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三編 軍事防禦(16)
董耀會 Dong Yaohui
趙登禹立即帶隊衝到喜峰口,將敵人堵住。敵坦剋試圖衝過益母河,三輛均落入中國軍隊伏設的陷井。這纔穩住了關門上的戰局。
趙旅長又親率王寶良特務營增援前綫,嚮老婆山正面之敵反攻,互為肉搏,砍死敵軍700餘人。敵人銳氣大挫,紛紛潰退。老婆山戰役,年僅36歲的營長王寶良及連長王廷立,以及郭銀錄八名排長陣亡,士兵傷亡400餘人。趙旅長受傷不退,中國軍隊士氣益振。
北望古鬆亭關,水峽東側喜峰山懸崖徐太傅城如碧玉鬥聳,歲久彌堅。西側的鬆亭山,岩腰的柞子洞,當關扼守。
11日早7時,日寇嚮中國軍隊全綫陣地炮擊3小時,到10時後又集中炮火嚮中國軍隊鬆亭山高地猛烈射擊,隨後以一團兵力嚮中國軍隊高地衝上。中國軍隊官兵拼命迎擊,激戰數小時,斃敵百餘名。終因敵機槍火力旺盛,中國軍隊傷亡過重,遂於下午3時被迫嚮後撤退。鬆亭山即被日軍占領。
下午4時,中國軍隊又組織兵力再次爭奪。將士不顧敵人機槍掃射,仍揮刀勇猛進撲,與敵人拼搏混戰2小時,斃敵二、三百名,敵勢不支,狼狽退去。中國軍隊連排長等5人陣亡,士兵傷亡百餘人。時至黃昏,終將鬆亭山長城高地恢復占有。
11日夜11時,趙登禹左翼“大刀隊”經松樹鬍同、走馬哨,出潘傢口至蘭旗地、蔡子峪
一帶,襲後杖子、小喜峰口以北16村日軍步、騎兵宿營地。佟澤光右翼“大刀隊”出鐵門關,經炮嶺、闖王臺至白臺子、刺峪一帶,襲日軍炮兵陣地。
大刀隊將士攀垣越墻,分頭摸進各村敵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掄起大刀橫砍直劈,敵人在夢中做了刀下鬼。其後,被敵人巡邏兵發現,遂鳴槍告警。
在村外,一場反包圍的拼殺戰開始了。應援的日軍包圍而來。大刀隊邊戰邊撤,撤到村外,喊殺之聲震撼了大地。中國軍隊大刀落處,鬼子人頭滾地。大刀砍壞了,就用槍托猛砸敵人。在開闊的戰場上,敵步兵、騎兵、炮兵死屍纍纍;佐官以下無一幸免。是夜殺敵千餘,大獲全勝。中國軍隊夜襲隊員也大部壯烈犧牲。
此役日軍死傷者,運回後方有百餘車。其大炮、坦剋、車輛、彈藥、輜重、糧秣損失巨大。此後,日本兵不敢脫衣大睡,頭上不僅戴鋼盔,頸上還加了一圈“鐵圍脖”,仿佛西裝硬領。日本國內報紙謂為“明治大帝練兵以來之皇軍名譽,均被宋哲元在喜峰口外剝奪淨盡也。”二十九軍喜峰口大捷,消息傳出,全國振奮。
平型關大捷的經過是怎樣的?
平型關,原名瓶形關,是山西繁峙境內明長城的一個重要關隘,自古以東控紫荊,西轄雁門而為兵傢所重視。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日軍從平津地區西進,先行攻下張傢口,然後以數路縱隊由懷來、涿鹿、宣化等地嚮淶源、靈丘、大同之綫前進,準備一舉攻下大同,遂後奪取太原。
國民黨二戰區司令閻錫山集中20多個師,佈防在雁門關長城沿綫,準備與日軍會戰。但不料日軍避開守軍主力將主攻方向直指平型關,使閻軍措手不及,致使恆山防綫全面崩潰。八路軍對日軍的平型關大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打響的。
日軍9月23日,占領平型關,24日占領團城口一綫2公裏的正面長城,另有一部占有靈丘、東河南地帶,控製了其間的30公裏通路。這時日軍坂垣率師團司令部及兩個步兵營由蔚縣嚮靈丘開進,準備實行戰略迂回,經平型關插入忻縣。敵坂垣師團在日軍中素號精銳,而且異常驕傲。他們自8月到中國之後,經天津、北京、張傢口直抵平型關,沿途未經強烈戰鬥。在坂垣看來,平型關一綫已是絶對的安全地帶,根本想不到我八路軍已於9月24日冒着大雨開進平型關地區,正準備將敵軍消滅在這個瓶形𠔌地。
9月25日,敵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的千餘人部隊攜帶輜重,由靈丘嚮平型關前進。精銳而驕傲之敵,警戒異常疏忽,我主力部隊已切斷了由南至北的交通綫,敵尚未發覺,直到我方開始射擊,敵人才反應過來,但為時已晚,等待他們的衹有全軍覆滅這條出路了。上午10點,激烈的戰鬥在5公裏長的戰綫上全面展開,直到下午1點全部戰鬥結束。是役殲滅日軍千餘名,擊毀敵汽車百餘輛,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物資。這是抗日戰爭開始後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仗。
歷代長城作戰時常用的攻守兵器主要有哪些?
中國古代長城攻守兵器,品種繁多,形製龐雜,名稱不一。這些兵器在長城的攻守戰中,互相配合,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套比較完整的攻守兵器係列。比如在攻長城時,為了偵察長城內側的敵墻,便在一輛堅固的大車的底盤和中央,樹立一根高達四到五丈的望桿,頂部造一個方形的木屋,屋外包上一層生牛皮,用來抵擋矢石,墻壁上開有了望孔觀察着城內的情況。木座可以用轉動的轤轆上下升降。為了攻關城,就製造木車、木牛車,尖頭木驢以及通過城壕的橋;接近城墻後,就挖地道,這就有了挖掘械;為了打開關門,就有撞擊器;為了攀登城墻,就有了各種雲梯、多層攻城塔、攻城車;為了從遠處殺傷守衛長城的士兵和摧毀長城上的防禦措施,就有了拋石機、巨型弩等等。這些長城攻守兵器大多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隨後逐漸增多和完善。隨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又出現了火器。從此在長城的攻守戰中,除了刀光劍影之外,又增加了彌漫的硝煙,演出了許多更為威武雄壯的戰爭場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
|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3) | 第一編 歷史沿革(4) | 第一編 歷史沿革(5) | 第一編 歷史沿革(6) | 第一編 歷史沿革(7) | 第一編 歷史沿革(8) | 第一編 歷史沿革(9)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0)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1)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 第二編 建築遺存(3) | 第二編 建築遺存(4) | 第二編 建築遺存(5) | 第二編 建築遺存(6) | 第二編 建築遺存(7) | 第二編 建築遺存(8) | 第二編 建築遺存(9)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0) | 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