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破译张爱玲的情感密码: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 》
胡兰成的《遇仙记》
闫红 Yan Gong
不管怎样,应英娣的拂袖而去,似乎成全了张爱玲的碧海蓝天,女子生而愿有家,张爱玲也不例外,“你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也可”,是不得已的后着,她在和苏青的对话中说,用丈夫的钱,如果爱他的话,那却是一种快乐,愿意想自己是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服。这样一种设计,明显不是各自为政的“来来去去”。
张爱玲在金钱上,习惯于跟别人清清爽爽,跟闺蜜炎樱都不例外,她住在姑姑家中,一应开销都要锱铢必较。
张爱玲金钱上这种“刀截般的分明”(胡兰成语)态度,是因为她设防。少年时候,从父亲家中跑出来,跟了母亲住,问母亲要钱,起初是亲切有味的事,但后来,在母亲的不耐烦中变成了对爱的凌迟。
母亲尚且如此,还有谁可以信任?所以,她又说,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花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试验。
是的,开口要零花钱,像很多甜蜜的小女人那样,悍然可爱地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对于这个敏感的女子,那是交付给对方怎样的信任?步步为营的她,愿意在爱情上放松一下下。
可是,不知道胡兰成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他俩虽然于1944年8月结了婚,写下了婚书,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俩人还是各过各的,主要是胡兰成到张爱玲这里来,张爱玲极少到他家中去,胡兰成的生花妙笔描述为“一个金童,一个玉女”,但我总猜,这不是张爱玲的初衷。
就是在那之后,张爱玲在《小天地》上发表散文《气短情长及其他》,是一段段的杂感,第四段写到,冬天她第一次穿皮袄,摸着里面柔滑的皮,自己觉得像只狗,偶尔碰到鼻尖,也是冰凉凉的,像狗。看到这一段时就觉得诧异,寻常文字下面,分明是孜孜的欢喜,小女人式的自怜与爱娇,张爱玲何曾如此温存起来,后来看胡兰成说,因为张爱玲版税高,能自立,他只给过张爱玲一点钱,她去做了一件皮袄,很高兴。想来是这一点高兴,忍不住要说,又不好明说,变成了这一段半掩半露的文字。
可是,胡兰成给她的,只是一个礼物,而不是一份家用,虽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情话,但还当她是女朋友,不是贴心的妻。私下里想起,她也是惆怅的吧?和苏青的对话里,是否有暗示的意思?然而还是一闪而过了,他说她是独立的民国女子,能够自强自立,所以他不用给她钱,爱着的时候,她愿意接受他一切说法,稍一置疑,连带这一段感情也变得没颜落色,于是收起做小女人的愿望,变得强大而不在乎。
其实,他是知道,她的在乎的。只是,他没有做好把自己完全交给她的准备。
胡兰成喜爱张爱玲,这一点没问题,可是他的喜爱,始终隔了一层,他不是把她当成一个女人,而是当成一个仙女去爱的,当他想到她是一个仙女的时候,他的快乐才能更多一些。
与一个仙女谈恋爱,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但胡兰成的《遇仙记》与董永不同,他不可以想象他的仙女是可以柴米油盐生儿育女的——她也买菜,但她的买菜都像行为艺术;他不可以想象她下降到平凡女子的那个档次,若她下降,他骄之众人的资本,那种被狗屎运砸中的狂喜就会大打折扣。收起天使的翅膀,放弃炫目的光环,变成凡人的张爱玲,魅力可能还赶不上艺名叫作“小白云”的应英娣,他要这样一个女子,又有何趣?
在她面前,他是乐于自我贬抑的,越是不如她,越是看轻自己,越能获得巨大的快感——是这样卑微浅陋的我,得到了这样的女子,反差带来的沾沾自喜,值得再三回味。尽管她说,女人要崇拜才快乐,她甘心在爱人面前低下去,但是他们都知道,她的低,是想好了的,是理性的,如一朵花俯身向下,她要嗅一嗅自己的香气。
他俩在一起,太像一幅画,屏风上的折枝牡丹,鸟啼风语,摆好了放在那里,看上去很美,而且,用胡兰成最喜欢的那个词,叫端然。可是,再美的姿态,摆得时间太长,也会有些累,还闷,多年之后,胡兰成说,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
|
|
| 序:张爱玲是怎样炼成的(1) | 序:张爱玲是怎样炼成的(2) | 精彩书评:这么可怜身是眼中人 | | 精彩书评:破译张爱玲的感情密码 | 精彩书评:真实的张爱玲在这里 | 精彩书评:原来张爱玲可以这样读 | | 张佩纶的光辉岁月 | 过程主义者和目的主义者(1) | 过程主义者和目的主义者(2) | | 李鸿章为啥喜欢张佩纶(1) | 李鸿章为啥喜欢张佩纶(2) | 李鸿章为啥喜欢张佩纶(3) | | 李鸿章为啥喜欢张佩纶(4) | 就这样老去(1) | 就这样老去(2) | | 就这样老去(3) | 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1) | 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2) | | 黄素琼这个湖南人很勇敢(1) | 黄素琼这个湖南人很勇敢(2) | 她和他的相互背叛(1) | | 她和他的相互背叛(2) | 她和他的相互背叛(3) | 她和他的相互背叛(4) | |
| 第 I [II] [I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