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南方-愛   》 第40節:18.荒誕死亡告別儀式(4)      梅毅 Mei Yi

  蘇醒過來時,付浩發現自己已身在派出所,和他吵架的夥計坐在旁邊的凳子上,不知為什麽也血流滿面,正嚮一張大桌子後面的兩個年輕警察用當地話講述付浩典當假手錶不成又行兇打人的過程。
  付浩忍着巨痛掙紮起身,力辯自己一拳未打就被打暈,無奈兩個警察是廣東當地人,用國語說話有交流障礙。當鋪的夥計是明傷,血流滿面,而付浩主要是暗傷,唯一顯露的傷痕是當時還未太明顯的眼部瘀腫,加之那塊勞力士確是假表,起因在付浩。
  於是,兩個小警察公斷說:要付浩賠一千元醫藥費給當鋪夥計。
  付浩聽畢暴跳如雷,吼叫着不服。“罰錢不關,關了不罰。”
  其中一個小警察用發音不準的國語規勸付浩。“不交錢就關你拘留……”
  付浩聽了馬上泄氣,他似乎知道拘留所犯人的種種聳人聽聞的惡行,膽寒之餘,抖抖索索地交上一千元了事……
  從派出所走出,轉悠了幾個小時,他直奔我的住處,卻一直沒有堵到我。過後氣消,他忍住冒到頭頂的怒火,讓我賠他一千塊錢。我當然拒絶。
  付浩找我之前,總務部總監田紅生已經嚮我透露過他的“遇難”經過。我心裏樂得甭提,表面上卻皺起眉頭,責怪付浩毀了那塊“勞力士”。
  “操,你那塊表是假的,還他媽在這裏裝蒜……當時你看黃色光碟時我就應該叫保安把你拿了,公司肯定開除你!”付浩氣急敗壞。
  我當時板起面孔,很嚴肅地大聲訓斥付浩,“你這人怎麽血口噴人,自己讓派出所抓了還胡亂誣陷我,勒索我錢,惹急了我去公司告你!”
  付浩七竅生煙,卻也無計可施。
  所以,現在,望着對面小口喝酒,大口吃菜神態自若的我,付浩雙眼充血,嘴裏雞骨頭嚼得咯咯亂響。我估計,他恨不得一拳把我這張清秀的小白臉砸個稀巴爛。
  同桌的衆人當然不知我們兩人之間的過節,各自憑桌把酒,大肉大魚地往肚裏塞。
  劭幹生擺出名士風流的派頭,仍舊仗着酒勁兒在那大放狂言。
  “人生得意須盡歡,安能行嘆復坐愁……趁着年輕胃口好,各位,吃點兒,喝點兒,玩點,樂點兒……”
  19.美國“特務”白壁德
  美國人白壁德,英文名是Dick Paradise,非常難記,所以,他的漢名為他所熟識的中國人常挂嘴邊。
  私下裏,由於DICK在美國俚語中有“雞巴”的意思,我們都叫他“白雞巴”。他自己也知道,還常常拿自己的名字打趣。
  白壁德與我初次相識,是前兩年在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當時,我正用照相機對準一個巨大的冒着熱氣的咖啡杯廣告拍照。白壁德當時用日語嚮我打聲招呼,我就用英語告訴他我是中國人。他蠻有趣地停下腳步,與我攀談起來。當時,這個美國白人告訴我,他自小對東方文化非常感興趣,1989年大學畢業後,想到中國學習漢語,恰巧那一年中美關係緊張,他便去了日本。到日本後,纔發覺日本人很難相處,“良心大大地壞了”,他當時生硬地用句漢語同我說,大概是嚮某個中國學生學來的。後悔之餘,他便開始自學中文,拼音已入了門。
  那次見面後,他又回日本繼續讀完了博士,然後,再去北京的某個學院學習中文。一年後,他便能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腔,而且頗有王朔語言的神韻。後來,《亞太華爾街日報》招聘駐華記者,他獲優先錄取,此後就馬不停蹄在中國各大城市之間穿梭往來。
  他在北京以及我所在的南方城市各有一間很高級的辦公室,常邀我以及我所認識的一些朋友相聚。以聚餐為名,打探些金融、證券方面的消息。我們大傢酒照喝、飯照吃、舞照跳、小禮物照接,背地裏卻一直喚白壁德為“帝國主義經濟特務”,拿他當個冤大頭。
  其實,他也絶不是甘心挨宰的大頭,反正一切費用都是報社報銷,正常的業務花費。
  白壁德對中國人很真誠,主要是經過同日本人比較後産生的覺悟。和他在一起,聽着這個金發碧眼的老外用純正的京腔大駡小日本的種種劣行,確實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引子第2節:1.南方的快餐之愛第3節:2.南方愛情的初始
第4節:3.那樣難以忘懷的夜晚第5節:4.職場林莽的苦惱(1)第6節:4.職場林莽的苦惱(2)
第7節:4.職場林莽的苦惱(3)第8節:4.職場林莽的苦惱(4)第9節:5.國外“工作”之旅(1)
第10節:5.國外“工作”之旅(2)第11節:5.國外“工作”之旅(3)第12節:6.回憶,在心中響起來(1)
第13節:6.回憶,在心中響起來(2)第14節:7.性情中人劭幹生(1)第15節:7.性情中人劭幹生(2)
第16節:7.性情中人劭幹生(3)第17節:8.早期掙紮的回憶(1)第18節:8.早期掙紮的回憶(2)
第19節:8.早期掙紮的回憶(3)第20節:9.我們未成形的孩子第21節:10.為生活,衹能妥協(1)
第22節:10.為生活,衹能妥協(2)第23節:10.為生活,衹能妥協(3)第24節:11.快樂總是那樣短暫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