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藝術人生   》 第40節:激情現場之《紅樓再聚首》((4)      王崢 Wang Zheng    朱軍 Zhu Jun

  朱軍:在我們的問捲當中,我覺得陳曉旭有一句話寫得特別好,“《紅樓夢》帶給你事業發展最有利的是:‘它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又關上了一扇窗,我無法進入,衹好重新開闢一條路,卻意外地發現它通嚮更美麗的遠方。’”
  陳曉旭:為了生存,當命運這麽安排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紅樓夢》讓我看到了一個精彩的世界,然後它又把門關上了,我不能在演藝事業上有更多的發展。但是我不想放棄這個精彩的世界,所以我衹好重新走另外一條路。我選擇這條路的時候需要勇氣,不知道遠方的風景是險惡還是美麗。
  朱軍:現在的工作狀態讓你感到幸福嗎?
  陳曉旭:我感到非常幸福。
  朱軍:源自事業帶給你的自信?
  陳曉旭:我有能力孝敬我的父母,我可以給他們創造一個很舒適的晚年,最初就是這樣一種幸福。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覺得我在做的這件事不光對我一個人有利,而且可以有利於很多人、有利於社會,這是最幸福的。
  朱軍:你覺得自己像林黛玉嗎?
  陳曉旭:我演林黛玉的時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朱軍:現在你說話的狀態、感覺還是挺像的。
  陳曉旭:內心有變化了。一個人一輩子固守性格不肯改變,實際上也是一種愚蠢。當我意識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時候,並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而且很難相處,我覺得應該有勇氣去改變。這種改變來自於我讀到的聖賢的經典。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經典的著作,它們會教你怎麽做人。雖然我們不能達到這些標準,但是要不斷地去追求。
  朱軍:你還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如果將人生的各種經歷視為寶貴的財富,我覺得我所經歷的痛苦太少,以至於幸福來臨的時候忘了心存感激。”這就是你人生最大的遺憾。如果讓你描繪一幅藍圖的話,你覺得你的未來是什麽樣子?
  陳曉旭:我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之餘有更多的時間陪陪我的爸爸媽媽。還有我希望當別人需要我幫助的時候,我有能力幫助他。我能夠讓我的心坦誠平靜地面對別人,我希望別人也這樣面對我,我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更美好。
  寶釵:張莉
  朱軍:“寶黛釵鳳”當中惟一沒有來到我們現場的就是寶釵,大傢對她也是特別關心。她最近到底在幹些什麽?她到底怎麽樣了?讓我們一起撥一個號碼。喂,是張莉嗎?
  張莉:對呀。
  朱軍:你好,我是《藝術人生》的主持人朱軍。
  張莉:早聽說你的大名,你好,你好。
  朱軍:你是什麽時候出國的?
  張莉:我是1990年大學畢業以後出國的。在國內大學畢業以後,我就出國到加拿大繼續讀書。在多倫多讀書幾個月以後,認識了一些朋友,我就跟大傢一起去學經商,主要是學投資房地産方面的。很多觀衆很關心我是不是有一個美好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我真的蠻感謝的。現在還沒有,將來如果有了,我一定會告訴大傢,你們都會知道的。
  朱軍:出國這麽多年有沒有特別艱難的時候?
  張莉:第一年是最艱難的。我剛剛到加拿大讀書的時候,因為要申請奬學金,學校要求我每次考試都必須要考到前三名。那時候剛出國,不管我學了多少英文,但是我的聽力還是很差,所以很辛苦。
  朱軍:我想問問你,在這20年當中,你得到最多的是什麽?
  張莉:我覺得我得到最多的是真正的知識、真正的能力。當我一個人到一個陌生的世界,我必須在沒有任何人幫助、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學會生存。
  朱軍:大傢在這裏給你送上祝福,希望你在大洋彼岸生活得美滿幸福。
  張莉:謝謝你們。
  鳳姐:鄧婕
  朱軍:現在請上這個劇當中的大內總管鳳姐。你在劇組裏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鄧婕:那要問大傢。
  朱軍:我讓你自己說。
  鄧婕:我在《紅樓夢》劇組是一個很有目標的人。人傢都是十八九歲,二十出頭,我來那年已經二十四歲了,所以我覺得我不能貪玩,既然有這麽一個好機會,我一定要把握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節:序第2節:解讀《藝術人生》(1)第3節:解讀《藝術人生》(2)
第4節:解讀《藝術人生》(3)第5節:解讀《藝術人生》(4)第6節:解讀《藝術人生》(5)
第7節:朱軍訪談錄(1)第8節:朱軍訪談錄(2)第9節:朱軍訪談錄(3)
第10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1)第11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2)第12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3)
第13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4)第14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5)第15節:激情現場之趙本山(6)
第16節:絶對幕後之趙本山第17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1)第18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2)
第19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3)第20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4)第21節:激情現場之陳凱歌(5)
第22節:絶對幕後之陳凱歌(1)第23節:絶對幕後之陳凱歌(2)第24節:激情現場之陳坤(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