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觀音菩薩傳奇   》 第四十回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曼陀羅室主 Man Tuoluoshizhu

  話說菩薩自從解救吳璋毒蛇咬足之厄,便一路雲遊,來到粵海之濱,見此地蠻夷雜處,風俗遠非蘇杭等地可比,故塵劫也較為深重。蠻煙嵐嶂固然毒厲,最近海中還出了一件怪物,為民間大害。
  觀世音菩薩暗想:“雖然塵劫已註定了,顛撲不開,但得方便處總要給他們些方便。那海中怪物,我不替他們除去,還有誰能除它呢?”
  於是便化身為一個漁人,來到海濱,結那寶索金鈎,預備擒那怪物。你道那怪物是怎樣的-件東西?且待我細細說來。
  那東西似魚非魚,似龜非龜,頭生得和竜頭相仿,卻沒有須;身上披着一重堅厚的甲殼,與龜相似:身體的長度卻較龜要加上兩倍;頭頸完全象龜,尾巴卻象大魚,也生着四腳,趾間厚皮相連,用為劃水之具;通體深褐,略現金色光彩,體長-丈六、七尺左右,形狀極為怕人。此物平常匿居水底,覓食時就出水面,如同一隻小船一般,行動極快。最奇怪的,此物不僅能在水中活動,一般地也能上岸遊行。憑着它一副鋒利的牙齒和堅厚的皮和甲殼,什麽都不怕。它最歡喜的食品,就是豬羊牛犬之類,尤其喜歡吃人。力大無窮,海船如遇見它,無論船身多大,衹消它用背一掀,不是打個大窟窿下沉,就是翻身打滾,决無幸免之理,上岸時,就是農傢最大的水牛,被它一口咬住,拖着走時,強也強不得一下。其餘畜類遇到它時,自然更不消說了。
  粵海裏邊,本來沒有此物,在前一年的夏季,它不知從何處闖入粵海:起初還不過為害漁船海舶,大傢已經受了它的大纍,行商視為畏途,漁戶絶了生計。於是,近海漁戶商議捕捉之法,屢次用大網滾鈎去與它火並,非但不能將怪物捕獲,並且死傷纍纍。這一來,反激怒了那怪物,它本來衹在水中猖獗,並不上岸為害;一火並之後,它索性闖到陸地上來橫行了,見了人畜,恣意拖了果腹。有時深夜衝破墻垣,到屋中去捕人充饑,人傢在睡夢之中,如何防得?雖用火銃鳥槍去打它,它也不會損傷。附近村落的百姓,禁不得此物的相擾,都遷到內地居住,再也沒法奈何它。
  今番恰好菩薩過此,知道了金整在此為害,故大發慈悲,為民除害。當下菩薩就在海濱找了一座空屋存身,去找了十萬八千根天蠶之絲,結成一條羈索,又取寶瓶中的楊柳枝,削成九個倒刺鈎兒,貫在羈索一端。然後取海濱的沙土,堆捏成一個人形,九個倒刺鈎兒就深深地埋在泥人腹內,菩薩做這幾件東西,倒也費了不少時日:附近百姓有幾個膽大的人,時常到海邊探看,見了菩薩如此舉動,不免動問。
  菩薩便將捕捉金鰲的話告訴他們。大傢聽了,都有點不信,以為那連火銃都不怕的怪物,難道這幾件些微之物就可製得下它?又爭着訊問。
  菩薩道:“天下之物,都有剋製。你們不瞧那巨大的象,卻怕老鼠,巴山的蛇,卻怕螟蚣,這正可見不在乎物的大小呢!”
  於是那些人便傳言出去,好事的人又天天到海濱走動,要看菩薩畢竟如何捕捉金鰲,一廣眼界。
  菩薩做好了那幾件東西之後,等了數日。那一天傍晚時候,那金整鰲伏海底,連日捕捉魚蝦充饑,吃得怪膩煩的,到海面上望望,又不見有船舶經過,一想還是到陸地上去尋找,或者有些人畜可得。它便涌着波浪,一直嚮海濱而來。
  那時,恰有百十來人聚在海濱與菩薩講話,一聽那波浪的聲音不對,都嚷道:“怪物來了,怪物來了!”
