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花間一壺酒   》 第41節:關鍵還是"目中無人"      李零 Li Ling

  第三,我要講的一點是,將來你們寫論文,可能會批評很多說法。這很正常。但你們一定要記住,批評是要懷有極大敬意的,是要存寬仁深厚之心的。為什麽我要這樣講呢?
  因為如果我們批評的對象是一塌糊塗,您老又何必勞心費神,如蠅逐臭,窮追不捨,非要拖着大傢和你共享這種快樂呢?我認為批評的目的並不是匡謬正俗、矯端世風。它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推進學術。如果你的批評對象真值得批評,那一定說明人傢還是做了很多努力,還是為你鋪了路。
  如果你通過你的批評,超過了人傢,既推進了自己,也推進了別人,難道你不應該感謝人傢嗎?所以,我理解,在學術規範的背後,最重要的還是"人"。很多人的不守規矩,關鍵還是"目中無人",或者"拿人不當人"。
  在我的心目中,學術並不是一個衹有強者纔配參加比本事顯能耐的競技場所,而是一個有求知欲望的人大傢共同嚮往的藝術殿堂。我可能比別人笨一點,這沒關係。因為笨蛋總比壞蛋強。
  我希望大傢能把學術規範提高到一個做人的高度來認識:第一是襟懷坦蕩,第二是光明磊落。
  2002年9月7日寫於北京藍旗營寓所
  【附記】
  上面兩篇文章都涉及學術規範。我講的主要是學術規範後面作為精神實質的東西,特別是其中的兩難選擇,細節沒有談。讀者如果對細節感興趣,可參看我在《入山與出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後記中的討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1節:說校園政治第2節:給不合理制度"火上澆油"第3節:"博導"是國際醜聞
第4節:給少數人"錦上添花"第5節:書不是白菜第6節:渾身都是寶
第7節:饑餓是最好的廚師第8節:"經典化"就是為擺脫危險第9節:學校不是養雞場
第10節:校園目睹之怪現狀第11節:放下筷子駡娘第12節:大人有錢你有命
第13節:清官上面有皇帝第14節:發展不是沒頭蒼蠅第15節:犧牲大傢的學術生命
第16節:不說人話專說鬼話第17節:沒有學問,光點鈔票第18節:大國不學外語
第19節:"愚兵投險"的禦兵之術第20節:知恥近乎勇第21節:改革就會有犧牲
第22節:用不着妄自菲薄第23節:要講兼容並包第24節:馬年說伯樂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