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楊傢將   》 第四十二回 楊郡馬議取北境 重陽女大鬧幽州      佚名 Yi Ming

  卻說楊六使鼓勇殺來,張猛縱馬再戰,未及數合,被六使一槍刺死。部下番兵,為三關壯勇屠戮殆盡。宗保軍馬趕到,合兵一處,會議要乘勢趕去。適木易一騎飛到,叫曰:“吾弟須調回人馬,救取𠔌中朝臣。幽州精兵尚多,待我殺回,內中取事,一舉可定。”六使然其言,即放木易軍馬殺過,部衆攻入𠔌中。
  時韓君粥聽知北軍戰敗,撒圍奔走。孟良拍馬當先,正遇着敵將,兩騎相交,一斧砍為兩段。𠔌中嶽勝、焦贊等乘勢殺出,番兵死者不可勝數,遂救了十大朝臣。此一回北兵敗衄,折去四國人馬共十二萬,丟棄輜重牛馬無算,屍橫散亂,血滿長川。有詩為證:
  北兵敗衄屍交橫,斷戟殘戈日半晾。
  過客莫言當日事,馬蹄餘血下荒墳。
  楊六使調集軍馬,人人各上其功,六使下令,將所擒番兵,盡行斬首號令訖。八王等稱賀曰:“若非郡馬救援,非惟朝臣不保,且損聖上威望也。”六使曰:“聖上正以殿下被睏,憂愁纍日,特遣呼將軍與小兒部兵救應。已賴洪福,殺得他垂首喪氣而去。”八王曰:“間外之事,君命有所不受。蕭後屢為邊患,可乘破竹之勢,直搗幽州,取輿圖而歸,誠乃大機會也。”六使曰:“殿下不言,小可正待稟知。四兄曾道,幽州精兵尚多,彼今內中取事。正宜發兵應之,管教成功也。”八王曰:“但憑尊意行之,朝廷重事,我當承受。”六使乃下令喚過嶽勝、盂良、焦贊部兵先進,八娘、九妹、楊宗保為前後救應,呼延贊保朝臣為監軍。分遣已定,嶽勝等率兵長驅而進。
  是時,蕭後走歸幽州,憂憤無計。耶律休哥進曰:“勝敗兵傢之常,娘娘不必憂慮。城中糧草,有十餘年之積;精兵猛將,不下數十萬。宋軍若退則止;倘再來侵擾,當與决一雌雄,成敗未可知矣。”後曰:“四國之兵,喪將盡矣,尚何望剋敵哉?不如納降,以救一方生命。”張丞相曰:“娘娘何因此一敗而自倒志氣哉?大遼自晉朝以來,中原仰懼;今雖一時挫衄,猶足稱霸。待宋兵再來,臣等背城一戰,管取報仇。”道未罷,入報木易駙馬殺回。
  後宣入問曰:“我正慮駙馬被宋人所襲,何以後來?”木易奏曰:“臣屯西南營,睏住十大朝官。比聞北兵戰敗,待出兵救之,𠔌中宋軍殺出,那時娘娘車駕已離正營,臣力戰宋兵,緻在後也。”後曰:“宋兵聲勢何如?”木易奏曰:“近聞得要來圍困幽州,娘娘須提備之。”忽哨馬入報:“宋兵雲屯霧集,將幽州城圍繞三匝,水泄不通,乞娘娘作急定奪。”蕭後失色。木易曰:“娘娘勿慮,憑臣等一派軍將,定將宋兵殺退。”後曰:“卿等用心迎戰,不宜造次。”木易領命而退。
  話分兩頭。卻說河東莊令公有一女,號稱重陽女,蓋因九月初九日誕生,故取是名。幼有勇力,武藝精通。曾許嫁與楊六使,奈緣兵戈阻道,耽擱親事。及聞十大朝官校園,就舉兵來救,且尋;日約。當下兵行之際,哨報:楊六使殺退了番兵,攻圍幽州未下。重陽女聽罷大喜曰:“得此好機會,見夫君必矣。”即率所部詣宋營,令人報知六使。六使猛省曰:“此事吾亦記得,值國事倥傯,音問不通,今既部兵來應,還當迎接。”遂令嶽勝出軍前迎候。
  重陽女輕身入帳中相見,六使不勝之喜。二人各訴往事,極盡繾綣。六使曰:“戎事未寧,待回見令婆,而後講禮。”重陽女曰:“我初進,來立功績,欲乘此機,暗投於蕭後,內應外合,以成其事。郡馬肯許否?”六使曰:“賢妻若能用心,成敗在此一舉也,有何不可?”重陽女欣然領所部一萬,衝開南陣,嶽勝、孟良等虛作退遁之狀。重陽女直至城下,高叫開城。
  守城軍報人城中:“有一女將,殺開南陣,特來救應。”蕭後聞報,即與文武登敵樓觀望,見旗上大書“河東重陽女”,正在城下追殺宋兵。後輒令耶律學古開門接應。重陽女徑入城中,參見蕭後曰:“臣乃太原莊令公之女。劉主深恨宋君見伐,遣小將相助,共取天下。”後大喜曰:“汝主劉鈞若肯同心破宋,誓與平分中原。”遂令設宴於毆庭,款待來將。酒至半酣,重陽女起奏曰:“宋兵圍城緊急,臣率所部擒之,以為初見微功。”後允奏。重陽女謝宴退出。楊四郎自思:“重陽女曾許嫁吾弟為親,豈有來助番邦之理?內中必有緣故。”乃奏蕭後曰:“臣部精兵,前助重陽女伐宋。”後曰:“得駙馬同行尤好。”
  木易領命;出軍中與重陽女商議進兵。重陽女曰:“宋兵雖衆,破之亦易。駙馬出北門先戰,我引兵繼之。”木易駙馬笑曰:“依你所行,則幽州一戰可破矣。”重陽女愕然曰:“駙馬何出此言?”木易曰:“休得相瞞,事同一傢。”因將其本末逐一道知。重陽女喜曰:“本為郡馬成此謀也,得君之濟,何患不剋?”亦將其來意說知。四郎曰:“事宜機密。蕭後駕下精勇者多,須除去牙爪,然後方可進兵。”重陽女曰:“君有何計去之?”四郎曰:“明日出兵,令上萬戶、下萬戶、樂義、樂信等見初陣,汝率所部,先斬此四人,遂引宋兵乘勢殺入,唾手可取此城。”重陽女大然其言,先自準備出兵。木易下令上萬戶、樂義領兵先戰。
