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莊周的歡樂生活禪:人間莊子   》 第41節:心理暗示有積極面和消極面(2)      吳建雄 Wu Jianxiong

  書生聽完,拿着竹竿練起來;他必須努力,因為寒蟬關係着他心上人的命運。一開始,他心急如焚,連一個球都纍疊不起,後來,在駝背老人的安撫下,他慢慢練習,可以纍疊起兩個小球了。他一天天練着,到了第三個月,他漸漸放下心中牽挂,一心與天地大同;到了第四個月,他終於可以纍疊起五個小球了。第四個月剛好是夏末秋初,樹上的夏蟬都死去了,衹剩下寒蟬還在鳴叫。
  書生輕而易舉就收穫了寒蟬。他把寒蟬捧在手心,發現寒蟬抓着一個紙團,紙團上寫着:"傢中有事,我需回傢一趟。"看到心上人的字跡,書生纔放下心頭大石。他快馬加鞭趕回傢,發現女子正給他準備豐盛的晚飯。書生一問,纔知道是女子的弟弟中了舉人,作為姐姐,她當然要回去慶賀。書生至此明白,夢到寒蟬並非意味着厄運,一切都是心魔。
  心魔,其實就是心理暗示。《達生》是《莊子》中敘述寓言最多的一篇,十三個寓言故事羅列在一起,每個故事基本都和心魔有關。於是,在《達生》中,生活成了一場行為藝術。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往往是因為外物給予了他多大幫助,關鍵是他有堅定的信念,有了這樣的心理暗示就好比多了個守護神,會時刻保佑着你。
  《達生》中有個關於遊泳與潛水的故事。遊泳,是通過運動不讓身體下沉,漂在水面依然呼吸順暢;而潛水,則是把全身鑽入水底,潛伏多時後再探出水面。
  如果說遊泳是屬於人對水的剋服,那麽潛水則是人對水的統治。於是,莊子說,會遊泳的人要去學習才能懂得撐船的技術,而會潛水的人不需學習就可以撐船,並且要比學過撐船的人更熟練。這是為什麽呢?因為會遊泳的人去撐船,其實依然是在與水對抗,衹不過是藉用船去剋服水,人與水的關係依然是相對的;而會潛水的人去撐船,由於他對水已毫無恐懼,水已經成了他身體一部分,水性跟他一體,所以無論漩渦還是暗礁,他都不怕。這種不怕,就是自信。因為自信,所以無敵。
  心魔積極的一面叫自信,不積極的一面就是擾亂正常行為的惡念了。賭博的人,如果用瓦片去做賭註,他的技巧會十分高超;如果用帶鈎去做賭註,他的心裏就會有疑懼,動作就變形了,技巧就顯得不那麽專業了;而用黃金做賭註的人很容易頭腦發昏,心煩意亂。其實他掌握的技巧是一樣的,但由於賭註不同他的發揮不同,賭註越貴重他發揮越糟糕。這就是心魔的紛擾。人對貴重物品會不由地産生顧惜的心理,有了這樣的猶豫,用出來的技巧笨拙就不奇怪了。
  輕微的心魔能攪亂行為,嚴重的心魔則能損壞身體,疑神疑鬼就是自取滅亡。
  齊桓公在一片草澤中打獵,管仲替他駕車。突然桓公大叫起來,緊緊拉住管仲的手說:"仲父,剛纔你看到了沒有?你見到了什麽?那個鬼影是誰?"管仲一臉迷茫,說:"什麽都沒有啊!"桓公打獵回來,因此疲憊睏怠而生了病,好幾天沒出門。
  沒多久,齊國有個叫告敖的道士對齊桓公說:"依我看來,大王您是自己傷害了自己。我聽說你看到鬼影,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鬼又怎麽能傷害你呢?我覺得大王您是內心過於憂鬱了,一憂鬱,精魂就會離散在身體之外,這時你就會對來自外界的騷擾缺乏足夠的精神力量去分析和理解。鬱悶的氣上通而不能下達,人就容易發怒;如果這樣的憂鬱之氣能下達而不能上通,人就容易健忘;如果既不上通又不下達,憂心忡忡,那就會生病。"桓公一聽,心裏舒服了些,問:"這樣說來,世界上難道沒有鬼嗎?" 告敖說:"有啊!當然有鬼。在水中骯髒的污泥裏有叫履的鬼,在廚房的爐竈裏有叫髻的鬼,在門戶內的各種煩攘裏有名叫雷霆的鬼,朝東北的墻根下有名叫倍阿鮭的鬼在跳躍,在朝西北方的墻下有名叫攻入陽的鬼住在那裏。水裏有水鬼罔象,丘陵裏有山鬼,在大山裏有山鬼夔,在郊野裏有野鬼彷徨,在潮濕泥濘的草澤裏還有一種名叫委蛇的鬼。"桓公一聽,趕緊又問:"那種叫委蛇的鬼長什麽樣?"告敖說:"委蛇的身軀跟車輪一樣大,和車轅一樣長,穿着紫色的上衣,戴着紅色的帽子。他最討厭聽到雷車的聲音,一聽到這樣的聲音就兩手捧着頭站着。能見到他的人是應該能成為霸主的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文藝出版社
第1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1)第2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2)第3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3)
第4節:蝶舞翩躚幻亦真(1)第5節:蝶舞翩躚幻亦真(2)第6節:安時處順不為哀樂所睏(1)
第7節:安時處順不為哀樂所睏(2)第8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1)第9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2)
第10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3)第11節:平常心是大智慧(1)第12節:平常心是大智慧(2)
第13節:平常心是大智慧(3)第14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1)第15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2)
第16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3)第17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1)第18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2)
第19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3)第20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4)第21節:修剪矯作易傷身害命
第22節:管教而不能施暴(1)第23節:管教而不能施暴(2)第24節:智慧在紂即為虐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