  果見波掀浪涌,壁立數仞。菩薩便右手持了羈索的一端,左手提着泥人,約退大衆,自己迎將上去。
  金鰲到了近岸之處,便冒出水面,一見了菩薩便又沉下水去。衹聽一陣呼呼吸水之聲,水面上就現出大大的漩渦來。它吸足了一口水,重又冒起水面,昂着頭伸着脖子,把口一張,衹見一道水如遊竜一般嚮菩薩射過來。菩薩兀立不動,那股水打在身上,水花四散飛濺,如同頓時下起一陣大雨,濺得那班看的人,都淋漓盡致。大傢在此時,一個個都替菩薩擔心。看了那副安閑鎮靜的樣子,又知有十分把握,急欲看他捕捉。
  金整噴那股水,足足有一袋旱煙工夫,方纔射完。它見這一股水沒有將菩薩打倒,也似十分驚異,接着卻忿怒起來,大叫一聲,張牙舞爪,一直撲奔菩薩而來。
  菩薩等它到得近切,喝道:“孽畜休得無禮!連我也認不得起來?如今卻賞你一個人吃。”說罷把手中泥人迎頭摔去。
  那金鰲一見有人吃,便張開血盆大口,“啪”的一聲,囫圇吞下,接着還想來奔菩薩。不料那泥人一入腹中,立刻融化開了,羈索上九個倒刺楊枝鈎兒,可可地捧在它一顆心的四周,攏得緊緊的,無從擺脫:它撲上去時,衹見菩薩將手中羈索輕輕一扯,那金鰲卻殺豬般地狂叫起來,不住地在沙灘上打滾,失卻了威猛態度。
  菩薩道:“孽畜在人間已久,不知殘害了幾許生靈?照理應受天誅。如今我本慈悲之旨,度你到南海去修行,也好懺除夙孽。你願也不願?”
  說着放鬆了手中羈索,那金鰲畢竟有些通靈,聽了此話,伏在沙灘之上,眼望着菩薩,一動也不敢動,好象表示滿意的一般。當下一班看的人都覺得詫異,暗想;“怎麽如此一根羈索,就製得下這麽一個巨大的怪物?”
  但是天下事理無二緻,且瞧一頭絶大的牛,衹因為鼻子裏穿了一根繩,就是數歲小兒也能呼叱它,俯首帖耳,一強也不敢強;若是去了這根穿鼻繩,那可對不住,莫說小兒,就是大人它也不買你的帳。這就叫一物一製。何況那金鰲被菩薩的楊枝鈎兒捧住了心,自然不能再發威了。
  菩薩收了金螯,嚮衆人作別道:“我替你們將此物捕了,你們盡可重歸故土,安居樂業。如今我要南海而去,不能在此久留。傳語世人,多行善事,少種惡因,虔誠信佛,自有你們的好處。”
  說罷便跳上金鰲之背,現出本相,衹見那衹金鰲,發開四足,轉身入海,浮在水面,一路南去。
  衆人到此纔恍然大悟,知是觀世音菩薩示現,都倒身下拜,謝了除怪之恩。移去的百姓,又都搬回來,重理舊時生計。
  因感菩薩大恩,就拼湊了金資,建造了一座觀音禪院,塑起菩薩踏金鰲的法像,虔誠供養不在話下。
  再說菩薩一路回到南海普陀落伽山,自有善財、竜女來接。菩薩便將金整放入白蓮池中,教它悔過修心,自己便走入紫竹林中,高坐蓮臺,享受清福。
  我書寫到這裏,也乘機結束,所有餘事不再詳敘了。菩薩的事跡,本來很多很多,大有記不勝記之慨。除了經捲之外,還有《觀音靈感錄》、《普陀天竺各志高僧傳》等,都有很多記述菩薩的事跡。有了這些書本,我更不必剿襲陳篇,攔入本書了。
  自觀世音菩薩赤足入中原,前後一共現示了三十三寶相,其間男女身都有,故現在各處廟宇中所供的觀世音菩薩寶像,也各各不同。這最後一尊法像,大傢都稱為整頭觀音,寺院中往往塑在三世諸佛的後壁,這倒是各地相同的啊!正是,看彼菩薩相,竟自占鰲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一回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
第三回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物色乘竜欲傳大位 閑觀鬥蚊引動慈心
第五回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衆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
第七回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
第九回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
第十一回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
第十三回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
第十五回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𠔌安度神鴉嶺
第十七回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
第十九回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
第二十一回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愈痼疾第二十二回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
第二十三回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