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怎樣把倉鼠變成化石   》 第41節:手指訓練      佚名 Yi Ming

  手指訓練
  教我彈吉他的老師說,我應該訓練一下我的手指,讓它們變得更靈巧。練習的方法是把掌心平放在桌子上輪流上下襬動每一根手指。我這樣做了,可是為什麽我發現擡動無名指要比擡動其他任何手指睏難許多?
  這個練習要比過去校園教室裏的把戲更有用。那個小把戲是讓你的朋友們把攥成拳頭的手指節放在課桌上,並讓其輪換着伸開每一根手指,同時告訴這個朋友,如果每個手指都能擡離桌面,你會給其10元錢。沒有人能夠做到——無名指會固執地留在桌面。其實上述兩種情況都受到了同樣的解剖學原理的影響……
  所需的材料
  一隻健全的手
  一個平整的桌面
  一張10塊錢的票子(正常情況下,你不會非得交出來)
  要做的事情
  把手掌平扣在桌面上,嘗試輪換着擡起每一根手指並四下襬動。然後,把所有手指的第二指節放到桌面,掌心嚮下握成拳形,試着擡伸每一根手指同時讓其他三根手指(不算拇指)的指節保持貼在桌面。現在和你的朋友打10塊錢的賭,賭他們不能把無名指從桌面上擡起伸直……怎樣把倉鼠變成化石?書房、辦公室或工作間中
  會看到的現象
  無名指的活動性將比其他手指差很多,並且在指節貼在桌面的遊戲的情況下,你會發現和其他手指不同,無名指不能擡起伸直。
  究竟發生了什麽
  手的解剖結構非常復雜。“伸肌”在收縮時負責展開或伸直手指,而“屈肌”負責讓手指彎麯。實驗中,伸開某個手指同時需要該手指伸肌的收縮、屈肌的放鬆,以及其他手指屈肌的收縮以便使其保持原位。
  這種狀態對於拇指、食指和小指都很容易實現,因為這些手指都有各自專用的伸肌。但是,中指和無名指使用共同的一組伸肌。當嘗試伸開無名指時,中指的屈肌會按照要求收縮,有效地按下中指,此時其作為公用伸肌所進行的拉伸是無效的。試着把中指和無名指作為一個整體擡起,會發現中指不再作為羈絆時事情變得有多容易。
  因為手的進化主要是為了抓握,所以彈奏樂器可能會將其生就的能力推嚮極限。卡迪夫大學專攻肌肉功能生物學的研究人員證明,手的肌肉和肌腱存在很高的可變性,這種生理學上的差異所造成的結果,似乎會意味着樂師們的成功與否。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完成同樣的手指運動。例如,大約20%的人由於在屈腱之間有一種異常的連接而在彎麯拇指時造成食指嚮內彎麯。對於受到這種影響的人,鋼琴和吉他的一些指法變得無法實現。
  另一方面,能夠熟練盲打的打字員的經驗表明,他們的受過高級訓練的靈活的手指經常可以毫不費力地分別運動。用大量時間發短信的年輕人,有着難以置信的靈巧拇指……
  中指和無名指之間的聯繫幾乎所有人都有,但是個別人具有異常的聯繫。因此,如果吝惜會損失一張10塊錢的票子,就得當心這些異常的人,以及其他一些練習手指靈活性的人和盲打打字員們的存在。
  附註:
  對於無名指的不靈活性,《新科學家》的讀者康納?紐金特有着一種不同的解釋。他說,無名指的靈巧性最差是因為它使用得最少。食指用來指點,小指在喝茶時會伸開,在開車時會用到中指,而無名指衹是在婚禮之前短暫地使用一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發泡酒的誤會第2節:麵條之謎第3節:究竟發生了什麽第4節:香蕉皮
第5節:會看到的現象第6節:鐵人第7節:黏稠的醬第8節:埃文斯(搖溶)法
第9節:蹦跳的米粒第10節:速溶咖啡的和諧音符第11節:緑色雞蛋與紫甘藍第12節:烤焦的麵包
第13節:銀襯裏第14節:盤結的“綫繩”第15節:意大利餃子(1)第16節:意大利餃子(2)
第17節:咬出來的麻煩第18節:漂浮的早餐𠔌片第19節:騙人的蘋果第20節:形態漂移
第21節:對準了再倒第22節:和弄着的東西(1)第23節:和弄着的東西(2)第24節:塑料奶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