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杂家 》 劉子 Liu 》
兵術第四十
劉晝 Liu Zhou
太古淳樸,民心無欲。世薄時澆,則爭起而戰萌生焉。神農氏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後蚩尤強暴,好習攻戰,銷金為刃,割革為甲,而兵遂興矣。黃帝戰於涿鹿,顓頊爭於不周,堯戰丹水,舜徵有苗,夏討有扈,殷攻葛伯,周伐崇侯。
夫兵者,兇器,財用之蠹,而民之殘也。五帝三王弗能弭者,所以禁暴而討亂,非欲耗財以害民也。然衆聚則財散,鋒接則民殘,勢之所然也。故兵貴伐謀,不重交刃。百戰百勝,非用兵之善也。善用兵者,不戰而勝,善之善也。王者之兵,修正道而服人;霸者之兵,奇譎變而取勝。
夫將者,國之安危,民之性命,不可不重。故詔之於廟堂,授之以斧鉞。受命既已,則設明衣,鑿兇門。臨軍之日,則忘其親;援枹之時,則忘其身。用能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君於後。以全國為重,以智謀為先。故將者,必明天時、辨地勢、練人謀。明天時者,察七緯之情,洞五行之趣,聽八風之動,鑒五雲之候。辨地勢者,識七捨之形,列九地之勢;練人謀者,抱五德之美,握二柄之要。五德者,智、信、仁、勇、嚴也;二柄者,賞罰也。智以能謀,信以約束,仁以愛人,勇以陵敵,嚴以鎮衆;賞以勸功,罰以懲過。故智者,變通之源,運奇之府也。兵者,詭道而行,以其製勝也。是以,萬弩上彀,孫臏之奇;千牛俱奔,田單之策;囊土壅水,韓信之權;曳柴揚塵,欒枝之譎;舒軍豕突,尹子之術;雲梯煙浮,魯生之巧。用奇出於不意,少可以挫多,弱可以折強。況夫以衆擊寡,以明攻昧。
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就下;兵之勢,避實而擊虛,避強而攻弱,避治而取亂,避銳而擊衰。故水因地而製形,兵因敵而製勝,則兵無成勢,水無定形。觀形而運奇,隨勢而應變,反經以為巧,無形以成妙。故風雨有形,則可以帷幕捍;寒暑無形,不可以關鑰遏也。是以,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如畏雷電,擊無常處;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如尋寰中,不見其際。視吾之謀,無畏敵堅;視吾之堅,無畏敵謀。以此言之,不可不知也。夫將者,以謀為本,以仁為源。謀以製敵,仁以得人。故謀能製敵者,將也;力能勝敵者,卒也。將以權决為本,卒以齊力為先。是以,列宿滿天,而明不及朧月者,形不一、光不同也。虎兕多力,而受製於人者,心不一、力不齊也。萬人離心,不如百人同力;千人遞戰,不如十人俱至。今求同心之衆,必死之士,在於仁恩洽而賞罰明。胥靡者,臨危而不懼,履冰而不慄,以其將刑而不憂生也。今士搶白刃而不顧死,赴水火而如歸,非輕死而樂傷,仁恩驅之也。將得衆心,必與同患:暑不張蓋,寒不禦裘,所以均寒暑也;隘險不乘,丘陵必下,所以齊勞逸也;軍食熟然後敢食,軍井通而後敢飲,所以同饑渴也;三軍合戰,必立矢石之下,所以共安危也。故簞醪註流,軍士通醉;溫辭一灑,師人挾纊。苟得衆心,則人競趨死。以此衆戰,猶轉石下山,决水赴壑,孰能當之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提要 | 清神第一 | 防欲第二 | 去情第三 | 韜光第四 | 崇學第五 | 專學第六 | 辯樂第七 | 履信第八 | 思順第九 | 慎獨第十 | 貴農第十一 | 愛民第十二 | 從化第十三 | 法術第十四 | 賞罰第十五 | 審名第十六 | 鄙名第十七 | 知人第十八 | 薦賢第十九 | 因顯第二十 | 托附第二十一 | 心隱第二十二 | 通塞第二十三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