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于少保萃忠传   》 第四十回 列圣隆恩加谥荫 诸贤屡疏表旌功      Sun Gaoliang

  当日礼臣等因傅孟春奏改“肃愍”为“忠”之谥。乃复疏请上旨定议。后圣旨下,更谥“忠肃”。先傅巡抚奏章未下部时,有礼部侍郎田以俊,梦于公嘱曰:“翌日有事相烦。”言毕而觉。田公愕想其事,早出见堂官于慎行,亦言得此一梦。语未毕,旨下,着礼部详议来说。二公相顾惊叹曰:“于太傅功业盖世,忠诚炳日。‘肃’之一字,原未足以概其生平。亦可见于公忠灵不泯,而又托梦于吾辈也。”乃即复疏,更定今谥。旨下,二公即发文赍到浙江。傅巡抚亲到于公祠致祭,其谕文云:
  万历十八年八月十有六日,皇帝遣都御史傅孟春,谕祭太傅、兵部尚书于谦谥“忠肃”,曰:惟卿钟灵间气,着望先朝。属多难以驰驱,矢孤忠于板荡。社稷是守,力推城下之要盟;樽俎不惊,坐镇道旁之流议。返皇舆于万里,维国祚以再安。赤手扶天,不及介推之禄;丹心炳日,宁甘武穆之冤。此恤典所以频加,而公论犹有未惬。爰颁谕祭,再易嘉名,贲华衮于重原,表风清于百世。卿灵不昧,尚克祗承。
  傅巡抚承命,自往临奠祭毕。杭民士庶,皆诵圣天子追忠特谥,忠肃公百世流芳也。
  逾一年,有都御史太常卿钟化民,亦浙江人也,又力陈忠肃公勋烈忠节,朝廷复加恩典。后二年,又有兵科给事朱凤翔,因慨当今二臣之功,食报甚薄,朝廷之缺典,坐有一友问曰:“二臣何人?”翔答曰:“一是于忠肃公谦,次乃胡默林公宗宪。”其友亦赞曰:“二公之功诚然。”给事曰:“吾观于忠肃之功,功在社稷,子孙爵之侯伯,亦不为过。胡默林功在东南,子孙亦宜优恤。”明日,朱公即上章奏闻。其略云:
  兵科给事中臣朱凤翔诚惶诚恐顿首恳乞圣主酬勤报功,以隆盛典,以快公论事。臣切惟天下不患无英雄豪杰,而患无以鼓舞之;人君不患无爵禄名誉,而患无以善用之,我国家功令,凡首功一级以上,增秩有差,赐金有差;间有平一贼、复一城者,即赏以延世,爵以通候,所待劳臣亦不薄矣。至若矢心报主,保大定倾,功成再造者,上之不得颁茅上之封,下之不得补黑衣之数,此其为人心之抑郁,亦盛朝之阙遗,非浅鲜也。臣素慨于中,义不容隐。举忠勋最著者二臣,为皇上陈之,伏惟圣主垂听焉。
  正统已巳之变,先英庙北狩,此乾坤何等时也?先臣太傅于谦,以兵部侍郎出而定大册,使国家之金瓯无缺,其功不超越千古耶?他如平剧盗,收贼渠,是其细故勿论。时当紫荆失守,徐珵倡议南迁,二、三大臣,亦且依违其间矣。向微于谦力为主持,则事机一失,万事瓦解,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独不观宋南渡以后,日侵月削,虽有张、韩、刘、岳之雄才伟略,棋布星列,不能复中原尺寸之故物者,何也?根本之地摇也。是于谦正色立朝,力持可守不可迁,贤于宋臣远甚。今睹钟虑之如故,朝庙之常新,暨陵寝之奠如泰山,臣民之安于盘石,而于谦之功何可泯也。
  嘉靖时,奸民外比,倭寇内讧,东南盖岌岌也,先臣少保胡宗宪,以监察御史而定乱,使数省生灵,获免涂炭,其功亦岂寻常耶。他如平袁三,擒张琏,(血戈)建寇,皆其余事勿论。时当五峰桀骛诸岛,各拥数万,分道抄掠。督抚总兵,俱以偾事论罪,朝廷悬万金伯爵之赏,向微宗宪悉力荡平。则堤防不固,势且滔天,其究莫知所底止者。独不见宋人西夏失守,如折右臂,纵以韩、范之威名,先后经略,卒不能制。元昊之稽首者何也?狐免之窟成也。是宗宪之用奇设间,似不在韩、范之下。今黄童野叟,谓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而东南之安堵无恙,七省之转输不绝,与九重之南顾无虞者,宗宪之功不可诬也。
  于谦受命于辇毂震惊之际,定计于谋夫孔多之时,忠则纯挚,识则远大,力则宏巨,守则镇定,至其囊无他物,口不言功,虽大圣贤处此,又何以加也!胡宗宪虽视于谦远逊,然以驾御风电之才,吞吐沧溟之气,揽英雄,广间谍,训技击,习水战,凡诸备御,罔不周至,故能平数十年盘结之倭,拯六、七省焚掠之难,此其功岂易易者!若乃高倨谩骂,挥掷千金,以啰一世之后杰;折节贵人,调和中外,以期灭此而朝禽;此正良卫茹荼,心知其苦,口不能言者,而竟因此诖吏议吁,亦可悲矣!盖尝合二臣而评隲之:于谦之功,动在社稷;宗宪之功,功在东南,于谦之品,白玉无纤瑕,于本朝为人品第一,于古真可称社稷臣;宗宪之品,瑕瑜不掩,然比之猩琐龌龊,以金缯为上策,一切苟且侥幸者,相去径庭。临事而思御侮之臣,安得起若人于九原而底柱之也!
