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琮式瓶      馬未都 Ma Weidou

  北宋官窯比較罕見,因為宋徽宗執政的時間衹有二十幾年;又經過靖康之難,很多東西都毀掉了;再加上一千年時間的淘汰,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窯非常罕見。
  我在十多年前曾經見過一個。北京翰海的第一次拍賣會上,有一個官窯瓶子。這個瓶子最早在揚州文物商店收藏,那次拿出來拍賣。這瓶子有一個名字,叫“琮式瓶”。“琮”是一種玉禮器,古代大量使用。大部分人很容易把這個字念錯,念成“宗”,應該念“從”。琮和璧是古代最重要的玉製禮器,琮用來禮地,璧用來禮天;琮外方內圓,璧外圓內圓。琮式瓶,就已知的資料來看,全世界衹有四件,一件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一件在英國大衛德基金會,一件在臺北故宮,最後一件就是這件。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裏都沒有收藏這樣的琮式瓶。當時很多專傢都認為這件東西可能不真,也可能是明代燒造的。我就比較執着地認為它一定是真實的,就是北宋的,我們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它,非常幸運。
  北宋的琮式瓶在工藝上有很多特徵,容易被我們忽略。它是一個內圓外方的瓶子,你從裏面看是圓的,從外面看是方的。南宋以後,工藝上就可以燒造外方內方的瓶子了。陶瓷工藝中,拉圓非常容易,擱在輪盤上,隨着輪盤一轉,立刻就能拉成圓形。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要一點點拼接起來。北宋時期的工藝還不夠先進,所以要先拉成一個圓,然後單做四個三角,粘在四個角上,最後挂上釉去燒。我首先從工藝角度上看,認為這個琮式瓶是北宋的藝術品。
  當時還有很多人不認為它是北宋的,總覺得是後人仿的。我們要知道,仿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一定要有主觀的願望,就是我為什麽要仿。比如,我就想造假。歷史上也確實有這種人,就是想造假,造出來顯示個人的成就,沒有其他目的。那麽,絶大部分人造假的目的都是為了贏利。在贏利的前提下,就有一個成本問題。如果造假成本高於真品成本,就不會贏利,造假也就不會存在了。這個原因導致歷史上所有造假都集中在收藏熱的時期,就是我們說過的北宋、晚明、康乾盛世、同光中興到民國初年以及現在。那麽,宋代官窯,在宋代沒有人去造假,沒有這個必要。到了明代,晚明時期的收藏中,追逐的對象不是宋瓷,所以也幾乎沒有造假。到了康乾盛世,尤其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對宋代官窯非常感興趣,所以摹製了很多。清代宮廷主要是摹製,不追求一模一樣,就追求形似,意思到了就可以。所以,雍正時期大量仿官窯的器物上,就寫着“大清雍正年製”,說明本朝喜歡這種審美風格,跟完全欺世的造假有本質上的區別。那麽從這點推斷,這件琮式瓶的古拙肯定在明代以前,可是明代以前沒有造假的動機,所以我就認為它是真實的。後來,這件琮式瓶被拍賣,現在在一個收藏傢手裏,被公認是北宋官窯。
  從這件事上可以感悟到什麽呢?很多時候真理其實就在少數人手裏,而不在多數人手裏。當你的道行深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你鑒定的這個東西的真實面目。問題出在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人,手裏拿着一個大瞎活兒,但還堅定地認為是真的。如果你沒有這個本事,還非得要這麽認為,那就出問題了。我覺得收藏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覺得有把握,那就堅定地認為真理在你手裏;但當你沒把握的時候,就不應該執迷不悟。簡單地說,瞎子拿一個瞎活兒,就更瞎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甘肅彩陶秦磚漢瓦文物的證據—馬鐙秦兵馬俑(1)秦始皇的貢獻
漢俑市場上的陶俑釉陶唐三彩唐人愛馬唐三彩馬
陶與瓷的區別瓷器的優勢原始青瓷三國兩晉南北朝動物造型流行虎子
唐朝盛世南青北白南青—越窯北白—邢窯長沙窯 魯山花瓷法門寺秘色瓷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