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 诛诸吕周勃安刘--西汉初一次宫廷政变(6)      张惠诚 Zhang Huicheng

  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庶子,其母薄姬不受汉高祖宠爱,因而也免遭吕后嫉恨。汉十一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十几年来,母子俩远离权力中心,默默无闻,倒也相安无事。如今福从天降,朝臣们把一顶皇冠送到了代王头上。他简直不敢相信,急召群臣入宫商议。
  郎中令张武等说:“朝中大臣都是高祖时旧将。他们素习兵法,专尚谋诈。从前高祖和吕后相继驾驭,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如今诛灭诸吕,喋血京师,朝政大权,尽在其掌握之中。何必定要迎立外藩,拱手让权?大王不宜轻信来使,最好是称病不去,静观时变。”
  中尉宋昌却力排众议,向前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王得此机会,即应命驾入都,何必多疑!臣料大王此行,断无后忧,个中缘由,请听臣一一述说:当年暴秦失政,豪杰并起,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高祖削平群雄,得践帝位,天下都屏息敛足,不敢再存奢望,这是第一;高祖分封子弟为王,地势如犬牙相制,固如磐石,天下莫不敬畏,这是第二;汉兴以后,除秦苛政,约定法令施行德惠,人心悦服,难以动摇,这是第三。想当年吕后称制,立诸吕为王,擅权专政何等威严!然而太尉仅以一符节闯入北军,登高一呼,军士尽皆左袒,助刘灭吕,可见人心思汉,如今大臣们纵想作乱,百姓们也不肯听从,他们内部也无法统一。如何能够成事!何况内有朱虚(刘章)、东牟(刘章弟刘兴居)二侯,外有吴、楚、淮南、齐、代诸国,互相制约,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高祖子嗣,只存淮南王与大王二人,大王年长,又有贤圣仁孝的美名传闻天下,所以诸位大臣顺从舆情,前来迎立,大王实在不必怀疑1
  代王刘恒听了,微微点头,但还是不大放心,便派母舅薄昭到长安去见周勃。周勃等人恳切地陈述了群臣商议迎立代王的原委,发誓决无他意。薄昭认为此事可信,很快还报代王。代王这才高兴地对宋昌说:“果如公言1随即备好车驾,令宋昌等一同登车,奔赴长安。
  车驾行至长安附近的高陵,代王命宋昌另乘驿车,先赴长安观变,以防万一。宋昌抵达渭桥,见诸大臣早已守候在那里,于是回报代王,请代王安心前进。代王车驾进至渭桥,群臣都拜谒称臣。代王也下车答拜。待到众臣起来,周勃抢前一步,请代王屏退左右,想和代王私下交谈。宋昌在旁正色道:“太尉有事,尽可直说。所言为公,当众说出便是;所言为私,王者无私1周勃被宋昌一顿抢白,不觉面红耳赤,急忙跪倒在地,取出天子玉玺,献给代王。代王谦谢道:“且至代邸(邸:诸侯王到京城朝觐时的住宿之处),再议不迟1
  闰九月巳酉这一天,代王抵达长安。周勃与陈平率领群臣,再一次上书劝进。代王照例推辞一番,群臣再三跪伏固请,代王于是不再谦让,群臣皆舞蹈称贺,当即尊代王刘恒为天子,是为汉文帝。
  东牟侯刘兴居上前奏道:“此次诛灭诸吕,臣实无功,今愿奉命清宫。”汉文帝允奏,令他与太仆、汝阴侯夏侯婴一同前往。二人来到未央宫,对少帝说:“足下不是刘氏子弟,不当为帝,请立即让位1一面说,一面挥手斥退左右持戟的侍臣。左右侍臣多半散去,但尚有数人不肯退下,经宦者张释说明原委,也都放下戟退走。接着,夏侯婴叫来便舆(皇帝日常乘坐的小车),强迫少帝登舆出宫。少帝战战兢兢地问道:“你想把我载往何处?”夏侯婴答道:“请你到皇宫外面居祝”说着,令人驾车出宫,将少帝载往少府(官名,掌山海池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署住下。刘兴居又强迫张皇后迁到北宫,然后备好天子法驾,至代邸迎接汉文帝。
  汉文帝当晚入宫,行至端门(未央宫前殿正南们)时,被十名卫士持戟挡住,厉声喝道:“天子尚在,足下何人,胆敢擅入宫闱禁地1汉文帝不禁惊疑,忙派人告知周勃。周勃前来说明原委,十人方知是新天子到来,忙弃戟退下,汉文帝才得以进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
目录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1)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2)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3)
毒美人祸乱邦国(1)毒美人祸乱邦国(2)
毒美人祸乱邦国(3)毒美人祸乱邦国(4)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1)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2)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3)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1)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2)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3)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5)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6)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1)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2)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3)一本万利--吕不韦窃国始末(1)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