  臣浙人也,父老之所传闻,耳目之所睹记,最为亲切,然非臣一人之私言也。我皇上试讯大小臣工,有不以二臣之忠切,当录其后者乎?然在于谦。于纯皇帝敕曰:“昔先帝已知其枉,朕心实怜其忠。”于敬皇帝特赠太傅谥“肃愍”。迨我皇上允抚臣奏,改谥“忠肃”,并下部议准谕祭。是于谦之精忠列圣知之,皇上亦知之矣。在宗宪,于肃皇帝曰:“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于庄皇帝复其原官赐祭。今皇上又全与祭葬。是宗宪之勤劳,我皇祖知之,暨皇考知之,今皇上亦知之矣,今于谦不绝之线,仅授外卫千户。坟墓芜秽,过其墓者,辄吁唏不能禁。宗宪遭酷吏残虐之后,庐舍丘墟,子孙屡弱。吴越士民谈及于此,每扼腕而不平。此宁止结任事者之气,亦岂所以彰列圣与,我皇上无外之仁耶?伏望敕下该部,从公确议,务协舆情,务合国典。此亦激劝人心之一机也。谨奏以闻。
  旋奉圣旨:兵部知道。乒部随复本,陈言:
  于谦之功,功在社稷,为我朝第一元勋。惜其为奸党诬构而死。在列圣俱加赠谥祠祭恩典,而皇上亦改谥“忠肃”矣。胡宗宪之功,功在东南,亦为海隅一勤事之臣。惜其遭酷吏残害,亦蒙我皇祖皇考复爵,及皇上加祭葬矣。今朱凤翔所奏二臣功绩是实。其优叙功勋子孙,皆出自圣典,请旨定夺。”
  时朝廷即降旨授于谦后裔为锦衣卫都指挥,令其世袭。胡宗宪后裔授锦衣卫指挥同知,亦世袭。
  呜呼!于忠肃公功大冤深,褒崇赠锡,未足尽其烈。而灵爽昭于天地,千万世不泯。是真千古一人也。呜呼伟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原叙第一回 于少保龆年出类 兰古春风鉴超群
第二回 张代巡特提进泮 范方伯交馈资家第三回 虎丘山良朋偶会 星宿阁妖魅惊逃
第四回 同仁里夫妻合卺 山东旅将相奇逢第五回 于廷益大比登科 高盂升坚辞会试
第六回 莅广东备陈瑶疏 按江西鞠明奸恶第七回 于侍御保友赴京 高征君辞爵归省
第八回 从御驾议收汉庶 至单桥谏免赵王第九回 叱庶人骤升三品 旌义叟全活万民
第十回 于院示捐资劝谕 众民诵赈济歌谣第十一回 戮淫僧救全少妇 矜老媪规谏贤王
第十二回 化盗辨冤真盛德 判疑拔吏见无私第十三回 王振恃权诛谏职 太后盛怒暂徇情
第十四回 权珰蒙蔽劝亲征 王师败绩于土木第十五回 正统蒙尘北地 于谦扶掖朝纲
第十六回 景泰帝勉从登极 于尚书用计破兵第十七回 徐珵首倡南迁 于谦力争北守
第十八回 旧窗友赴京干谒 西和尚惊死教场第十九回 也先假和索金帛 高盘剖臂纳纶音
第二十回 于公相形置地铳 杨俊诱捉喜宁回第二十一回 外国结连归和好 朝廷允奏遣臣僚
第二十二回 李侍郎出使沙漠 罗少卿奉命遐荒第二十三回 遣使迎归上皇 安插永杜边衅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