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马骏说孙子兵法   》 第41节:孙子:为将之"五不要"(5)      马骏 Ma Jun

  孙子讲的为将的第三个不要是"忿速,可侮也",即不要"性情暴躁"。
  在孙子为将之道的思想体系中,很强调高级将领的性情。他多次谈到为将者,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性情急躁。例如,他说: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九地篇》)
  作为带兵打仗的将领,一定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让人感觉你幽深不可探测。同时,还要端庄持重,有条不紊。
  为将者应沉着冷静到什么程度?孙子做了解释: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九地篇》)
  冷静到,即便敌人进攻了,都要像处女那样沉静而不慌乱。直等到寻找到敌人的破绽后,再像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地反击,让敌人来不及抗拒,进而夺取作战的胜利。
  孙子一再告诫: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火攻篇》)
  作为君主,千万不要为一时之怒而发动战争;作为将领,千万不要为一时之气而出兵打仗。因为,在孙子看来,逞一时之怒气作战,会使人抛却理性,而非理智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策,都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今天的人们大概不熟悉姚襄这个人了,然而在1700多年前,姚襄可是大名鼎鼎的。
  姚襄生于331年,家在今天甘肃的陇西一带。他是羌族人,雄武盖世,好学博能,也就是说,文武双全,在本地区有很高的名望。后来,他起兵占领许昌,准备谋取关中。这个人对老百姓特别好,即便连年打仗,老百姓也愿意跟着他,非常得人心。
  后来,他的军队被前秦的军队打败。他率军民撤退,然而,前秦大将苻坚率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陕西的三原地区。苻坚与姚襄是老对手,深知姚襄性情急躁易怒。于是,便命人到阵前挑战,辱骂姚襄是胆小鬼。
  这时,姚襄兵力很弱,不能与敌人硬拼,最好的战法是以静待动,待援兵来时再作打算。可是,姚襄被苻坚骂火了,马上就披挂上阵应战。他的谋士是个叫智通的和尚,见主帅这样,力劝姚襄不要硬拼,要稳住阵脚,恢复战力,寻找有利时机再战。
  可是,姚襄却说:"二雄不能并立,希望上天不抛弃有德之人来救助黎民,我已下定决心与他们死战,你不要再劝我了!"
  姚襄真是有德的将领,出战前不仅抱一死之决心,而且连后事都交待好了。但是,他这个决策却是大错特错,因为,这个决策是建立在一时之怒基础上。结果,他很快被苻坚杀了。那一年,他仅仅27岁。
  性情急躁易怒的人,一定不要逞一时之气,影响了大事儿。日常生活有许多这样的人,一生气,做起事儿来,就不考虑后果。结果呢?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事情越变越坏。特别是一些人为一点小事,头脑发热,甚至做出激情杀人的事情,足以让当事人感到"为一时之气,成终生之悔"。孔子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马骏说《孙子兵法》序(1)第2节:马骏说《孙子兵法》序(2)第3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1)
第4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2)第5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3)第6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4)
第7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5)第8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6)第9节:我读《孙子兵法》(代前言)(7)
第10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第11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2)第12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3)
第13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4)第14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5)第15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6)
第16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7)第17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8)第18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9)
第19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0)第20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1)第21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2)
第22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3)第23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4)第24节:孙子:最高军事境界"四大字"(15)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