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老滋味   》 第41节:马叙伦与"三白汤"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马叙伦与"三白汤"
  世人多知马叙伦是革命家、政论家、哲学家、教育家,还兼擅古文、诗词、书法,殊不知他还是一个美食家。
  马叙伦字夷初,浙江余杭人。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是老同盟会员。参加过南社、编辑过《国粹学报》、《大共和日报》等等,为当时士林之俊彦。民国以后在北京大学任过哲学教授。讲老庄哲学,对儒、道、释诸家兼而通之,著有《庄子义证》等。一九一六年袁世凯称帝,马先生大愤离职而去,一时有"挂冠教授"之誉。
  马叙伦的信仰诚如他自己所云是为社会"生死不计",但他的兴趣却又是多方面的。从他早年出版的两种随笔集《石屋余沈》、《续沈》中,竟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美食家,竟善治佳肴美馔。
  二三十年代北京餐馆食谱中有三种以当时名人命名的肴馔:赵先生肉、张先生豆腐、马先生汤。而其中的"马先生汤"即为马叙伦先生所创。当时北平中山公园辟有茶座,为当时社会名流茗谈雅集之处。马先生常光顾那里的川黔馆长美轩,看到那里菜烧得好,唯独汤不甚佳,遂将己之所手创"三白汤"制作方法告诉厨师。长美轩仿制后命名为"马先生汤",到此品尝者无不称誉,以后便成为长美轩的名肴。
  何为"三白汤"?三白者,即白菜、笋、豆腐也。因皆为白色之物,故名。原料看似简单,做法却十分复杂,不但主料要选最好的,还要配以雪里蕻等二十余种佐料。此汤烧制后,味极鲜美。马先生在《石屋余沈》中说:
  ……此汤制汁之物无虑二十,且可因时物增减,惟雪里蕻为要品……
  看来佐料中最重要的是雪里蕻,别的尚可"增减",惟此不可缺也。
  据说,长美轩仿制的马先生汤虽然鲜美,但比马先生亲自所制"三白汤"的味道仍要略逊一筹。其中奥妙恐怕自然在火候、佐料配置上。现在中山公园里的餐馆中已然没有"马先生汤"了,现在的人们也已不知当年还有这样一道镇堂的名菜。那时能在长美轩品尝"马先生汤"而今又健在者,至少要有两个条件,当时有一定社会身份,还要当时年龄起码在二十岁左右。我认识两位老先生:一个是健在的张中行先生,今年八十六岁高龄,在他的《负曝闲话》一书中谈起马叙伦和"三白汤",但他没有品过;还有一位是已故的南社老人郑逸梅先生,他一九九三年故去,享年九十六岁。在其所著的《南社丛谈》一书中也提到过"三白汤",但郑老也未曾品尝过。可见称之为"广陵绝响"并不为过。
  马先生虽说可称是美食家,但据郑逸梅老人记叙,他平生最爱吃大蒜烧豆腐,并云:
  色香味三者具备,且又价廉物美,大快朵颐。
  马先生不仅善佳肴味,他的兴趣和余事还有书法、诗词等,亦皆可成家。五十年代他出版过《马叙伦墨迹选集》,自书诗居多,人民美术出版社线装影印。印数极少,当时得者已可庆幸,今天则是只可与闻而不可见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乾隆赐匾"都一处"(1)第2节:乾隆赐匾"都一处"(2)第3节:便宜坊和全聚德
第4节:仿膳话当年第5节:龙袍、活鱼宴、听鹂馆第6节:历史悠久致美斋
第7节:誉满京华泰丰楼第8节:萃华楼的鸡汤菜第9节:悠久美味话水饺
第10节:"八大楼"外又一楼第11节:"八大堂"中惠丰堂第12节:柳泉居与砂锅居(1)
第13节:柳泉居与砂锅居(2)第14节:谭家菜名重京华第15节:阮元与"满汉全席"
第16节:恭王府畔"厉家菜"第17节:"教席"之首两益轩第18节:东来顺如何发迹?(1)
第19节:东来顺如何发迹?(2)第20节:银锭桥畔"烤肉季"第21节:"清真烤肉宛"沧桑
第22节:誉满京华"爆肚王"第23节:津门"天下第一坊"第24节:难忘的中立园饭馆(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