  上萬戶得令,次日平明,一聲炮響,部兵揚旗而出。恰遇宋將嶽勝喝曰:“守死之寇,尚不早降何待?”上萬戶駡曰:“汝等深入吾地,死在旦夕,尚來誇大言乎?”即舞刀躍馬,直取嶽勝。嶽勝舉刀迎之。二騎相交,戰不兩合,下萬戶、樂義、樂信從旁攻人。嶽勝抵敵不過,拍馬退走。番兵乘勢而出。重陽女部騎後進,大喝:“遼衆緩走!”手起一刀,斬樂信於馬下。樂義大驚,措手不及,嶽勝回馬,揮為兩段。孟良、焦贊率兵掩來,喊聲大振,上萬戶被孟良所殺,下萬戶為亂騎踏死。重陽女當先殺入,宋軍隨後繼進,幽州城中,四下鼎沸。內官報入宮中,蕭後聽得,自思:“吾為一國君後,若被擒獲,羞辱無地;不如自盡,以免玷污。”徑走入後殿,解下戲竜縧,自縊而死;正是:
  可憐番國蕭君後,今日宮中自縊亡。
  是時,楊延朗進入禁宮,恰遇瓊娥公主走出曰:“駙馬快走!娘娘已自吊死,四下皆敵兵矣。”延朗曰:“公主勿慌。我乃楊令公第四子,詐名木易。蒙汝厚恩,决無相傷。”公主聽罷,即跪告曰:“妾之性命,惟君處置。”延朗曰:“公主若肯隨我回中原,即便同行;不然,難以強請。”公主曰:“國破傢亡,駙馬肯念伉儷之情,帶妾同去,豈有不從?”延朗大喜,即令收拾金珠羅翠,裝作幾車,當先殺出。正遇耶律學古走入殿庭,木易厲聲曰:“逆賊休走!”學古不曾提防,被延朗一刀斬之。耶律休哥聽知宋兵入城,削淨須發,從後門越城逃走去了。
  衹說楊六使親提上卒入城,掃淨番兵,殺得屍橫道途,血滿城壕。日將脯,乃下令曰:“禁止屠戮。”八王等都進入城中,先問蕭後下落。人報自縊死於後殿。人王令解下,停在一邊。宗保調集各軍,駐營城東。
  次日,八王、六使登殿庭,點視宮室。衆將解過番國太子二人,捉得番官張華以下臣僚共四十九員,番將三十六員。六使俱令將檻車囚起,以候解京。當下諸將皆集。楊延朗進見八王曰:“小可寓居番庭十八年,今日得見殿下,甚覺赧顔矣。”八工撫慰之曰:“今日定幽州之功,皆出於將軍;歸見聖上,當有重封,何謂赧顔哉?”延朗稱謝。六使曰:“幽州既已平定,還當張挂榜文,諭知各地方,務必悉安,然後班師。”八王然其議,着寇準草榜,傳布四方。自是,大遼郡邑聞幽州已破,望風歸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贊激烈報仇第二回 李建忠力救義士 呼延贊夢神教武
第三回 金頭娘徵場鬥藝 高懷德大戰潞州第四回 講和議楊業回兵 迎鑾駕豪傑施能
第五回 宋太祖遺囑後事 潘仁美計逐英雄第六回 潘仁美奉詔宣召 呼延贊單騎救駕
第七回 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贊力擒敵將第八回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第十回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
第十一回 小聖感夢取太原 太宗下議徵大遼第十二回 高懷德幽州大戰 宋太宗班師還汴
第十三回 李漢瓊智勝番將 楊令公大破遼兵第十四回 犒將士趙普辭官 宴群臣宋琪賦詩
第十五回 曹彬部兵徵大遼 懷德戰死歧溝關第十六回 太宗駕幸五臺山 淵平戰死幽州城
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徵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第十八回 呼延贊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
第十九回 瓜州營七郎遭射 鬍原𠔌六使遇救第二十回 六使沛京告禦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後議圖中原第二十二回 楊傢將晉陽鬥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
第二十三回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贊第二十四回 孟良智盜驌驦②馬 嶽勝大戰蕭天佑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