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英烈傳   》 第四十一回 熊天瑞受降復叛 妖神大擺火竜陣      郭勳 Guo Xun    徐渭 Xu Wei

  古木深山草木荒,凄風落日黯行藏。
  足知天上羅睺顯,誰解人間烈士芒。
  石火雷光原是夢,月陰泡影總無常。
  世人欲識因緣事,火自明兮鶴自翔。
  卻說太祖曰:“陳友定為元把守汀州,近聞甚是貪殘,迫脅元臣,搔擾郡縣。我欲遣兵剿滅這廝,你們衆官意下如何?”衆官都曰:“主上不忍生民塗炭,此舉極好。”因命朱亮祖率兵五千,前伐友定,攻取浦城、建陽、崇安等縣。亮祖刻日領兵,望汀州進發,不題。卻有江西守將朱文正等,檄文來報曰:“偽漢陳友諒舊將熊天瑞,嚮守贛州、南雄、南安、韶州等郡,復負臨江之固,不肯來降,望乞興兵攻討。”太祖看罷大怒,駡曰:“熊天瑞既已請降,受了厚賞,今復背初言,據我地方,理宜討罪,以安百姓。”便令常遇春總兵,陸仲亨為副,領兵一萬,協同南昌鄧愈,合兵南下贛州。遇春得令前去。
  話分兩頭,卻說陳友定前者見陳友諒攻陷汀州,便起義兵替元朝出力,復下汀州地面。那元順帝便敕他鎮守汀州,十分隆禮他。他一朝威權在手,因迫脅福建平章燕衹不花,把他管的軍卒,俱糾集在自己部下。近地州縣新所有倉庫,俱搬運到自己傢裏來。至於一應官僚,悉要聽他驅使,稍不如意,輒行誅戮。威震閩中、福建地面,正是十分強梁。卻聞得金陵興師攻討,便與手下驍將王遂、彭時興、江大成、葉鳳計議,曰:“金陵將帥是難惹他的,我們如何迎敵?”那彭時興思量了一會,說道:“此去城東二十五裏地方有座鶴鳴山。這山四面陡絶,兩頭止有一條出路,又是巨石峻岩,路口止可以一人一馬來往。𠔌裏相傳有一個火神廟,甚是厲害。若有人在𠔌中略有聲響,驚動了火神,就是青天白日之下,他放出火騾、火馬、火竜、火鼠、火雞、火牛,不論你多少人,俱登時烈火奔騰,竟活燒熟來吃了。那地方上人若要在𠔌中砍伐些柴草,或牧養些牛馬,俱要本日投誠,先獻了三牲福禮,又於春秋二祀,將童男童女祭獻,一年之間方纔免禍。如今金陵兵來,必從這山外大道經過,我們可先遣精兵,每山口埋伏,又於牢中取出該死的罪犯五六十人,假插將軍旗號徑在山外大道稱戰。苦戰得他過,便可將功贖罪;若戰他不過,就可望𠔌中而走,引他進來,那時祇消藉火神一餐之飽。更不然,兩邊伏兵睏住他在裏面,多則半月,少則十日,命必休矣。此計如何?”那陳友定聽了,拍手大叫道:“大妙,大妙!依計而行。”正說話間,恰報朱亮祖大軍已將到鶴鳴山左近。友定便吩咐葉鳳領兵一千,埋伏山東口,江大成領兵一千,埋伏山西口,祇待炮響,兩邊伏兵齊起,不許放走一人。王遂、彭時興領遊兵三千,不時在山中前後提防接應。自己領兵五千,鎮守汀州。發出該死罪犯百名,打起先鋒旗號在山外大路截戰。若是勢力不加,便往山𠔌中逃匿,引誘朱兵追趕。衆人得令去訖。那朱亮祖一路上率了五千人馬,果是:
  旗開八面,馬列雙行。一對對整整齊齊,一個個精精猛猛。閫內用嚴,閫外用寬,真是利用張弛;望星而止,望星而行,恰好庶幾夙夜。曉得的說來東徵西討,絲毫不犯的王師;不曉得的祇道人喜神歡,春秋祭賽的佛會。
  卻有古詩形容得他: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相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藉問大將誰,便是霍驃姚。
  前軍報道:“卻是汀州鶴鳴山下。前邊金鼓齊鳴,想是有戰。”亮祖把弓刀整了一整,當先迎敵。祇見這些賊人也不打話,竟殺過來。亮祖手起刀落連殺了三十餘人,心下思量:“這一夥人,刀也不會拏一拏,分明是夥毛賊,我不如活捉幾個問他下落。”殺近前去,把一個竟活捉過來,帶在馬後。這些賊看了都拍馬而走,竟望鶴鳴山𠔌裏進去。亮祖也縱馬趕來,方纔全軍進得𠔌裏,祇聽一聲炮響,兩下伏兵俱起,東有葉鳳,西有江大成,密密層層將兩頭山口把定。亮祖便傳令:且下了馬,另思計議。便帶過那活捉的人問道:“這是甚麽去處,有何去路?你若說個明白,便放了你。”那人備細把火神廟吃人厲害的事,並他們一班俱是死罪犯人,假拽旗號引入𠔌中的緣由,告訴了一番。亮祖便說道:“既然如此,你們衆兵俱不可聲響。且各隊埋鍋造飯,衆軍都可飽餐了,便着三百精兵,隨我步行前後探望些出門入戶的路頭;一邊整齊潔淨祭品,待我到廟中祝告,也看這神道是甚麽光景,何以如此行兇。”吩咐纔罷,祇見那犯人指道:“山頂上紅焰焰的火騾、火馬等物,不是精怪來了麽?