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大宋帝國的滄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兒   》 雅頌與鄭聲(3)      周膺 Zhou Ying

  宋代的聲樂伎藝一方面上承晚唐五代而來,一方面又有許多新的發展創造。據《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夢粱錄》等書記載,其名目多達50餘種,遠非唐代所及。其中與戲麯形成有關的,除傳統的角抵、百戲外,可大致歸納為歌舞伎藝、扮演伎藝和說唱伎藝三大係統。
  歌舞伎藝有大麯、法麯、麯破、隊舞、轉踏等。大麯是規模很大的舞麯,源出漢魏六朝的樂府相和歌。至隋唐燕樂,曾以樂章的長短多寡為標準,區分為大麯、次麯和小麯三種。發展到宋代,教坊所奏有18個宮調40部大麯,結構極為復雜。王灼《碧雞漫志》載:“凡大麯有散序、靸、排遍、、正、入破、虛催、實催、袞遍、歇拍、殺袞,始成一麯,此謂大遍。”這種大麯變抒情為敘事,或寓抒情於敘事之中,又能以歌舞敷演故事。大麯表演人數衆多,結構復雜,組織安排上有一定的規式,演出活動稱隊舞。《宋史·樂志》著錄有劍器隊、婆羅門隊、玉兔渾脫隊等十支隊舞的規製和名目。另外還有一種與隊舞相近的小型歌舞轉踏,起源於民間踏歌,其體製是以勾隊詞開場,然後用一首詩和一首詞來歌詠故事。法麯即唐玄宗開元年間梨園法部所奏的大麯,為不雜鬍樂的華夏正聲,最著名的有《霓裳羽衣麯》、《破陣子》、《春鶯囀》、《堂堂》、《火鳳》、《泛竜舟》、《雲韶樂》等。經五代戰亂,大多亡逸。宋初教坊衹保留了兩種,一為道調宮《望瀛》,一為小石調《獻仙音》。麯破是截取大麯遍以下各遍而成的歌舞樂麯。大麯、法麯、麯破是宋代通行的大型舞麯,被雜劇吸取為常用麯式,南戲套麯的形成也與其有關。
  屬於扮演伎藝的有滑稽戲、傀儡戲和影戲等。滑稽戲由唐代的參軍戲發展而來,繼承了古代俳優裝扮人物以資諧謔諷諫的傳統。王國維《宋元戲麯史》稱:“宋人雜劇,固純以詼諧為主,與唐之滑稽劇無異。但其中腳色,較為著明,而佈置亦稍復雜。”傀儡戲即木偶戲,起源很早。宋代以木偶扮演各種故事,變種很多,《都城紀勝》中即有弄懸絲傀儡、杖頭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記載。影戲即皮影戲,起源於北宋。據《夢粱錄》所記,原以素紙雕簇,後來以羊皮雕形,以彩色妝飾。臨安有賈四郎、王升、王閏卿等熟於擺布。傀儡戲和皮影戲都有劇本,能表演比較完整的故事,所以廣義上也稱雜劇。又《武林舊事》載:“或戲於小樓,以人為大影戲。”可見大影戲和肉傀儡一樣,均已發展為藝人裝扮表演,由敘事體嚮代言體過渡。
  屬於說唱伎藝或說唱文學的有說話、鼓子詞、賺詞和諸宮調等。鼓子詞是以鼓伴奏的一種歌唱伎藝,始用於北宋文人宴會。原來衹用同一個詞調反復歌唱,後來插入說白,用以敘事,成為有說有唱的伎藝,對於諸宮調的産生具有促進作用。賺詞是聯用同一宮調內不同牌子的樂麯構成的一種套麯,比用一詞牌單調疊唱的鼓子詞又跨進了一步,而與諸宮調更加接近。《武林舊事》記,臨安專業賺唱有濮三郎、媳婦徐等22人。諸宮調聯用諸般宮調多種套麯來敷演故事,唱詞之間又有散敘說白,是一種大型說唱伎藝。諸宮調始創於北宋,是說唱文學過渡到戲麯文學之間的橋梁,宋雜劇和金院本都加以使用。據統計,南戲的麯調從諸宮調中吸收了13支,北劇則吸收了28支。
