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孟子他說 》
41、詭辯無處不在
熊逸 Xiong Yi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又算計好了一套話,找個機會就給齊宣王下套來了:"大王,您手下有個小弟,他要到楚國旅遊去,去之前把老婆孩子都托付給了一個朋友。等他從楚國玩完了回來一看,老婆孩子又沒飯吃又沒衣穿。您說,對這種朋友該怎麽辦?"
齊宣王順口一答:"絶交唄。"
孟子接着說:"如果司法官管不好自己的下屬,那該拿他怎麽辦?"
齊宣王又順口一答:"撤職唄。"
孟子姦笑一聲:"那,如果國傢治理得不好,又該怎麽辦?"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老先生又給我們貢獻了一句名言:"王顧左右而言他。"其實呢,齊宣王腦子慢,他明明是可以不用"顧左右而言他"的。孟子的這三句話看起來絲絲入扣,其實呢,嘿嘿,有毛病。
各位要是有誰一眼就能發現問題,那準是常上論壇拍磚的高手。我是不行,我是讀過這段好多年以後纔發現這個問題的。
孟子這三句話,第一句,是說沒盡到責任;第二句,也是說沒盡到責任;第三句,還是說沒盡到責任。看起來沒問題是吧?
可是,這三種責任性質不同。
先拿第一句來說。把老婆孩子托付給朋友,朋友沒盡到責任,托付人就有權、也有能力追究被托付人的責任--跟他絶交。
第二句,官員是由國君任命的,其中涵義是:國君把某一項政府職能托付給這位官員管理,所以,當國君發現官員不能盡責的時候,國君作為托付人就有權、也有能力追究被托付人的責任--把他撤職。
孟子的這三句是遞進關係,三句之間的邏輯結構應該都是一樣的。現在我們看到,前兩句的邏輯結構確實是一樣的,可第三句卻突然變得不一樣了--托付人是誰?被托付人又是誰?
按照孟子前面兩句的邏輯,這裏的被托付人無疑就是齊宣王,可問題是,齊宣王是被人托付來管理齊國的麽?誰又有能力因為齊宣王的失職而罷免他呢?即便是說齊宣王和他的列祖列宗之間有個托付和被托付的關係,但是,齊宣王可是生來就是齊王啊。--朋友不是生來的朋友,官員不是生來的官員,而齊宣王卻是生來的齊王。
其實呢,孟子肯定明白這點,可他還能怎麽說呢?在他的位置上,能把話說到這個地步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自序 | 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 3、河南人惹誰了? | 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 | 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 | 8、聖水、清水和髒水 |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 | 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 | 12、孟大俠天下無敵 |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 | 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 15、自由主義在齊國 | 16、詠春拳訣 |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 | 18、胸有成竹說錯話 |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 | 20、草民們的瞎激動 | 21、書生好談兵 | 22、賣國、亡國全有理 |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 | 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