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權力“深喉”   》 第42節:普京:善弈者無極(3)      黃誌 Huang Zhi

  1999年9月23日,在普京總理的支持下,俄緊急情況部部長紹伊古出面組建了親政府政黨--"團结"(也稱"熊")運動。這衹剛剛出生的"北極熊",在12月19日舉行的第三屆國傢杜馬選舉中一鳴驚人,成為國傢杜馬中僅次於俄共的第二大黨。而由前總理基裏延科和丘拜斯領導的親政府"右翼力量聯盟"也突破5%大關,昂首進入國傢杜馬。可以說,這次杜馬選舉成了俄羅斯選民對普京政府的一次信任投票。葉利欽總統對此次選舉表示滿意,普京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於是,在2000年到來之際,葉利欽總統痛下决心,將總統權力移交給普京。就這樣,普京伴隨着新千年到來的鐘聲攀上了俄羅斯的權力巔峰。
  葉利欽在總統第二任期內,就開始考慮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了。1997年春,葉利欽將這一問題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起初,他任命丘拜斯和涅姆佐夫為政府第一副總理,並認為這兩個年輕人是最佳搭檔。但由於政見不合,丘、涅兩人無法共事。切爾諾梅爾金政府垮臺後,這兩人都離開了剋裏姆林宮。1998年3月,葉利欽又選擇了基裏延科,但基裏延科也辜負了葉利欽的期望,在8月的金融危機中敗下陣來。後來,葉利欽又開始在戴肩章的將軍中尋找自己的希望,但博爾久紮、斯捷帕申的表現都不合他的胃口。
  1999年年初,葉利欽已感到國內政局動蕩不可避免。他開始起用親信來鞏固陣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葉利欽開始註意其貌不揚,但辦事幹練、頭腦機靈的普京。據說,葉利欽仔細研究了普京的個人檔案,從而得出結論,此人可委以重任。於是葉利欽下定决心,挑選最強硬也最穩定、最可靠也最忠誠的普京做自己的接班人。
  1999年7月,葉利欽在回答《消息報》記者提問時首次對外披露,他已經找到了繼承人,但他現在不能說出這個人的名字。一時間,各方人士都在絞盡腦汁猜想這個秘密繼承人是誰。人們列舉了許多人的名字,但誰也沒有想到普京。普京此時已集兩個重要職務於一身,初露鋒芒。但他善於韜光養晦,沒有成為公衆輿論的焦點。當葉利欽任命普京為總理後,俄羅斯人這纔恍然大悟,原來他纔是葉利欽所說的"繼承人"!葉利欽在回憶錄中說:"我當時必須找到能夠解决最棘手問題的人,而不是顧及這會對他們的政治前途有什麽影響。應當讓那些能夠捨生取義、名留青史的人來掌權。"
  葉利欽於是在大選前半年突然宣佈辭職。葉利欽的解釋是:"應當給普京一些時間,讓人們習慣他,開始理解他,對他進行評價。在此之前,人們知之甚少。而他應當審時度勢,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大膽表現自己。"
  普京的民主派身份、剋格勃出身,加上其在內政外交方面表現出來的強硬的"鐵腕"政策,决定他不能走回頭路。作為"繼承人",他能保障俄羅斯繼續沿着葉利欽開創的既定道路走下去。俄羅斯局勢需要一個"民主派" "鐵腕"的領袖。普京沒有歷史包袱,與蘇聯政權沒有多大的瓜葛,反對派幾乎難以找到對他下手的地方。
  更為重要的是普京上臺以後的表現,消除了葉利欽的心病。一是堅决打擊車臣恐怖分子的行動取得了全國各界的支持,並取得了節節勝利;二是俄國經濟開始有所好轉,雖然得益於國際石油價格的提升,但畢竟扭轉了國內生産總值多年負增長的局面;三是國傢杜馬選舉順利完成,並在兩個半月內使"團结"選舉聯盟"從無到有",一舉奪得杜馬第二大黨團的地位,改變了反對派在議會占主流的局面;四是普京人氣上升,國內的支持率節節上升。因此,葉利欽趁普京走紅、反對派士氣低沉之時,將普京推出。促使葉利欽作出這一重大决策的直接動因是"團结"聯盟在杜馬選舉中獲得的出人意料的勝利。正是在這一勝利的鼓舞下,葉利欽在1999年12月21日下决心提前辭職,並把這一决定直接告訴普京。
  俄羅斯媒體曾稱普京為"黑盒子",認為他總是予人高深莫測之感。普京的神秘感,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職業特點造成的。在情報部門長期工作的人,必然會給自己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特工經歷也的確練就了普京的沉穩和深藏不露,練就了堅韌的性格和極強的耐力,喜怒不形於色。
  普京從22歲開始進入剋格勃成為職業情報軍官,他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是為剋格勃工作的,西方媒體甚至直稱普京是"剋格勃之子"。
  剋格勃是蘇聯部長會議國傢安全委員會的俄文簡稱,成立於1954年,但是其歷史應該追溯到1917年成立的"契卡"。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立憲民主黨人、右翼社會黨人和沙皇政府的殘餘勢力聯合反對蘇维埃政權,西方的情報機構積極參與了反蘇维埃活動,各種暴亂此起彼伏,"契卡"的成立正是為了肅清形形色色的反對勢力和破壞活動。1917年12月21日蘇维埃政府就發佈法令,授予"契卡"特別司法權和執法權。"契卡"為保衛新生的蘇维埃政權,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一種必要的"惡"。但是,特別司法權和執法權,也使"契卡"處於超越於法律和司法執法機構之上的地位,它衹對布爾什維剋中央負責,這就為後來的蘇聯安全情報係統的惡性膨脹和無法無天創造了條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1)第2節:前言 讓理想與命運和解(2)第3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
第4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2)第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3)第6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4)
第7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5)第8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6)第9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7)
第1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8)第11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9)第12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0)
第13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1)第14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2)第15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3)
第16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4)第17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5)第18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6)
第19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7)第20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8)第21節:戈爾巴喬夫:理想者無畏(19)
第22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1)第23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2)第24節:葉利欽:權術者無常(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