  宋代民間伎藝的繁興,為戲麯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歌舞伎藝在聲樂歌唱、舞蹈身段、服飾化妝和演出程序方面準備了條件,扮演伎藝在角色表演、臉譜形象、科諢念白方面準備了條件,說唱伎藝在劇目題材、樂麯聯套和戲麯文體方面準備了條件。這些伎藝在裝扮人物、敘事抒情、結構佈局、麯白結合、載歌載舞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當這些伎藝在瓦捨勾欄間交流融合,又變敘事體為代言體時,綜合性的宋雜劇也就形成了。
  宋雜劇原是對含有故事內容的各種聲樂伎藝綜合演藝的總稱,包括歌舞、扮演、說唱諸般伎藝以及漢唐以來傳統的散樂、百戲的演出。由於這種綜合性的演出在開創階段比較混雜,所以稱之為雜劇,含有兼收並蓄、多而且雜的意思。經歷一個階段以後,雜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規製,有了自身特殊的規定性,北宋後期已相當鮮明,至南宋時更顯豐滿,並確立了在散樂百戲中獨占鰲頭的地位,如《都城紀勝》所說:“散樂,傳學教坊十三部,惟以雜劇為正色。”其他12部有關音樂、舞蹈、歌唱和參軍戲的表演藝術都可為雜劇服務,其融合衆長的優勢地位得到了公認。據《夢粱錄》所載,宋雜劇的體製結構分3節4段。第1個節次是序幕性質的豔段,演出的內容是“尋常熟事”,可及時反映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社會問題。第2個節次是正雜劇,分兩段,表演含有鑒戒意義的故事,或滑稽嘲笑,或批評時政,“唱念應對通遍”。第3個節次是雜扮或雜班,即雜劇之後的散段,一般是以鄉下人作為打趣對象的鬧劇。雜劇演出時一般由4個或5個角色承場,後增加為末泥、戲頭、引戲、副淨、副末、裝孤、裝旦、次貼8個。北宋時即有雜劇專業演員,屬官方機構教坊樂部、教樂所或鈞容直(軍樂班)的稱雜劇色,來自勾欄的稱露臺弟子。現存文獻中有記載的宋官本劇目共計296個,《武林舊事》著錄的有280個。所謂官本,是教坊與民間的通行本。其中用大麯的103個,如《王子高六麽》、《崔護六麽》、《鶯鶯六麽》、《裴少俊伊州》、《柳毅大聖樂》、《霸王劍器》。用法麯的4個,即《棋盤法麯》、《孤和法麯》、《藏瓶兒法麯》、《車兒法麯》。用麯破的1個,即《五柳菊花新》。用普通詞調的29個,如《病鄭逍遙樂》、《三教安公子》、《三姐黃鶯兒》等。用諸宮調的2個,即《諸宮調霸王》、《諸宮調卦兒》。用其他雜麯的14個,如《四小將整乾坤》、《賴房錢啄木兒》、《王魁三鄉題》等。其中以歌唱或舞麯形式表演故事的劇目有153個,超過半數。餘下的127個是不帶麯名的劇目,如《眼藥酸》、《急慢酸》、《論淡》等滑稽戲,《相如文君》、《李勉負心》等正雜劇,《風花雪月爨》、《宴瑤池爨》等小雜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錄序言蝴蝶夢裏傢國(1)序言蝴蝶夢裏傢國(2)900年前的現代化問題
《救荒活民書》紙幣與信用奇璞與良儈(1)奇璞與良儈(2)
開肆三萬傢(1)開肆三萬傢(2)粘在地上的商業皇傢外貿
官辦“公司”專業戶《耕織圖》畫金刺綉滿羅衣
南宋官窯竜井問茶(1)竜井問茶(2)宋學精神
理學為誰用官學私學(1)官學私學(2)選人考什麽纔(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