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下一站,中國   》 第41節:第四章.百年現代轉型的最後一環(1)      陳季冰 Chen Jibing

  第四章.百年現代轉型的最後一環
  我們曾經以為,中國的現代化是一個單純的經濟科技問題。在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隨着各種社會矛盾的日積月纍,我們終於認識到,現代化是一項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領域的龐大而復雜的社會綜合工程。並且,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在未來30年內它將越來越集中表現為政治領域的問題。
  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正確地指出,對中國而言,政治創新至少包含有三個層次的意義:其一,改革現有的政治機製來推動和配合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第二,改革現行制度來適應新的情況,消化社會經濟變遷給政治體製構成的壓力而求得本身的可持續發展;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就是通過制度創新來建設新型的國傢制度。鄭永年認為,宏觀地看,可以把到目前為止的改革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是經濟改革為主,政治改革為輔;第二階段(自十六大以來)是社會改革為主,政治改革為輔。應當看到,這些改革雖然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但它的局限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改革開放30年的今天,中國社會已經積聚了巨大的變革能量,越來越多的因素在衝擊着以往的漸進改革模式。目前的問題和挑戰已經不是以往具有防守性的改革和局部性制度調整所能應付的了,國傢層面上的制度供應不足已成為中國政治所面臨的最具有根本性的問題。不過,雖然經濟和社會改革本身不是也不能替代政治改革,但這些改革對政治改革極其重要。如果說政治改革的最終目標在於民主化,那麽經濟和社會改革的意義在於為未來的民主政治打下一個經濟社會基礎。沒有這樣一個基礎,民主政治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和機會。這已經為民主發展的歷史所證實。(見鄭永年《中國制度創新的核心當為政治改革》,新加坡《聯合早報》2006年12月20日。)
  政治與社會,其實就是一個上層與下層的問題,衹有上層推動與下層承接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政治改革纔有可能少走彎路。鑒於這是一個異常宏大的課題,這裏衹能擷取一些細小的片段展開我們的討論。
  1.一個誕生中的業主委員會
  上海中心城區有一個經過10年開發、目前已經頗具規模的超級居住小區,按照規劃,到全部建成並售完時,小區內將有不下5萬居民。到2004年,這個小區已完成大部分開發,購房並入住的業主也超過了法定的百分比。根據相關法規,小區從當年開始在所有業主中進行民主選舉,在此基礎之上將誕生首屆業主委員會,以行使對小區物業的管理權。
  不過,由於業主數量實在過於龐大,不同人有不同的意見主張,公說公理,婆說婆理,有些主張背後顯然還隱藏着部分業主個人牟取私利的欲念,業委會的選舉工作進展得十分艱難和緩慢,甚至幾度陷入停滯和僵局之中。
  實際上,因為規模很大,小區裏居住着從事各行各業的業主,他們中有相當多的專業人員--有成功的企業經營者,也有法律界專傢,還有為數不少的傳媒界人士。按理說,從這麽多社會"精英"中遴選出幾位有責任心的業主代表,構成一個既有專業水平、又有管理經驗,同時兼具資歷人望的業主委員會,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業主代表選舉之初,小區居民對未來的自治管理很有信心。
  然而,隨着選舉的深入,與上述這些最初的意想完全相反的現象開始出現,並令人十分煩惱。首先是能力與意願的反差:那些被公認為最有能力擔任業主代表、入選業委會的人大多因為職業生涯和社會工作繁忙而普遍表現出對參與業主委員會意願冷淡;其次是道德水準與責任的背離:雖說衹是一個小小的業委會選舉,可選舉活動中也出現了不少勾心鬥角的事情,而且還伴隨着不同想法和情緒之間的碰撞,需要大量耐心的說服工作,有時甚至會在不經意間挫傷鄰里感情。一些被公認為道德責任感強、為人正派、性格梗直的"清流之士"或出於對現狀失望,或不願嚮違背個人處世原則的東西妥協,相繼退出業主代表的選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1)第2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2)
第3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3)第4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4)
第5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5)第6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6)
第7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7)第8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8)
第9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9)第10節:楔子."中華復興"與"大國精神"(10)
第11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第12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2)
第13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3)第14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4)
第15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5)第16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6)
第17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7)第18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8)
第19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9)第20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0)
第21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1)第22節:第一章.現代化的精神歷程(12)
第23節:第二章.改革需要再出發(1)第24節:第二章.改革需要再出發(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