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圓通的人際關係   》 八口吹牛      曾仕強 Ceng Shijiang

  拍馬屁的對象是別人,吹牛主要是吹自己。吹牛也包括很多意思:凡是自己表現得與衆不同的地方,就將其放大,這就是吹牛;凡是把自己碰到的倒黴事都推給別人的,也是一種吹牛的方式。一個人要適當地奉承一下別人,適當地吹噓一下自己,但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要吹破了。最容易吹破的就是“第一人”這三個字,很多人宣稱自己是某方面的第一人,結果很快就被戳破了。又沒有正式比賽,你憑什麽就號稱自己是第一人?
  要自己肯定自己
  七術打馬和八口吹牛是人際關係的技巧,用得合理就能發揮很大功效,但太過分了,衹會傷害自己。
  一個人應該謙虛,卻不可以看輕自己。這兩者並不矛盾,可以相輔相成。看得起自己,是對自己有一份期待,是給自己一份激勵,也是給自己一些鞭策。謙虛不自滿,是對人的一種態度,讓人傢樂於親近,更願意幫忙。
  對自己有信心,還要謙虛地不斷充實自己,纔是真正看得起自己。
  讓別人來贊揚你
  有些話,衹能說別人而不能說自己。比如,說別人“你是最棒的”,沒關係;說“我是最棒的”,那你就完了。我們恭維別人可以,千萬不要捧自己,最好是讓別人來捧你。真正會吹牛的人,都是通過別人來吹,而不是用自己的嘴巴來吹。
  有個老闆,把所有幹部召集起來開會,說:“我比你們辛苦,知道嗎?你們以為老闆好當?你們下了班還可以看電視,還可以陪小孩做作業,我沒有時間。你們看電視時我在製訂計劃,你們陪小孩的時候我還在處理公務……”
  可是,這話一說出來,所有的幹部都不以為然,心裏想:“既然你那麽辛苦,幹脆不要做了。你那麽辛苦幹什麽?”甚至有人想:“你那麽辛苦,那換我當老闆好了,我不會像你那麽辛苦的。”
  聰明的老闆要想表揚自己,要通過得力幹部的嘴。比如在會上,一個得力的幹部站起來說:“各位,我告訴你們,我偶爾有事情去找老闆,不管是晚上幾點,他都在處理公務,不像我們在傢裏看電視,照顧小孩,老闆比我們辛苦多了。”而老闆還要謙虛地說:“那衹是偶爾一兩次而已。”這樣,所有人都說這個老闆了不起。
  紅花要有緑葉配,自吹自擂毫無作用。有些話,別人說可以,自己打死了也不能說,說了衹有反效果。朋友時常會起到代言人的作用,就像在家庭裏面,爸爸媽媽常常互為代言人一樣。如果爸爸對兒子說:“我這麽辛苦都是為了你。”兒子聽了一般不會感動,而媽媽說的反而有效:“你看我們可以輕鬆地聊天,而爸爸還在忙,爸爸這麽辛苦是為誰啊?為我們。”爸爸對孩子說:“你看,媽媽整天在傢,好像媽媽沒有什麽能力,實際上,媽媽處理傢事比我辦公還辛苦。”這樣,小孩子會很感動。如果媽媽說:“我做傢事很辛苦。”小孩子會想:又開始嘮叨了,真煩。
  一個會吹捧自己的人,往往通過自己的好朋友來達到目的。諸葛亮從來沒說過自己料事如神,都是他的朋友幫忙宣傳的。一個人要自己吹噓自己,就說明他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吹牛,一定要預計好程度,過頭了就會産生反效果,那就鬧笑話了。
  如果你到別人傢裏,主人請你吃飯,你就不要老談自己的事情,那表示你目中無人。吃飯的時候最起碼講兩句恭維話:“哎呀,我本來是來談事情的,想不到讓嫂子多勞了。”這樣,女主人就很開心。如果你說:“這個菜太好吃了,在飯店絶對吃不到。”這就有點像挖苦了。有時候,恭維話說得太過分,就會變成挖苦。
  現在很多人一看到男的就喊“帥哥”,看到女的就喊“美女”,那就表示中國沒有帥哥和美女。本來一個人長得不錯,你說她美若天仙,那別人看了,會覺得不過如此。這就是期望太高産生的心理落差。
  我們捧別人,要捧到大傢都不會感覺到難過;捧自己,要使自己能夠被別人所接受。
  吹牛要適可而止,吹過頭了,“牛皮”就會破掉。不要動不動就給自己加個“最”字,這種“牛皮”最容易戳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引言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1)中西方的人際關係大不相同(2)人際關係需要倫理道德規範
首先要瞭解中國人的特性聽話不如“看”話“隨便”並不隨便不反對並非贊成
先弄清對方是誰小心纔不會上當凡事都追求合理圓通而不圓滑
遇事先求自保(1)遇事先求自保(2)就怕吃虧上當衹愛占小便宜
自私又愛面子正視自己確定自己要做什麽樣的人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以實實在在為做人的準則善待他人待人需要誠心待人需要友善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