹,称自己不知还能看到多少次日落,肯尼迪甚至称"这是世界的末日"。
面对战争的威胁,处在风暴中心的古巴共产党总书记卡斯特罗倒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他在电视上发表讲话谴责肯尼迪的"海盗行为",号召全民总动员,武装起来,准备打击入侵者。卡斯特罗还揶揄,如果美国这条鲨鱼将古巴当作一条可以随时吞噬的沙丁鱼,那它就大错特错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目录、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1) | 第2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2) | 第3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3) | 第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 | 第18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2) |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 | 第20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4) | 第21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5) | 第22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6) | 第23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7) | 第24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