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季羨林談人生 》
第41節:漫談倫理道德(4)
季羨林 Ji Xianlin
老子《道德經》中在幾個地方都提到天、地、自然等等。他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在這一段話裏老子哲學的幾個重要概念都出現了。他首先提出"道"這個概念,在他以後的中國哲學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這裏的"天"顯然不是有意志的上帝,而是與"地"相對的物質性的東西。這裏的"自然"是最高原則。老子主張"無為","自然"不就是"無為"嗎?他又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五章)
明確說天地是沒有意志的。他又說: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道德不發號施令,而是讓萬物自由自在地成長。總而言之,老子認為天不是神,而是物質的東西。
幾乎可以說是,與老子形成對立面的是孔子。在《論語》中有許多講到"天"的地方。孔子雖然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在他的心目中是有神的,衹不過是"敬鬼神而遠之"而已。"天"在孔子看來也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孔子關於"天"的話我引幾條: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幹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等等。孔子還提倡"天命",也就是天的意志,天的命令。自命為孔子繼承人的孟子,對"天"的看法同孔子差不多。他有一段常被徵引的話:
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其所不能。
在這裏,"天"也是一個有意志的主宰者。
也被認為是儒傢的荀子,對"天"的看法卻與老子接近,而與孔孟迥異其趣。他不承認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最高主宰者。有的哲學史傢說,荀子直接把"天"解釋為自然界。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確的解釋。荀子主要是在《天論》中對"天"做了許多唯物的解釋,我不去抄錄。我想特別提出"天養"說:"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意思是說人類利用大自然養活自己。這也是很重要的思想。多少年前我曾寫過一篇論文《天人合一新解》,我當時沒有註意到荀子對"天"的解釋,所以自命為"新解",其實並不新了。荀子已先我二千多年言之矣。我的貢獻在於結合當前世界的情況,把"天人合一"歸入道德最高標準而已。這一點我在上面講天人關係一節中已經講到,請讀者參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 第2節:人生 | 第3節:再談人生 | 第4節:三論人生 | 第5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 | 第6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2) | 第7節:不完滿纔是人生(1) | 第8節:不完滿纔是人生(2) | 第9節:緣分與命運 | 第10節:謙虛與虛偽 | 第11節:做人與處世 | 第12節:走運與倒黴 | 第13節:牽就與適應 | 第14節:知足知不足 | 第15節:有為有不為(1) | 第16節:有為有不為(2) | 第17節:三思而行 | 第18節:論壓力 | 第19節:論朋友 | 第20節:論恐懼(1) | 第21節:論恐懼(2) | 第22節:愛情(1) | 第23節:愛情(2) | 第24節:愛情(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