將軍可自打點應付他。”亮祖便叫三軍一齊都跳上馬,不要心驚,就如上陣,也迎他一回再作計較。方說得完,看他殿中烈烈熾熾殺奔一陣,火焰、牛、馬、竜、蛇等物出來,中間擁着一個緋袍、金冠、紅發、赤臉的妖神,騎着一條火竜,竟嚮朱軍陣上趕來。亮祖定着眼睛拈弓搭箭,把那衝鋒的火馬一箭射中腫,那馬僕地便倒。這個妖神吩咐隊下小鬼把那箭拔了來看,是什麽人如此無禮。小鬼得令把箭拔來,細看了朱亮祖三字。那神便道:“我道是誰,快回殿中去吧。”原來上陣的箭恐怕人來爭功,那箭上都刻着某人的名字。這個火神所以曉得是朱亮祖。頃刻之間,山色仍舊清霽。亮祖也下了徵鞍對衆軍曰:“這箭雖退了這陣火神,但不知還是禍還是福,我們還須上山到殿中探望一番。祭品倘或齊整即可隨用。衆軍還須各帶利器,以備不測。”衆人聽了,俱說耳朵裏也不得聞,眼睛裏也不曾見,要都跟隨了元帥上山,到廟中探望。
  亮祖當先大步的走,行有一裏多路,卻是山腰光景,造有一個亭子,匾額上寫着“天上羅睺”四字。自此直上俱是大塊的火石砌成,約有一丈多闊路道。兩邊都是鬆柏的皮,卻又似榴樹的葉。指着這樹問那捉來的人,他曰:“這樹嚮來傳是無煙木,火中燒着時,祇有焰卻無煙,因此人喚他做‘無煙木’。”亮祖又走了百十步,早有一陣風來,都是硫黃氣味,卻帶有腥穢之氣難擋。那捉來人便曰:“此風都叫做‘火風’。這腥臭便是時常有人不曉得的,來衝撞了神明,便燒殺他吃了。那山洞中白骨如麻,都是神道所享用的。”亮祖也不回答,祇是放開了腳步。又約有半裏地面,卻又是三間大亭子,四周把磚封砌,匾額上題着“蚩天”二字。祇一條路上去。那封砌的磚上,大字寫道:“來往人各宜自保,勿得上山,恐觸神怒。”那人便立住了腳,對亮祖曰:“元帥,到此是了。我們每當地方上祭獻,也祇擺列在此。”亮祖曰:“若是上面不可去?豈有此理!上面現有通衢大路,怎麽我們便上去不得?”那人曰:“元帥,且看那亭子上,現寫着不可上去的字,小人怎敢抵擋。”亮祖也祇是走,那些隨行的軍校也都隨從上來。又約有半裏路途,祇見萬木周遮,一亭巍立。亭子前後左右俱生有四塊萬刃插天的石壁,止有一條小路從傍可走。遠遠地卻聽見木魚響聲。亮祖心中自喜,便在亭子中立了對那罪人曰:“你道沒有人上山,緣何有木魚聲嗒嗒的響?”那人也不敢答應。亮祖再將身走上路來,恰好一個道人帶着個鐵冠兒,身上穿一領黃色道袍,手中拄一條萬年藤的拐杖,背上背四五個藥葫蘆,一步步走將下來,見了亮祖拱一拱手,曰:“將軍你要上山,可往這條路去。”亮祖正要問他說話時,他把手一指,轉眼間卻不見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節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元順帝荒淫失政 地裂山崩倒太華第二回 開瀎河毀拆民房 童謠石人一隻眼
第三回 專朝政群姦緻亂 脫脫計害芝麻李第四回 真明主應濠梁 皇覺寺太祖投生
第五回 牧牛童成群聚會 拜長老雲曇為師第六回 伽藍殿暗卜行藏 投母舅太祖安身
第七回 販烏梅風留竜駕 太祖比試逞英雄第八回 郭光卿起義滁陽 永豐縣英雄聚會
第九回 訪徐達禮賢下士 攻三江破張傢堡第十回 定滁和神武威揚 收鐵冠計取和州
第十一回 興隆會吳禎保駕 滁陽王得病歸天第十二回 孫德崖計敗身亡 巢湖軍收俞通海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敗 太祖睏天降大雨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陶安紫炁星降生
第十五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 取元兵設計得勝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福壽自刎死盡忠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顛指示 伯溫曰猿獻天書第十八回 劉伯溫法遣猿還 孫炎領命訪宋濂
第十九回 應徵聘任人虛己 葉公竜泉救月狐第二十回 棟梁材同佐賢良 趙忠投降殺鄧清
第二十一回 王參軍生擒士德 元兵掘深坑喪命第二十二回 徐元帥被睏牛塘 馮國用救回徐達
第二十三回 郭先鋒活捉吳將 雲竜攻取廣德州第二十四回 趙打虎險受災殃 二王毒酒害太祖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