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41節:之四 為人生尋找坐標(3)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經典的價值其實就在於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什麽樣的心靈坐標係,中國的經典往往是以一些非常簡單樸素的句子,在說一些恆久的、雋永的道理,也就是說,我們一切對於外在的反應都起始於自己的心。
  哪些人敢說能看見自己的內心?我們每天忙碌,讓我們根本沒有時間看自己的心靈所在。
  我們看的是他人的標準,我們會和同事比,我的薪水是不是比他高;跟同學比,我現在的住房是不是比他大;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分數考得夠不夠好;拿自己的容貌跟朋友比,是不是比她更漂亮、年輕。
  我們做完所有跟他人的"比"之後,我們的心何在呢?我們還能夠看見自己的心嗎?心靈的安靜是很美好的事情。
  水能照見世間萬物,但是水衹能在一種情況下照見,那就是"止"的時候。
  即使再忙碌,在一年之中,人也應該有兩個時候是心靜如水的:一個是過年,一個是生日。
  過年的時候想想一年中有多少得與失;生日的時候想想一歲過去,有多少歡欣與遺憾,這就是我們心靜下來後看到的自己。
  推而廣之,是不是每一天我們都能夠給自己一個心如止水的時刻,去問一問自己離心中的理想還有多遠?從腳下到達理想還有幾步路要走?中國儒傢的經典,包括道傢的經典,有一個特點,就是知易行難。
  說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卻很難做到,這個世界上最樸素的東西往往是最難做到的。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江水日日東流,這些現象我們都熟視無睹了,但它是永恆的。
  人心最樸素的道理都在於自我省察,而不在於他人與社會準則的約束。
  這就是《論語》為什麽提出"君子日三省乎己"。
  這裏的"三"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而是指多次的反省。
  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天多次問自己的內心,我做到什麽了。
  大傢可能會覺得生活這麽匆忙,每天還要這樣檢討自己,是不是很纍?但是孔子有這樣一句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躬"就是反躬於內心,"自厚"是指自己做人厚道一點,對自己苛刻一點,總在檢點自己的內心,就會"薄責於人",你對別人的責怪就會少一點;當你少責怪別人多檢討內心的時候,"則遠怨矣",別人就不會抱怨你了。
  誰都不希望他人總在指責我們,那麽,如何才能不遭受別人的指責呢?就是多看看自己的心。
  關於這個"日三省乎己",孔子說了幾句話進行解釋,這些話對現代社會的人來講也很重要。
  第一句,"為人謀而不忠乎",人人在這個社會上行走,都有自己的一份職業,不管我們為社會還是為一個機構去做工作,都是"為人謀",謀劃做事;"而不忠乎",我忠於自己的職業道德了嗎?忠於職守了嗎?我是在盡心盡力做事嗎?也許有人會說,"忠"是一個很傳統的概念,今天已經沒有皇帝了,似乎我們也用不着這種愚忠了。
  但我們從字形上來看"忠"這個字,上面一個當中的"中",下面一個心,也就是說,"中心"為"忠"。
  真正的忠誠,是忠誠於自己內在的良知,不是忠於一個帝王,不是忠於一種制度,不是忠於社會的標準;真正的忠誠,需要良知的保障,用我們民間的話來講,就是你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第二句,"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你與朋友間的交往,是不是做到"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真正重"然諾",用自己的姓命來守住信譽,可以做得到嗎?第三句,"傳不習乎",今天這個傳播環境、傳播時代,我們可以去讀書、看報、看電影,與朋友交談,這都是"傳";成為自己的叫做"習"。
  四面八方的信息、資訊都在我們的生活裏,但是它真正成為自己的了嗎?我們學習時講究預習、溫習、復習,在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裏,衹有把外在的信息用自己的心靈去加工,轉化成自己的生命,這纔叫傳而又習。
  我們每天接收到那麽多知識,有溫習過嗎?讓它化成自己的內在了嗎?所有這些問題,離我們遠嗎?其實都在今天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