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向共和   》 李鸿章被形势逼成的英雄      盛和煜 Cheng Heyu    张建伟 Zhang Jianwei

  近日来华人圈内有关李鸿章是英雄是卖国贼问题争论不休,许多华人动了感情,口诸笔伐,兴师动众,大有不捉拿罪魁祸首不罢休的架子,十分热火,是大好事,也值得深思。
  华人文化儒释道的精髓孔子有“夷夏”之说,所有“夷”的东西绝对不可以,凡是“夏”的事物均必须无条件接受,不管任何情感个性理智道理,无限忠于“夏”就没有任何危险了,就不会当汉奸卖国贼了,关公岳飞等华人民族英雄绝对是“夏”的代表。李鸿章在丧
  权辱国割地赔款的许多条约上签字,绝对不是“夏”的行为,不管任何形势背景,不管有无道理,不管有利无利,一定属“夷”的范围,李鸿章做卖国贼是没有选择的。
  古代华人社会没有与世界交流及发展发达的内因和外部动力,只要稳定不变就是好事,关公岳飞等华人民族英雄的作用非常大,大到十几亿华人生活在中国大陆都不会分裂,这是世界奇迹,其代价是牺牲华人的个性潜力创造力生产力,没有力量与西洋为代表的八国联军抗争,甚至连东洋小日本也打不过,只能割地赔款,李鸿章就有用武之地了,李中堂大人处处为保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呕心沥血,总算留住了我大中国的根基,才能有中国的今天,你说李鸿章是不是被形势逼成英雄。
  当今华人社会不发展经济文化文明就没有出路了,华人传统文化上愚忠愚孝的民族英雄对发展生产力不利,是到重新认识华人古代民族英雄与卖国贼的时候了。
  中国要想发展生产力,要想与世界做生意,要想与世界接轨,就必须改变华人传统文化闭关自守平和不变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要改变华人传统民族英雄的说法,岳飞等人在华人历史的地位是一定要复杂化了,不但岳飞的英雄形象会改变,其他许多古代华人民族英雄如关公等今后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反而华人民族的“罪人”与卖国贼倒更有现实意义。
  当今华人社会需要会与世界交流,会与各国谈判,会随机应变,会放眼世界的民族英雄,细数华人历史,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大多是华人民族的“罪人”与卖国贼,秦侩是一个,秦侩高瞻远瞩,明知宋朝不是金人的对手,力挽狂澜,谈判主和,赢得了南宋的偏安,应该是华人民族的英雄而不是罪人,反观岳飞,不识时务,顽固不化,很难看出有可取的地方,当然从华人忠孝的角度,岳飞是华人民族的大英雄,这是华人反应如此激烈的原由。
  中国大明王朝的郑和三宝太监七次下西洋南洋,甚至有环球航行的说法,克服了华人海洋恐惧症,广泛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应该是华人民族的大英雄,应该大树特树,但郑和三宝太监在华人文化历史上始终被边缘化,比关公岳飞的英雄形象要差十万八千里,华人社会过去需要关公岳飞的愚忠愚孝的民族英雄来稳定生活,华人社会现在需要郑和三宝太监大民族英雄领导广大华人走向世界,要为中国沿海民众前仆后继向世界进军拍手称快,他们才是华人民族默默无名的英雄。
  中国大清王朝的李鸿章是华人民族的大英雄,与义和团相比,李中堂大人就聪明的多,又知洋务,又识谈判,又能摆平清王朝,还能代表华人民众利益,有放眼世界的胆识,在当今中国走向世界的征途上,李鸿章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不能只因他是满清的朝臣与洋人签割地赔款的条约而视为华人民族罪人,中国当时有千千万万个李鸿章就有希望了,假如中国今天有几百万个李鸿章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华人民族与华人文化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允许华人个人有自己的主见,即使有个人的意见也不允许表达出来,在当今中国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形势下,华人文化民族许多古老的统一的概念如李鸿章做卖国贼一定要有争论的,是合情合理的,对广大华人来说,死抱着华人文化古老的统一的概念不放,不利发展,不利开放,不利经济发展,不利走向世界,李鸿章何尝愿意做卖国贼,只是形势所逼,不得不做英雄。当今中国人不发展经济,不走向世界就没有出路,争先恐后主动与洋世界交往,不都在做英雄吗。□胡祈(美国纽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大型60集历史剧同步图书《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美化李鸿章?相关图书即将出版
《走向共和》两极争议白热化 导演张黎解迷津《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称:愿为李鸿章负责
南方周末:《走向共和》的内幕故事第一章 修园子(一)
第一章 修园子(二)第一章 修园子(三)
第一章 修园子(四)第一章 修园子(五)
第一章 修园子(六)第二章 洋务运动(一)
第二章 洋务运动(二)第二章 洋务运动(三)
第二章 洋务运动(四)第二章 洋务运动(五)
第二章 洋务运动(六)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二)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三)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四)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五)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六)第四章 一局双赢(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